分享

同样都是煮老白茶,为什么别人煮出来又香又醇,我的却又苦又涩?

 小陈茶事 2024-08-26 发布于福建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喝茶,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解渴功能,它已经融入到了日常生活中。

然而,喝茶虽易,泡好一杯茶却难。

曾在网络上看到一段对话,让人印象深刻:

“不懂茶,可怕吗?”

“更可怕的是,买到了好茶,却不懂得如何去品味。”

这句话虽然直接,但它确实道出了许多人在喝茶过程中的困惑和无奈。

那么,那些总能轻松泡出美味茶汤的人,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唯有用心,方能成就一杯好茶。

茶文化并非纸上谈兵,而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学习的过程。

随着秋天的脚步越来越近,许多茶友开始尝试煮茶。

相较于泡茶,煮茶在操作上似乎更为简单,但其中却隐藏着许多细节。

稍有不慎,便可能让茶的滋味大打折扣。

前几天,有位朋友遇到了一个困扰:“我煮的白茶,怎么就煮不出那个味儿,反而又苦又涩呢?”

其实,白茶煮出苦涩味,不外乎这三个原因。

《2》

首先,品质不佳的白茶,煮出的茶汤容易苦涩。

茶叶中的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是直接影响着茶汤的口感。

如果这些物质过多,那茶汤自然就会显得苦涩。

而好的白茶,就像精心调配的佳肴,茶氨酸丰富,茶多酚和咖啡碱适量,这样泡出来的茶汤,既不会苦涩,口感也会更加饱满丰富。

比如,高山白茶,生长在得天独厚的环境中,就像山里的清泉,纯净而甘甜。

“好山好水出好茶”,这话一点不假。

太姥山的高山茶园,那里的白茶品质高,经过精心的制茶工艺,茶叶的养分被很好地保留,泡出来的茶汤自然鲜爽,苦涩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高山白茶会慢慢陈化,3年后就变成了老白茶。

这时,茶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等物质含量降低,茶汤变得更加稠滑绵柔,醇厚甘甜。

即便是1-2年的白茶,只要品质好,内质也能陈化得很好,煮出来的茶汤同样美味。

但如果是产区不好、海拔低、日照时间长的白茶,或者工艺不当,那苦涩物质就会大量残留,导致茶汤苦涩。

这样的白茶,即使陈化多年,苦涩物质依然存在,煮出来的茶汤自然苦涩感很重。

所以,选茶就像选食材,品质是关键。

只有选对了,煮茶时才能享受到白茶的美妙滋味。

《3》

其次,投茶过量,煮出的茶汤容易变得苦涩。

泡茶和煮茶,看似简单,但里面讲究的门道可不少。

就像平时做饭,盐多了咸,盐少了淡,茶水比例也是这个道理。

一般情况下,一个110毫升的盖碗,轻轻投入5克的白茶,不多不少,刚刚好。

但如果换成煮茶,那就得换个玩法了。

300-400毫升的水,只需2-2.5克的干茶,这样煮出来的茶汤既不会太浓烈,也不会太寡淡。

煮茶的时候,时间也得拿捏得当。

如果煮得太久,茶汤就会失去原有的风味,变得苦涩。

说到投茶量,可别小看了这个细节。

就像平时做蛋糕,黄油、面粉、细砂糖这些材料都要称重,差一点都不行。

喝茶也是,如果只是随手一抓,便贸然开始煮茶,不在意投茶量,很容易导致茶汤滋味不佳。

用电子秤称一称,精确到克,这样煮出来的茶,每一口都是享受。

优质的白茶,内质丰富,不需要过多的茶叶就能煮出醇厚的茶汤。

而那些品质一般的白茶,可能就需要适当增加投茶量,来提升茶汤的口感。

《4》

最后,煮茶的时间过长,茶汤就会像中药一样苦涩难耐。

煮茶,本应是一种享受的过程。

然而,有些茶友却不小心将这变成了一场漫长的等待,仿佛在熬煮中药一般。

熬药需要耐心,需要时间让药效慢慢释放,但煮茶却并非如此。

茶,讲究的是那香醇与回甘,而非无休止的煎熬。

煮中药时,追求的是药效的最大化;而煮茶,追求的是风味的最佳呈现。

中药的苦涩,往往让人难以下咽,而白茶的风味,却是稠滑、甘甜,每一口都值得细细品味。

许多茶友在闲暇时喜欢煮上一壶白茶,却因为忙于其他事务,而让茶在炉上长时间沸腾。

待到回过头来,茶汤已变得色泽深沉,滋味苦涩,失去了应有的风味。

正确的煮茶方法应该是,先将纯净水烧开,待水沸腾后再投入茶叶。

然后,细心观察茶汤颜色的变化,一旦水再次沸腾,颜色呈现出赤金色,便应立即关火。

接下来,只需耐心等待茶汤止沸。

在这个过程中,茶叶的内质会慢慢释放,茶汤颜色逐渐加深,最终形成琥珀般的色泽。

这样的老白茶,浓淡适宜,醇厚而甘甜。

如果是煮叶底,可以与冷水一同投入茶叶,待水沸后即可关火。

但如果让茶在炉上煮上半小时甚至更久,茶叶中的内质会过量析出,导致茶汤苦涩。

《5》

煮白茶涩口,通常是因为茶叶本身不够好、放的茶叶太多,或是煮的时间过长。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选购白茶时应注重品质的选择。

在煮茶时应严格控制投茶量和煮茶时间。

同时还要注意水温的控制和茶具的选择等细节问题。

细节上多留心,才能煮出一杯口感醇厚、香气扑鼻的白茶。

简单来说,就是选好茶,煮得巧,自然能享受到一杯好茶的美妙。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