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Max0829,(https://xueqiu.com/1994256490/302310618)
一个行业通常会有三大成长机会,第一波是全行业的机会,渗透率从5%起步,到30%左右,在这一波当中,整个行业的蛋糕变大,行业里的企业,只要不是太差的,都能获得不错的成长。比如当年的智能手机行业,移动互联网行业,电商行业。一开始大家活的都不错。第二波是渗透率从30%,往60%走,这时候再想成长,就要大鱼吃小鱼,优胜劣汰了,说到底,你得吃到其他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你才能获得成长。这个阶段很可能竞争很惨烈,经常会发生价格战,增收不增利。比如当年的彩电大战,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大战,光伏大战。
第三波,从60%再往上走,要么三分天下,要么楚河汉界,就是所谓的天下大定,剩下数一数二的企业,开始井水不犯河水,大家守着自己的边界吃饭,甚至有的还要合作一下。捍卫垄断利润,不再让其他的竞争者加入。这时候吃的就是稳定的低增长。高ROE,高自由现金流。变成一个奶牛企业。类似的比如可口可乐和百事,美的和格力,或者一家独大的,台积电,高通,英伟达这样的。
我们从投资的角度来说,要抓住第一波机会,和第三波机会。第一波顺势而为,你很难去买在低点,只能等他跑起来了,中途介入,以风投的思路去做小盘成长,也就是赌赛道,乱枪打鸟,而一旦到了成熟期,企业开始相互厮杀了,第二波就不要去做了。即便竞争成功的企业,在这个阶段,业绩也是很惨。增收不增利,时有发生。业绩下滑,会让股价戴维斯双杀,通常都得跌个7成左右。在这波出清之后,我们找到剩者为王的企业,开始用巴菲特的思路,去选择那些自由现金流充裕,未来有特许经营权,能分红的公司。吃它第三波机会。这个是可以提前布局的,甚至买早一点也没关系。但一定要买的准,买龙头,买强者恒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