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轧神仙:包天笑

 苏迷 2024-08-28 发布于上海

轧神仙

作者:包天笑

来源:《小说月报》第三十二期(1943年)

苏州人的狂欢节(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岁以来,上海利用“轧”字,所谓“轧米”“轧油”“轧糖”之类,几无一不用轧字了。回忆儿童时节,在故乡,每逢旧历四月十四日,有轧神仙之举。轧神仙,较之轧米、轧油、轧糖,苦乐劳逸,实在不可同日语了。这事虽迷信可笑,然而颇足以鼓舞民间兴趣。

苏州阊门内,有一家道院,名福济观,(俗呼神仙庙)供奉吕纯阳祖师,庙貌甚古。(弹词家说《白蛇传》,言白娘娘与茅山道士斗法,即在福济观。)每逢四月十四日,游人甚众,相传是日为吕纯阳诞辰,而他于那一天,化身为一道士,或一乡愚,或一小贩,或一乞丐,混入人丛中。倘有人轧着了他,身上即过有仙气,至少一年得着最好的运气。又于四月十三的夜间,家家将花盆中所种之千年运草,(或云:运当作蒀)采取掷在街心,以为倘然吕纯阳走过,踏着了,其家就可以交好运,得仙气呀!

我家居近金阊,每逢轧神仙的日子,常有老仆携我往游。大殿上设醮事,香烟缭绕,而殿外却设有各种摊子。红男绿女,此拥彼挤。我此时不想轧神仙,却只在那里轧闹忙呀。庙场上就是乞丐最多,城中妇女,均于是日来烧香,而乞丐们又专向年轻妇女索钱,妇女们不敢拒斥他,因为相传某一年,吕纯阳曾扮了一个乞丐,杂在人丛中,为某真人所识破,因此轧神仙的妇女群中,恐怕乞丐即是神仙,不敢得罪他呀。

庙场上以花草摊子为最多,因为那个时候,正是百卉竞妍之日。乡村老圃,随便掘一花一草,都可作为盆景,价钱极便宜,每株不过制钱数文,至十余文;若为数十文者,已为名贵之品了。我向祖母索钱百文,归来时,娇红姹紫,可以装满一庭园。

其次是玩具摊,有泥塑之吕纯阳像等等,我不甚注意。更有一种摊子,专卖金钱乌龟者,大概是从卵中新孵出者,仅似蚕豆大,小得可爱。养在水中,衬以雨花台石子,很觉可玩。此种小龟,又呼之为神仙乌龟,其名甚新颖,不知何所取义也。

 完 —

本文由民国故纸堆公众号整理,转载请注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