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百字铭》:揭开吕洞宾修炼成功的奥秘

 潜能训练导师杨海涛 2024-08-31 发布于黑龙江


明代·曾鲸画《吕仙像》


文\杨海涛


《吕祖百字碑》是道教吕祖所撰,又称《百字碑》《百字铭》,原载《吕祖全书》第三卷。

吕祖,吕洞宾,又名吕岩,道号纯阳。吕祖是唐末著名道教八仙及全真派北五祖之一,被尊为“纯阳祖师”。

吕祖是位修道有成而为佛、道两家所尊崇的道人,在中国道教历史上影响力很大,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智慧,其中《百字铭》以其简洁而深邃的内容,为现代人提供了一剂心灵良药。

《百字铭》为五言体,全文二十句,共一百字。文字简洁、明了, 把修炼尽性至命功夫,自始自终的全过程 ,尽述无遗,是顿超法门的教科书,学道之人奉为炼气、降心之圭旨,被誉为“百字灵文”。

南怀瑾评析:

那个时候,道家出了吕纯阳,等于禅宗出了一个六祖。如何炼得健康长寿,可参考吕纯阳的百字铭,这时释、道、儒三家最好的东西,也是学佛最好的东西。


《吕祖百字碑》(全文)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
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
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
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
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释义】

“养气忘言守”:“养气”是指修炼者通过调息、静坐等方式,培养和提升自身的元气。这里的“气”并非指呼吸之气,而是指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类似于中医所说的“正气”。在修炼过程中,要“忘言”,即放下言语的执着,因为言语往往是思维的外化,过多的言语会扰动内心,影响修炼效果。同时,“守”意味着坚守内心的宁静,不为外界事务所动摇。

“降心为不为”:“降心”是指降低欲望,使心灵保持平静。这里的“为不为”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思想,即不强求、不过度干预。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若不加以节制,就会陷入无尽的烦恼和痛苦。因此,我们要学会放下,顺应自然,做到无为而为。

“动静知宗祖”:“动静”指的是事物的运动和静止。无论事物如何变化,都要了解其本质和根源。这里的“宗祖”可以理解为宇宙的根本法则,即道。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了解道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质,从而做到顺应自然,与道合一。

“无事更寻谁”:“无事”意味着内心无所挂碍,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在这样的境界中,修炼者已经无需再寻找其他东西,因为道就在自己心中。真正的修行不是向外寻求,而是向内观照,发现内心的宝藏。

【感悟】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容易忽视身体的健康和内心的感受。通过调息、静坐等方式,我们可以让身心得到放松,提升自己的元气。当身心充满能量时,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欲望是痛苦的根源,学会放下,才能收获真正的快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过于执着于物质和名利,而是要关注内心的成长和修养。

要了解事物的本质,把握宇宙的根本法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面对问题时,做到从容应对,顺应自然。而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思考,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要给自己留一片宁静的空间,让心灵得到滋养。当我们内心无所挂碍时,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释义】

“真常须应物”:“真常”指的是宇宙万物不变的真理和常态,是道家追求的道的本质。这句话意味着要达到或保持这种真理的状态,人必须与外界事物相接触和互动。在道家看来,真正的修行不是脱离世俗,而是在世俗中修炼,通过与外物的互动来体悟道的真谛。

“应物要不迷”:“应物”是指对外界事物的应对和处理。在应对外界事物时,人很容易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从而迷失自我。在与外界互动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不迷失自己的本心。

“不迷性自住”:“不迷”指的是不迷失自我,保持内心的清醒和坚定。“性自住”是指当一个人不迷失自我时,他的本性(真性)就能保持稳定,不会随外物而动摇。这里的“性”指的是人的本性和内在的真实状态。

“性住气自回”:“性住”是指当人的本性稳定时,其内在的气息也会随之稳定和回归。“气自回”指的是气息回到它的本源,即人的内在,从而达到身心和谐、气息顺畅的状态。在道家修炼中,气息的调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人的身心健康。

【感悟】

真理并不在遥远的彼岸,而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与他人和事物的互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体悟生活的真谛。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一颗学习和探索的心,不断地从生活中汲取智慧和经验。

在面对诱惑和挑战时,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不随波逐流,这样才能保持自我,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价值观。

当我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本性和目标时,就不会轻易被外界所动摇。这种内在的稳定性是我们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有力支撑。

我们常常因为压力和焦虑而感到气息不顺畅,只有当我们的内心保持平静时,我们的气息才能顺畅,身体才能健康。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 

【释义】

“气回丹自结”:“气”在这里指的是人体内的生命能量,也称为元气或真气。在道家修炼中,通过调息、静坐、导引等手段,修炼者可以引导体内的气息运行,使其回归到丹田(位于腹部的一个能量中心)。“丹自结”意味着当气息充足并汇聚于丹田时,就会形成内丹,这是道家修炼中的一个重要成果,象征着生命能量的凝聚和提升。

“壶中配坎离”:“壶中”比喻修炼者的身体,如同一个炼丹的壶。“坎离”分别代表坎卦和离卦,在道家五行理论中,坎属水,代表肾,离属火,代表心。在修炼过程中,要调和心肾,即水火既济,以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这是内丹修炼中调和体内阴阳的重要步骤。

“阴阳生反复”:“阴阳”是道家哲学中的核心概念,代表了宇宙间一切相对的、对立的、互为转换的两种基本力量。在修炼过程中,阴阳两种力量会在体内不断地相互作用、转换和循环。这种循环和转换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也是内丹修炼中实现能量提升的关键。

“普化一声雷”:“普化”意味着普遍化、普及化,这里指的是内丹修炼达到一定境界时,体内的能量会达到一个高潮,仿佛一声春雷,唤醒沉睡的生命力,使修炼者的身心得到彻底的转化和提升。这声“雷”象征着能量的爆发和生命力的觉醒。

【感悟】

人的内在潜能是巨大的,通过适当的修炼方法,我们可以挖掘和提升自身的生命能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内在的修养,培养自己的精神力量,而不是仅仅追求外在的物质满足。

阴阳平衡是生命健康的基石。人们常常因为生活节奏的加快而忽视了身心的平衡。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注意调和身心,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变化是生命的常态。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遇到各种起伏和挑战,但这些都是成长和进步的机会。我们应该接受变化,学会在变化中寻找机遇,不断前进。

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个时刻迎来自己的“一声雷”,那一刻,我们的生命将被重新点燃,我们的潜能将得到释放。我们要不断追求自我超越,勇于迎接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释义】

“白云朝顶上”:“白云”在这里象征着纯净、高洁和超然世外。这句话描绘了一种修炼境界,即修炼者的心灵如同白云般纯洁无瑕,其精神已经升华到极高的层次,仿佛白云缭绕于头顶,寓意着修炼者已经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

“甘露洒须弥”:“甘露”在传统文化中常用来比喻珍贵的天赐之物,具有滋养和净化作用。“须弥”是佛教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宇宙的中心山。这句话意味着修炼者已经达到了一种极高的境界,能够接受到来自宇宙的精华滋养,如同甘露洒在须弥山上,象征着内在的净化和提升。

“自饮长生酒”:“长生酒”在这里是一种比喻,指的是修炼者通过内修达到的长生不老、延年益寿的境界。这句话表明修炼者已经掌握了生命的奥秘,能够自我滋养,无需依赖外物,就像是自己饮下了长生不老的仙酒。

“逍遥谁得知”:“逍遥”是道家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即修炼者已经达到了心灵的自由,这种逍遥自在的状态是外界难以理解和感知的。

【感悟】

这句话对我而言,是一种对于理想生活状态和心灵境界的向往,它启发了我对人生和修炼的深刻思考。

人们往往被物欲和名利所累,心灵难得片刻的宁静。无论外界如何喧嚣,都要努力保持内心的纯洁和宁静,追求精神上的升华。

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次的感悟和成长,如同接受甘露的洗礼,让生命变得更加丰富和深邃。

通过不断的学习、修炼和自我提升,我们可以使心灵保持年轻,这才是真正的长生之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追求和生活态度,真正的逍遥是内心的自由,不受外界评价和束缚。我们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活出真正的自我。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释义】

“坐听无弦曲”:“坐听”指的是静坐聆听,这里的“无弦曲”并非实指,而是一种比喻,指的是宇宙自然和生命本源的和谐之音。这句话意味着修炼者在静坐冥想中,能够超越声音的表象,聆听到大自然的和谐旋律,这是一种超越听觉感官的精神体验。

“明通造化机”:“明通”指的是明了和通达,“造化机”则是指宇宙万物生成变化的机理和规律。这句话表明修炼者通过深入的修炼和体悟,已经能够理解并掌握宇宙万物生成变化的奥秘,达到了一种与自然法则相通的境界。

“都来二十句”:“都来”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总共”,“二十句”则可能是指前文所述的修炼要诀或诗句。这句话暗示了这些修炼的语句虽然不多,但每一句都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和修炼方法。

“端的上天梯”:“端的”在这里可以理解为确实、真正的,“上天梯”则是指通向天堂或达到高层精神境界的途径。上述的修炼要诀就像是通往高层精神世界的天梯,修炼者遵循这些要诀,就能够逐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感悟】

真正的宁静不在于外界环境的安静,而在于内心的平和。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内心的声音,而通过静坐冥想,我们可以找到内心的宁静,聆听生命深处的和谐之音。

宇宙万物都有其运行的规律,而人类作为宇宙的一部分,也应该顺应这些规律。我们应该学会观察和理解自然界的法则,以此来指导我们的行为和决策。

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修炼,遵循正确的道路,就能够逐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达到一种超越常人的状态。这个过程虽然艰难,但每一步都是值得的。

我们要关注内心的成长,追求精神的富足,从而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请点亮【在看】让生命充满能量


编撰整理 |  释放能量 (ID: SFNL88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