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人给我留言,迟子建《蚊烟中的往事》非常平平无奇。出于好奇,我立马就去拆解了一下,拆解完后,我只想说,这也叫平平无奇!!!明明是篇宝藏散文啊~ 话不多说,直接拆解~ 1️⃣学习标题 这篇文章的标题叫《蚊烟中的往事》,看着朴实无华,其实一举三得,在内容、结构和情感方面,都有奇效。 ✅在结构上,“蚊烟”作为线索,贯穿了全文,全文都是在围绕蚊烟相关的事情来写的。 ✅在内容上,“蚊烟中的往事”,点明了这篇文章的内容,与蚊烟有关的往事,又设置了悬念,这些往事到底是什么? ✅在情感上,蚊烟烘托出了一种宁静平和的的生活氛围,让往事显得更为温馨美好,从而加深了作者的怀念之情。 ☘️大家在写回忆往事类的文章时,完全可以模仿这种标题,XX的往事,而且这个XX就是整篇文章的线索,既解决了标题,又确定了结构,一举两得✌️ 2️⃣学习结构 全文以蚊烟为线索,按照蚊烟起——蚊烟中——蚊烟散时间顺序,回忆了相关的往事: ✅蚊烟开始 ⬇️因为要吃晚饭,所以为了防蚊子,需要笼蚊烟; ⬇️笼蚊烟的制作过程。 ✅点蚊烟的过程 ⬇️因为晚饭中有酱,所以引出做酱的过程; ⬇️因为需要有菜蘸酱,引出采野菜的趣事; ⬇️因为作者喜欢吃炸鱼酱,引出了做炸鱼酱的事情。 ✅蚊烟灭了 想起被蚊子叮的事情,引出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怀念。 ☘️这种结构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也可以运用,按照某样事物的开始——过程中——结束去写。 3️⃣学习用词的准确性 迟子建在用词方面相当精准,几乎每篇文章,用词这块都是可以学习的: ✅动词 比如在写笼蚊烟时,她用了“将火引着”、“抱来一捆蒿草”、“压在火上”,这一连串的动作,非常生动形象的将笼蚊烟的过程呈现出来了。 又比如在焯野菜的描写中,迟子建用“沸水中打个滚”、“捞出来”、“用凉水了”、“攥干”等,这些描写不止让焯野草的过程增添了乐趣,也更容易让读者理解。 ✅贬义词褒用 比如在描写采野菜时,这样用了“堂而皇之”这个词,本身这个词是贬义词,但是迟子建贬义词褒用,不仅不违和,还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作者的愉悦心情。 除了以上这些,其实这篇文章还有很多值得拆解的地方,比如对语言节奏感的把握,比如作者如何将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空交叠等等。 大家都可以自己动手拆解和仿写起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