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通络活血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生石决明、黛蛤粉各30克,旋覆花、代赭石各9克,桑寄生30克,威灵仙、地龙各10克,生穿山甲、僵蚕各9克,豨莶草、竹茹各12克,鸡血藤20克,知母、黄柏各9克,蟅虫、全蝎各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效:平肝豁痰、通络活血。 主治:中经络为中风证之较轻者,多为脑血栓形成。实证多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蹇涩、脉象弦滑而数。临床屡用屡验,效果甚佳。 7. 通络益气汤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黄芪、党参、鸡血藤各18~30克,桑寄生30克,威灵仙10克,豨莶草12克,当归、白术、地龙、僵蚕各9克,熟地、杭白芍各12克,全蝎3克,白附子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效:补气养血、宣通经络。 主治:中风(中经络虚证),多见半身不遂,四肢麻木等证。脉象弦软无力或濡滑。屡用皆有良效。 8. 中风先兆汤 来源:张梦侬,《临证会要》 组成:生黄芪、童子参(即太子参)、茯苓、白芍、生地、玉竹、竹茹各15克,白术、甘草、当归、牛膝各10克,白茅根、鲜桑枝、赭石粉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5剂为1疗程。 功效:益气、凉血、泻火、消瘀、降逆、化痰。 主治:中风先兆。屡用皆效,一般连服5剂即安然无恙。 9. 通脉舒络汤 来源:张学文,《中国中医药报》1990年 组成:黄芪30克,红花、川芎各10克,地龙、川牛膝各15克,丹参30克,桂枝6克,山楂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效:益气活血、通脉舒络、排滞荡邪、祛瘀生新。 主治:中风、痹证等偏于气虚血瘀者。临证屡用,每获显效。 10. 发郁通络汤 来源:田成庆,《中国中医药报》1990年 组成:羌活3~6克,葛根15~30克,川芎15~30克,地龙10~15克,白附6~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效:发郁化痰、通络祛瘀、熄风解痉。 主治:风眩、风厥、风瘫等中风各期之证,包括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田教授用此方加减治疗中风各期及所谓心脑血管系统疾患不下数百例,得心应手。临床屡用,疗效颇佳。 |
|
来自: qiangk4kzk8us4 > 《健康、中医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