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出师的人

 一线飞扬 2024-09-02 发布于江西

小德终于在工地上找到了归宿。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大山里没有出路,刚刚初中毕业的小德做过伐木工人,干过水库的守夜人,但都不长久。父母希望他成为手艺人。手艺人又被称为“相公”,不管到哪个主顾家干活,再穷都必须多加两个菜,那是相当体面的职业。
小德观察身边的手艺人,觉得村里的阿花最体面,平时在村里游手好闲,吃香喝辣,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钱。小德缠着阿花,希望他能为自己迷茫的未来引路。毕竟干的不是阳光下的营生,起初阿花死活不肯带他。最后实在拗不过,阿花才告诉小德,其实自己是一名扒手。
作为一名职业扒手,阿花们有自己的行规:第一条,兔子不吃窝边草。再穷都不能偷身边的人,他们一般都流窜到外省作案,在外地销赃后才回来。第二条,不偷老弱病残之人。天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偷穷困之人则是损不足,不符合天道,作为职业玩家不能这么干。小德听后大为敬佩,他想拜阿花为师,希望阿花带他出去见世面。阿花嘴上答应着,却一直没有带他成行。
一年后的一天,阿花从湖南回来后,突然就病倒了,在弥留之际,阿花握着小德的手说,自己是在湘西行窃时被当地的高人封了气脉,已经无药可救了。扒手不是有德之人干的事,希望他寻一个正经的手艺人拜师学艺。
因为这句话,小德认定阿花为自己第一个师傅。阿花走后,小德先后学了木工、泥工、篾工、裁缝等乡下时兴的手艺。乡下学艺得先帮师傅家干三年活,师傅说能出师了,才能独闯江湖。得不到师傅推荐的人,也就不能算出师,出去后也很难混。
农村的手艺人,全靠口碑揽活,小德学艺广泛,但毕竟没有出师,找他的人自然越来越少。最后,被逼无奈,小德只能离家打工。
小德在沿海的制衣厂做了剪裁工,每日加班加点,很是辛苦。但辛苦的工作,也不是年年有。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的急转直下,外贸受阻,制衣厂订单减少,小德被裁了员。小德心想,没有出师,还真是没有出路啊。
看到家乡发展起旅游业,摊位上的竹制品被编织得惟妙惟肖。小德寻得一处工艺厂,想以编织为业,但编织既要手艺,又要速度,小德一日辛苦干下来,仍然无法养家,只能离开这份相对轻松且体面的工作。
天上有一片云,地下就有一根草。人生在世,必有出路。一个偶然的机会,小德参与了一条高速公路的项目建设,跟着班组做护坡的框格梁。由于是木工出身,小德有一定的基础,且每次上工前,都有相应的技术交底,小德的工作做得得心应手。
第一次安装模板,小德班组拉出的框格梁外观质量非常好,被当成了全线的正面观摩点。小德经常被叫过去传授经验,这让小德很惭愧。模板铺得好是因为边坡修得平整,混凝土外观质量好,是混凝土配合比佳。能出好效果,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但班组长却特别强调了小德的功劳,而且还给小德加了工资。被认可的小德从此以后干活更仔细、更卖力了。一年以后,小德成为工地上最优秀的木工师傅,收入是原来做木工手艺人的5倍之多。
小德这才发现,自己的手艺并不差,能不能出师不是师傅说了算,而是自己说了算。稍显遗憾的是,此时的小德已经慢慢变成了老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