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4个陷阱,正在“收割”你的一家老小,再有钱也会变穷!

 谢耳朵馆长 2024-09-02 发布于四川

清晨的街道上,每个人都在为新的一天奔,努力挣钱;夜幕降临,办公室的灯光依旧明亮,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一些人还在公司继续加班……

有些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自己很努力,家庭经济情况并未有明显改善

为什么自己明明赚得不少,一年到头却还是钱包空空

就像我们努力提着一桶水,小心翼翼地不让一滴流失,我们同样努力工作,希望积累财富,但生活中总有一些看不见的裂缝,悄悄偷走我们的辛苦钱。

这些裂缝,如同陷阱一般悄无声息地“收割”着我们的财富,一家老小无人幸免,再有钱也会变穷。

一、消费主义陷阱

消费主义陷阱”是指在当代社会中,商业广告市场营销手段的影响下,

人们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和购买欲望,导致不必要的消费和浪费,最终可能掏空个人的钱包,影响个人的财务状况和生活质量

这个陷阱通过创造虚假的需求利用心理学原理进行营销制造社交压力等手段,使人们陷入无休止的消费循环中

譬如,你和朋友一起逛街,路边无处不在的奶茶店映入眼帘。一杯奶茶价格不过十几元,看起来既诱人又亲民

殊不知你已经掉进了“消费主义陷阱”中,一杯奶茶看似不贵,但如果你每天都买,一个月下来可能就是几百元,一年则是几千元

这种日常小额消费的累积,就像温水煮青蛙,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不必要的开支。这就是“小额消费的累积效应”。

我们可以怎样做去避免消费主义陷阱呢?

不妨看看以下建议:

(1)建立预算制定并遵守预算,确保消费在财务能力范围内

比如你可以根据你的月收入和必要开支(如房租、水电费、交通费等),确定可用于食品和日常用品的预算。

那么,当你踏进超市前,就根据这个预算来制定购物清单。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冲动购买促销商品或非必需品。

(2)培养长期规划意识考虑长期的财务目标,如储蓄、投资和退休规划。

(3)简化生活:追求简约生活,减少不必要的物质负担

(4)重视非物质价值重视家庭、健康、个人成长等非物质方面的价值

二、即刻满足的错觉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人们往往追求即时的快乐和满足感。然而,这种短暂的快乐背后,是对长期财务规划的忽视和牺牲

现代社会中,广告、社交媒体不断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让人追求即时的满足感

追求即刻满足的人往往更注重眼前的享受,频繁购买非必需品,如高档服装、最新款电子产品等,会大大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

他们可能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长期规划中,这可能导致在紧急情况下无法迅速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应对危机,如突发事件医疗费用等。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曾讲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非洲最贫困的地区,即使面临食物短缺,饭都吃不饱的境地,当这些穷人受到资助后,大多数人却买了电视!

很多人会不理解,为什么非要买电视,这看起来不是必需品呀?

因为这些穷人追求的,都是即刻满足即刻享受···

电视作为一种廉价的奢侈品,能够立即提供娱乐和放松,缓解日常生活的压力和单调

事实上,在非洲地区,疾病、自然灾害频发,对于穷人而言,他们最需要的是一份应对突发事件的抗风险能力保险可以在这些事件发生时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减轻他们的负担。

例如,通过健康保险,贫困人群可以获得必要的医疗服务,而不必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有利于减少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的情况。

但是,保险则是一种长期投资,其回报是在未来某个不确定的时刻,这种延迟满足的特性使得它对穷人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所以,他们做出了看上去都不太明智的选择。

三、盲目投资与债务陷阱

富爸爸,穷爸爸》一书,深刻阐述了避免不良债务的重要性。

书中提到,债务本身并非全然负面,关键在于区分良性债务不良债务

良性债务用于投资增值的贷款,能够带来持续的收入流,助力财务增长;

不良债务,如高额信用卡债务用于购买非增值性资产的贷款,则会不断消耗个人财富,导致财务困境

“为了炒股,我借了60多万外债。结果没想到这两年股市一点不景气,借款的利息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我现在感觉压力特别大,也准备向妻子坦白,怕最终落得妻离子散的下场。”

一位深陷债务危机的李先生用充满悔恨的语气说道。

所以说,避免盲目投资与债务陷阱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两者都可能对个人的财务状况造成灾难性的影响

我们需要保持理性、审慎的投资态度,以及建立良好的财务管理习惯,是避免这些陷阱、确保财务健康的关键

四、盲目“鸡娃”

“别人家孩子都在学,我不让孩子学总觉得对不起他。可现在看来,真的是浪费了钱和时间。”

这段话说出了一些家长的心声。

邻居王先生的孩子并不擅长数学,但看到周围的孩子都在上奥数班,担心孩子落后,便也报了名。

结果,不仅孩子学得痛苦家庭也为此承担了高昂的学费,但收效甚微

人们向来重视教育,但有时候,对于教育所得的预期可能高出了实际情况教育成本如何日益成为现代家庭财务规划中的一项重大负担的呢?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教育水平的提升,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阶段学费、学杂费、学习用品及培训班费用不断攀升,使得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显著增加

虽然“双减”政策的提出大大减少了这种现象,但不妨碍有些家长因为焦虑而悄悄“鸡娃”。

这种高额的教育支出不仅考验着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也迫使家长们在财务规划中不得不做出诸多权衡与牺牲,以确保子女能够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财务资源下合理安排教育成本,成为了许多家庭面临的重大挑战

-The End -
作者-小天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