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差 1、定义 被对冲资产的现货价格与用于对冲的期货合约的价格之差。它的计算方法是现货价格减去期货价格。若现货价格低于期货价格,基差为负值;若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基差为正值。 (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 2、对市场的影响 (基差分为负数,正数,及零的三种市场情况) 1)基差为负属于正常情况 在正常的商品供求情况下,参考价持有成本及风险的原因,基差一般应为负数,即现货的价格应小于该商品的期货价格。 基差为负值意味着期货价格低于相应现货价格。在金融市场中,基差是指期货价格与标的现货价格之间的差额。通常,基差会随着期货合约接近到期日而减小,因为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会逐渐趋同。 当基差为负值时,这种状态被称为“负基差”或“backwardation”,在某些市场中,这可能被视为正常的市场条件,尤其是在商品市场中,如石油和农产品。例如,农产品在收获季节时,新收获的农产品可能会推低市场价格,导致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 2)基差为正属于倒置市况 当市场商品供应出现短缺,供不应求的现象时,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 基差为正是指某种金融资产的现货价格高于其期货价格。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期货合约到期之前。基差是指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的差额,通常用买入现货价格减去卖出期货价格计算。 基差为正有以下几个含义: 1.持有成本:对于商品来说,基差为正可能意味着持有该商品的成本较高,如仓储费、利息成本等。 2.供需关系:基差为正可能表明当前现货市场供应紧张或需求旺盛,导致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 3.对冲效果:对于企业来说,如果他们使用期货合约进行对冲,基差为正可能意味着对冲效果不佳,因为他们买入的期货合约未能完全反映现货市场的价格变动。 4.投资机会:对于投资者来说,基差为正可能意味着存在套利机会。例如,他们可以买入低廉的期货合约并持有,等待基差缩小或变为负值时,再卖出期货合约并买入等量的现货进行交割,从而获利。 5.市场预期:基差为正可能反映了市场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例如,如果市场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将上涨,投资者可能会买入现货并持有,导致现货价格上涨,基差为正。 基差为正对于不同参与者意味着不同的情况和机会,需要结合具体的市场情况和个人策略来理解和利用。 3)基差为零的市场情况 基差为零是指某种金融工具的现货价格与其期货价格相等。在金融市场上,基差是衡量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差异的指标。如果基差为零,意味着市场对某一商品或资产的现货价格和未来价格持相同预期,即市场参与者认为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将保持当前水平不变,或者两者将同时上涨或下跌。 例如,如果某一股票的现货价格为100元,而同一期限的期货价格为100元,则基差为零。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可能认为该股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保持当前价格水平,或者认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参与者已经充分考虑了所有相关信息,因此价格反映了市场均衡。 在实际操作中,基差为零并不常见,因为总会存在一定的运输成本、持有成本或其他因素导致基差非零。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某些商品的市场价格稳定,基差可能会趋近于零。 当期货合约越接近交割期,基差越来越接近零。 3、基差意义 (对套利、套期保值者意义重大) 基差是现货价格减去期货价格的差,一般情况下基差为负值。基差为负不能代表期货投资者看好后市,基差的变化对于套利、套期保值有重大意义。出现以下情况时,基差收窄甚至转正: 1)现货价格保持相对强势甚至超过期货价格; 2)市场对未来该品种的走势比较悲观,致使期货价格相对弱势。因此基差收窄表明期指市场对价格走势悲观,基差扩大表明市场对未来价格走势变得乐观,理论上基差应该与价格走势呈现反向变动。从指数期货表现来看,当日基差变化与当日价格走势、下一交易日价格走势的反向变动尚无明显规律。 二、升水、贴水 1、升水 (重点:基差为负) 现货的价格低于期货的价格,近期期货合约的价格低于远期期货合约的价格,这种情况叫“期货升水”,对应现货上就是“现货贴水”。 2、贴水 (重点:基差为正) 现货的价格高于期货的价格,近期期货合约的价格高于远期期货合约的价格,这种情况叫“期货贴水”,对应现货上就是“现货升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