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了凡四训》:让人生更如意的,不止是行善

 aaaaa11111 2024-09-08 发布于山东
图片
图片

《了凡四训》源于作者袁了凡对自身经历的深刻感悟。

共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篇。

在“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积善求福观点之后,了凡提出行善之前要先改正缺点,不生邪念。

1

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释义:现在如果想要获得福报而远离灾祸,还没有讲到行善之前,首先必须改正过错。

都说行善就会有福报,而了凡认为,先改正自身的过错是行善之前要做的事。

一个人带着满身错误去做事,好事可能也会做成坏事。

当我们首先致力于修正自身的过错,提升自我的品德修养,我们的善行才会更加真诚、有力,能够真正惠及他人。

2

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

释义:有羞耻之心便成为圣贤,没有羞耻之心便成了禽兽。

了凡提出,要改正过错的人,须做到三点,其中第一点就是要有羞耻之心。

孟子曾说:“耻之于人大矣。”,羞耻之心是十分重要的。

能否反省与改过,要看有没有羞耻之心。

若是不知廉耻,也就意味着他不再对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或不安,不再对社会的道德规范产生敬畏之心。

如果沦落到不知廉耻,那么人也就难以分清善恶贵贱。

3

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

释义:过错不论久远或新近,只以悔改为贵。

了凡提出改过之法要做到的第二点,须有畏惧之心。

没有人知道,也有天地鬼神在看,做的事该对的起自己的本心。

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错误,无论大小,无论发生在何时何地,都是对自我修行的一次考验。

过错不要紧,重要的是改过之时的善念。

只是人生苦短,要及时醒悟,不能待到生命消失殆尽,再悔恨终生。

4

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

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无丝毫凝滞

释义:小的过失就像刺在肉里的芒,要迅速拔掉;大的过错像毒蛇咬住手指,要迅速斩断手指,不可有丝毫迟疑。

改过之法须做到的第三点,就是要有勇敢之心。

了凡说,人意识到错误却不改正,大多是因为拖沓和退缩。

面对改正错误可能带来的挑战与不适,人往往会选择逃避,害怕改变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可能的失败。

但如若放任不管,扎在肉里的刺会越陷越深,被毒蛇咬中的毒则会倾浸全身至毒发身亡。

无论过错大小,都该当机立断,诚心悔改。

5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

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释义:世间的一切功德福报其实都离不开自己的内心,只要净化我们的内心,断恶修善,在内心中找到真正的善念,就没有什么事不能想通的了。

当时了凡与云谷禅师,对于孟子的“求则得之”进行辩论

了凡说道德和仁义可以通过自己的内心求得,却不明白功名和福贵如何向内求。

云谷禅师引经据典,告诉他“求诸内心”。

徒劳地向外求是无用的,最根本还是需要反躬自省。

好比过错有千万种,从内心产生的,就要从内心改正。

行善积德固然是通往福报的正途,但必须先是自我净化与完善,就像园丁在播种前必先清除杂草、翻耕土壤。

见善必从,有过必改。

察觉到自己的过失时,及时改过自新,烦恼就会减少,生活自然更加如意。

就像马云说的:“改变是痛苦,但不改变会更加痛苦。


感谢收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