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治当开窍通风,急泻浊阴。 朋友的婆婆,60余岁,头晕9小时,前来就诊。 望诊:头晕欲倾,目垂,面色黄,神差,舌尖及两侧红,苔厚、黄,手掌红。闻诊:语声低沉,不愿过多交流,口中无异味。问诊:余无异常,唯每日饮酒1至2两。切诊:诸脉略滑,似有痰湿,未见明显异常(此处存疑,自知诊脉水平尚待提高)。 发病经过:早晨5点左右至6点,突发严重头晕,不伴有头痛,头晕症状与头部转动位置无关。平素有高血压,坚持服药,血压平稳。今晨起已服药,测血压,高压160,上午多次量血压,逐渐恢复平稳,头晕不减轻。朋友为医疗从业人士,急速带医院脑部CT扫描,无异常。至下午2点,头晕未见缓解,遂前来就诊。 分析:头晕的原因很多,如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外伤、颈椎病、发热、贫血、低血压、中毒、美尼尔氏综合征、耳石症,等等。此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但一直规律用药,并未异常,此次血压异常,服药后逐渐平稳,应该是头晕引起血压波动,而不是血压波动引起头晕。CT排除头颈部肿物。头部位置变换,不能改变头晕症状,亦未见眼震,暂排除耳石症可能性。其他未做进一步检查,暂且存疑。 现代医学的分析及诊断,需要进一步补充,才能进行下一步治疗。那从中医应该怎么分析,怎么治疗,从何处入手突破? 发病时间,是突破口。 发病时间,总有深意,如能敏锐捕捉,分析解决问题,能手到擒来。早晨5点起至7点(卯时),为手阳明大肠经循行主政之时,大肠经主降浊气。此时发病,提示浊气太盛,大肠经沉降失司。即所谓,《黄帝内经》曰:”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朋友和其老公均要正常上班,平日由婆婆照顾一大一小孙儿,小孙年仅半岁,日日劳作,辛苦不言而喻,年老体衰,气血亏虚为根本,此其一;手掌有肝掌迹象,为饮酒失常之象,酒为湿热之物,湿热之气上熏,久服则上聚于头部清窍,伏邪待发,此其二;近日天气异常,时值腊月,天之阳气已从冬至起开始上升,地之阴气正盛而未下降,此其三;雾霾当道,不见天日,天人合一,人之阳气郁闭亦不能周身运行,此其四。 综上所述,为秽浊之气阻遏、大肠经沉降失司,浊气上扰清窍所致,症属虚实夹杂,缓则治其虚,急则治其实。治当开窍通风,急泻浊阴。 治法:双侧商阳穴点刺放血。商阳穴,为大肠经之井穴,大肠经五行属金,商阳穴五行亦属金,为本经本穴,沉降之力,穴小而力专。井穴放血,如开窗通风,急泻大肠经秽浊之气,涤荡经脉邪气,事半功倍。出黑色血十数滴,气随血出,血色转红,方停。 朋友发微信说,针刺后十多分钟,婆婆自述感觉舒适,头晕之症立停,平日耳鸣,亦大为改观(作者在问诊中未问及是否有耳鸣,是失误,应检讨)。感谢云云。 后续,应家庭协作,度过难关,服药当以补虚为主,不宜饮酒。 作者亦不敢相信针灸之术,疗效如此。遂每日随访,3日内未见复发。遂记录。 |
|
来自: dolphin212 >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