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底应该怎么理解? ![]() ![]() ![]() 有个故事说,王阳明格竹子,格出异常病来,于是放弃了格物这件事,一心格心,终于有了阳明心学。 格物,到底是什么?就是探索自然规律。由于自古缺乏对自然科学、自然规律研究的逻辑、方法和思维,中国哲学先天性地缺乏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掌握。这就是阳明格竹子失败的根本原因。因为格物,不是盯着竹子看就够了,而是要用科学的眼光、方法、思维模式和手段,来探索事物变化的本质规律。我们缺这个。从诸子百家都程朱理学,一直缺这个。当然这不是说中国哲学不灵光,而是中国哲学走了跟西方哲学完全不同的道路。 致知,是什么?致知,就是达到对世界、人生、社会、生死等的觉解。是在格物即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究天人之际,探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弄清楚生死的本质,找到人生的终极目标,成就智慧的境界。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道法自然,墨家的兼爱非攻,等等,都是在这方面做文章,求解脱,无论是入世说,还是出世说,都在致知,追求大道,求得智慧的觉解,从而解决在人生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惑与难题。 修身,是什么?修身就是把致知的东西身体力行出来。就是说,修身本身即是智慧在人生行为中的体现与反映。修身的方法是在致知的基础上把自己的信仰、思想、理念活出来,让身服我,让自己的道德理念和智慧觉解成为自己行为的指南,时刻成为警醒自己的箴言与座右铭。身之所以得修,就是因为身给人带来的,是苦集灭道,是贪嗔痴慢,是苦毒恼恨,如果任凭这些东西主宰自己的生活,污秽自己的生命,人将无限地堕落下去,最后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地狱之火,会永远焚烧他的灵魂,不得解脱。正因为如此,古人意识到修身的重要性。认识到,只有让自己的身体得到管教,得到规约,得到臣服,才能够真正地展示格物、致知的功夫,也才能真正地立足社会,立身世界。才不会心为物役。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正因为如此,人要道法自然,要学上善若水的品格,要修道之谓教。修身的重要性,就在于身体是神的殿,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人不可得罪自己的身子,反而要保守自己的身体,不受贪嗔痴慢的污秽与亵渎,这就是修身的真正含义,也是修身的重要意义所在。 齐家,是什么?齐家,不仅仅是把自己的家事安排的井井有条,更重要的,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家的道德模范与修养标杆,活出自己敬虔的生活本质,让家人能够从中感受到爱和温暖,从而带领自己的家人一齐来认识最高的智慧和圣者。当一个人修身到位的时候,他自然能够成为一个家庭中的光和盐,起到极重要的调和的作用,不但可以让一个家庭的生活津津有味,而且能够让一个家庭变得平和、安详,找到最好的依靠。因为家人有共同的信念和认知,所以行动自然齐整一致,这就是齐家的含义。 治国,是什么?不是要当皇帝,当国王,当最高的统治者。如果这样理解的话,大家都没有必要格物致知修身齐家了,因为皇帝只有一个,国王只有一位,最高的统治者,永远是寡人,不能有第二个,换句话说,其余人的修身齐家,就成为毫无意义的行为。完全不是这样。古人的治国,并非人人要争当皇帝、国王,成为最高统治者。不是这么理解的。治国,是什么意思呢?指的是一个家庭有了信仰,有了共同的信念和认知,就会成为国家所需要的榜样和力量,成为一个国家信仰生活的充分体现者,有足够的影响力和带领作用,于是,成为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份力量和贡献者。试想,如果一个国家的绝大多数家庭,能够有敬虔的生活,在信仰主导的生活中,不断地活出爱和和平的信仰来,这个国家还会我那么多戾气超重、底层互害的事情发生吗? 平天下,是什么?平天下,不是铁马弯弓,不是叱咤风云,而是用自己的信仰力量和道德垂范,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和人性之善,来影响周边的人文环境,用自己的爱心来照亮周围的世界,做光做盐,为人间生活带来美好的影响,贡献自己的力量。达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理想状态。如此,天下自然平和安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