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雄主的漏洞(3)看上去就差几天,兴衰左右一个时代

 蓝森林aaa 2024-09-11 发布于湖北

958年四月初四,郭荣接收淮南完毕后自扬州北还。

四月二十五,郭荣刚回大梁就命张永德率兵两万备御北边。

起因是辽那又趁着后周南征乘虚入寇了,郭荣对辽表态:下一个督导重点就是你!我非跟你红红脸!

五月,成德节度使郭崇在领导回来后攻拔契丹束城,报复其入寇之仇,给爷撑腰的来了!山西方面也充分展示了主人回来后的张牙舞爪,昭义节度使李筠上奏击北汉石会关拔其六寨;晋州都监李谦溥上奏击北汉破其孝义。

郭荣不是李存勖,他对打仗没瘾,他在战场上身先士卒以及一线督战的操作都是为了付出一次成本就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这次对辽就是吓唬吓唬,他本人一直遵循着小半年打仗大半年治国的节奏,这次回来后又把精力投入到搞土地改革上了。

七月,郭荣令中书门下将修订好的《大周刑统》班行天下的同时又推行了下一项大政策,赐诸道节度使、刺史《均田图》各一面,人家要均田租啦!(帝欲均田租,丁亥,以元稹《均田图》遍赐诸道)

十月,在今年的农忙结束后,郭荣诏左散骑常侍艾颍等三十四人分行诸州均定河南六十州税赋。这回不搞特殊,连历代受优待免租税的曲阜孔氏也被打了典型,取消特权照平民例缴纳租赋了,你孔氏比那释氏如何?又诏诸州并乡村都以百户为一团,每团置耆长三人,准备在基层建设上使劲了。

你知道人家郭荣的手办是啥吗?

是耕田的农夫和养蚕的农妇,人家刻了木雕安放在宫殿庭院中。(帝留心农事,刻木为耕夫、蚕妇,置之殿庭)

哪怕在位的年头短,人家也是名副其实的五代第一君。

郭荣在薅了淮南红利后趁着伐唐大胜将下一个红利收割区选定在了后蜀,西面也都给我动弹起来,以户部侍郎高防为西南面水陆制置使调发关西粮草储备于凤州。

这就是郭荣马上要到寿了,不然后蜀眼瞅就到寿了。

十一月初四,郭荣敕窦俨编集《大周通礼》和《大周正乐》,在礼乐正统性的高度上进行建设,以南边那冒牌唐为首的割据武装们,华夏统一的脚步不可阻挡!

十一月初十,诏令所有户口一律统归州县管理,所有幕职官、州县官从今开始一律由州县开支俸钱和粮食。(诏凡诸色课户及俸户并勒归州县,其幕职、州县官自今并支俸钱及米麦)

节度使们,把肚子都给我收一收!

截止到958年底,郭荣的权力架构漏洞真的就还剩唯一的那个殿前司!

959年二月,郭荣再次大搞水利工程,命王仆前往河阴巡视黄河大堤,立放水闸门的斗门于汴口;命侍卫都指挥使韩通、宣徽南院使吴廷祚发徐,宿、宋、单等州丁夫数万疏通汴水;命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自大梁城东导汴水入于蔡水以通陈、颍河漕;命步军都指挥使袁彦再次疏浚五丈渠东过曹、济、梁山泊以通齐鲁漕运。

图片

至此,江淮物资由汴水入京;关中洛阳物资经黄河转汴口入京;陕蔡物资由蔡水进汴水入京;京东物资由五丈河入京,后面汇聚于汴梁的北宋漕运四渠的大多数工程郭荣都已经帮老赵家修好了。

二月,淮南大饥,郭荣诏令把米借贷给百姓,有人说百姓贫苦恐怕不能偿还。郭荣说:那都是朕的孩子啊!哪有孩子倒悬而父不为之解救的!谁说要百姓必须还的!(淮南饥,上命以米贷之。或曰:“民贫,恐不能偿。”上曰:“民吾子也,安有子倒悬而父不为之解哉!安在责其必偿也)

你可能会问,你那么高风亮节,你为啥不直接送呢?

呵呵,直接送就救不了那么多人了。

只有知道借贷需要还,才会借恰到好处的粮食,才会省着吃,才会让粮食救更多的人。

实在还不上是可以免的,但白送的粮食会遭到巨大的浪费,也起不到赈济的作用。

顺应人性,别挑战人性,后面王安石就不懂这个道理。

还记得咱讲文明太后时说的改革步骤是啥吗?

1、立法;

2、反贪抓典型;

3、紧抓意识形态的最高解释权,清除谶书等社会不安定因素,严禁杜绝民间对大政方针的歪曲解读,全境范围内统一思想。

前面这三步走了九年。

4、让渡利益去收买,综合减税去驱动;

最后这一步走了六年。

郭荣的改革步骤我们再来盘一下:

1、皇帝亲上战场拿命立威随后弄死七十多个临阵脱逃的禁军高官;

2、携大胜之威进行藩镇大调动让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然后迅速推动禁军大筛选;

3、打劫佛教,完成利益原始积累去提高军人待遇,去集资扩建首都,疏通漕运,去加强国家对周边的控制能力与物资汲取能力;

4、抢淮南,不能白养着军队,升舱的钱让南唐出!以战养战将虎狼之师的成本转嫁到南唐;

5、携开疆拓土之威与发了战争财的红利推出周法并着手推进土地改革,进一步扩大税基。

文明太后的改革更稳,效果更好;郭荣总豁出命去亲临一线以及通过抢劫完成原始积累所以改革速度更快,更立竿见影。

这俩雄主对体制动刀都有两个前提:一个是威望震慑,一个是利益收买。

威望是为了让被改革的群体哆嗦;利益是为了让被改革的群体认栽。

说到底,就是本季开始的序:德与刀。

咱就举个最近的例子,郭荣不久前下令均订租赋清查免税土地是对哪下手的?

是对河南,黄河以北人家可没动。(丁酉,遣左散骑常侍艾颖等均定河南六十州税赋)

为啥?

你在河北还没抽契丹大嘴巴子呢,河北人对你这刀还缺乏认知,这就属于威望还不够,那就先不能动。

这就叫尊重人性!

我们前面说过,宋义形容项羽是“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羊这动物是很“狠”的,老话讲“牛食如浇,羊食如烧”,羊啃草那是往根啃的,羊吃过草的地方常会如火烧了一般。

你看它那么温顺,但它对它唯一能施暴的土地却往死了干。

踹寡妇门的和刨绝户坟的那都是阿Q这种只敢捏小尼姑脸的窝囊废。

阿Q一方面对小尼姑动手动脚的“和尚动得我动不得”,一边又会在别人打他的时候说道: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吗?

没有那种毋庸置疑的一把手,一把手做不到他一瞪眼底下人尿一地,一把手拿不出每次决策后的利益收买让手下见不到钱,那改革这事从最开始就只能是个乐儿。

注意咱说的这个“乐儿”,底下人就这态度。

改革这事是最难的事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博弈,不顺应人性的妄人注定会惹的天怒人怨,不拿刀让魑魅魍魉收声注定会沸反盈天,不是那种看透人性丑陋的大才是不能为之的。

二十出头的毛还没长齐刚登基两年就推新法,后面的所有东西都没有讨论的意义。

三月十五,王朴整完汴口的工程后回朝,拜访前宰相李谷俩人搁那唠嗑时突然就昏倒了,然后这人就没了,年五十四岁。

郭荣极度痛苦,亲临祭奠,大哭再三,大量赏赐治丧,召见王朴诸子赐官,追赠王朴侍中,将其画像与李谷、郑仁诲等功臣同祀于宫中的功臣阁中。

后周的这位关键枢密使突然死了。

似乎老天都在帮赵匡胤铺垫他的专属剧情。

四月十五,韩通上奏自沧州治水道入契丹境,立栅于乾宁军南,修补损坏提防开排水口三十六个,瀛、莫二州的水道通了。

领导,咱可以干他了!

打南方要趁水少时候去,打北境你可不能等冬天!

四月十六,郭荣亲至沧州,当天率步骑数万自沧州出发直趋辽境。

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继续亲自挂帅亲自抓。

四月十七,郭荣亲至乾宁军(今青县),辽宁州刺史王洪举城投降。

四月二十,郭荣大治水军,分命诸将水陆俱下,以韩通为陆路都部署,赵匡胤为水路都部署。

四月二十二,郭荣乘龙舟一路向北,舳舻相连数十里。

四月二十四,至独流口(天津市静海区独流镇),溯易水向西。

四月二十六,至益津关(今霸州市),辽将终延辉举城投降。(地图就不画了,一会看疆界图就明白了)

四月二十七,由于从益津关往西水路逐渐狭窄无法通行大船了,郭荣上岸陆路西进,宿营于野。

注意一下,此时郭荣的侍从警卫的士兵不到一旅,也就是不到五百人,随从官吏都快吓死了,胡骑成群结队在周围出没但也没人敢靠近。(自是以西,水路渐隘,不能胜巨舰,乃舍之。壬寅,上登陆而西,宿于野次,侍卫之士不及一旅,从官皆恐惧。胡骑连群出其左右,不敢逼)

郭荣将作死的气质发挥到了极致,对面辽军也是实在是不知道这领导胆子那么大。

四月二十八,郭荣先至瓦桥关(雄县),契丹守将姚内斌举城投降,郭荣入瓦桥关。

四月二十九,契丹莫州刺史刘楚信举城降。

五月初一,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重进等这才刚引兵赶到,领导那已经受降很久了。

契丹瀛州刺史高彦晖看到大军到了赶紧也顺应潮流举城投降了。

半个月,瓦桥关以南全部平定。

五月初二,郭荣在行宫宴请众将,商议夺取幽州,众将认为陛下离开京城才四十二天已经兵不血刃取得燕南之地了,已经极其罕见的大功业了,如今听说契丹骑兵已经完成集结,咱们不宜继续深入了。

郭荣不高兴,当天催促先锋都指挥使刘重进去抢占固安。

同志们,都杀到固安了,这地方有个广告叫“我爱北京天安门正南五十公里”。

郭荣亲自到安阳水岸边命令架桥,天色已晚后才回瓦桥关睡觉,但就在当晚,嚷嚷北伐的郭荣神奇的身体不适了。

郭荣此时清盘乱世的所有准备已经都做好了,盛世框架的军力,水利,制度,物资等等都准备好了,唯独没准备好自己这寿命。

他才39岁,超级神奇的,得了急病。

他是出了名的好体格,这些年一直是后周第一战神,就好个自己端机关枪上前突突,他在659这年的三月北上巡查后没等诸军跟他靠拢自己又当冲锋队北上了,所谓“时帝先期而至,大军未集,随驾之士不及一旅,赖今上率材官骑士以卫乘舆”,他仗着自己的名气那家伙一通受降,直到五月初一他都搁瓦桥关歇好几天了李重进及诸将才相继至行在,他溜达这一圈,关南平,得三州十七县一万八千三百六十户,所谓“是役也,王师数万,不亡一矢,边界城邑皆望风而下”

你说郭荣要是身体不好他可能这么飙吗?

但是,就在郭荣准备打幽州诸将们不同意的当夜,突然得了急病,病的还挺急。(丙午,帝与诸将议攻幽州,诸将皆以为未可,帝不听。是夜,帝不豫,乃止)

当年郭荣问精究术数的王朴你看朕能当几年皇帝?王朴答道,以我所学预测,30年后,我就不知道了。柴荣听了很高兴,向王朴吐露了他的理想:若如卿所言,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世宗志在四方,常恐运祚速而功业不就,以王朴精究术数,一旦从容问之曰:“朕当得几年?”对曰:“陛下用心,以苍生为念,天高听卑,自当蒙福。臣固陋, 辄以所学推之,三十年后非所知也。”世宗喜曰:“若如卿言,寡人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

王朴这个算卦的二把刀连自己死都是稀里糊涂的,他这个预言也算是把郭荣坑了,郭荣也许真就按三十年给自己规划的,头十年平天下,再十年制度建设休养百姓,再十年做传位下一棒的准备工作,咋特么刚五年出头就到点了呢······

殿前司这一大群老虎可咋办呀!

客观来讲,寿不足的郭荣此时无论怎样布局都不好使了,他无论怎么防范,无法改变的就是他后周跟当年的北周一样,权力漏洞就是宗室,北周理论上来讲有的救,因为宇文氏人丁一直很兴旺完全是被宇文赟控的,但他后周郭氏的人丁太单薄了。

当年跟后汉同归于尽了属于是。

五月初四,定州节度使孙行友上奏攻下易州,擒伪命刺史李在钦来献,斩于军市。

五月初五,郭荣以瓦桥关为雄州,割容城、归义二县隶属之,命陈思让为都部署率兵戍守;以益津关为霸州,割文安,大城二县隶属之,以韩令坤率所部兵戍守,诏发滨、棣二州丁夫筑霸州城。

雄州霸州,这名我就吓死你!我看你还敢跟我瞪眼!

至此,以时至今日仍是河北省内唯一一条长年不断流的拒马河为疆界,北宋后面的北疆暂时确立了,拒马河原称巨马河,所谓“巨马”意为水大流急如巨马奔腾之意。

图片

其实这次真的好可惜,郭荣之所以选择北上攻辽而不是先灭蜀,跟契丹内部的巨大动荡以及皇帝不是那块料有着巨大关系,后周这边冉冉升起之时,辽那边的皇帝是大名鼎鼎的睡王耶律述律。

952年正月,耶律述律被拥立仅仅三个月,太尉忽古质就谋反了,事泄被杀;六月,国舅政事令萧眉古得、宣政殿学士李遆等密谋南奔,事泄;七月,政事令耶律娄国、林牙耶律敌烈、侍中耶律神都、郎君耶律海里等密谋叛乱被捕。

953年,耶律李胡之子耶律宛、耶律嵇干、耶律敌烈谋反,事情败露后扯出了太平王耶律罨撒葛、林牙耶律华割等,耶律华割、耶律嵇干等伏诛,耶律宛及耶律罨撒葛都被免。

头几年那老些叛乱呦,等政局稍微稳定点了耶律述律又开始不是打猎就是喝酒了,去年五月后周夺回束城时前线请求增兵,结果耶律述律忙着打猎根本不搭理,北汉那边因后周入侵告急时也不搭理。(五月,周陷束城县。六月辛未,萧思温请益兵,乞驾幸燕。秋七月,猎于拽剌山。迄于九月,射鹿诸山,不视朝。冬十一月辛酉,汉遣使来告周复来侵。乙丑,使再至。十二月庚辰,又至)

这年郭荣北上为啥那么顺利?为啥辽被夺走了土地后面连个屁都不放?

就是因为这睡王一方面是顾不上,另一方面是内叛又来了,后面辽的内乱没完没了,就这年十二月,王子耶律敌烈、前宣徽使耶律海思及萧达干等谋反;转年还有,后面还有。

此时辽的南京留守萧思温是个众所周知的不会打仗外戚。(通书史。太宗时为奚秃里太尉,尚燕国公主,为群牧都林牙。思温在军中,握齱修边幅,僚佐皆言非将帅才)

郭荣打过来后,睡王下令萧思温击敌,他本人是六月才上了上班。(夏四月丙戌,周来侵。戊戌,以南京留守萧思温为兵马都总管,击之。是月,周拔益津、瓦桥、淤口三关。五月乙巳朔,陷瀛、莫二州。癸亥,如南京。辛未,周兵退。六月乙亥朔,视朝)

萧思温那都快吓死了,麾下将士请战也不许,只是不断上表让主力驰援,幽州百姓已经开始大批量往山里窜了。(已而周主复北侵,与其将傅元卿、李崇进等分道并进,围瀛州,陷益津、瓦桥、淤口三关,垂迫固安。思温不知计所出,但云车驾旦夕至。麾下士奋跃请战,不从。已而陷易、瀛、莫等州,京畿人皆震骇,往往遁入西山。思温以边防失利,恐朝廷罪己,表请亲征)

以辽目前这个德行,如果郭荣没得这病再往前拱一步,也许结局真的就不一样了。

这就是我们整个系列反复说过的那句话:啥叫天数啊?天数就是曹操等死了二爷,天数就是桓冲等过了淝水之战,看上去就差几天,兴衰左右一个时代。

郭荣的天花板给撑到这了,后面也就到这了,指望宋?

难为他了,他基因就不是干这个的。

赵匡胤有他前老板这个案例在前面那家伙这辈子给他稳重的呦,那桃儿不砸脸上都不去摘;赵光义则堪称上车焊车门之神,这辈子心眼子都琢磨在刀刃向内了,怎么阉的干干净净怎么下手。

不过后面宋虽无燕云之险,但郭荣至少把天花板给划到了次优选择的拒马河了,而且易州那地方总括蒲阴陉和飞狐陉,北上离幽州又那么近,实在是辽的噩梦。

但咱们之所以说此次北伐是暂时确定了后面北宋的疆界,是因为高粱河车神把易州给丢了,人家大辽后来又把太行山东西两边连起来了。

或者说车神的拉裤兜子也算是颇有其历史意义,因为易州这个战略要点对于辽来说太过于关键,正如瀛莫二州对于宋来讲太过于关键一样,将易州提前输出去才真的为后面辽宋哥俩携手大稍息开了个好头。

图片

五月初六,郭荣命李重进率兵出土门关击北汉。

从这个部署来看,郭荣此时病的应该还不严重,他应该没觉得自己挺不过去了,否则绝对不会让李重进领兵在外的。

五月初八,郭荣自雄州南还。

瞅瞅,都得病了,还是等易州夺回来,把一切都安排好后才撤。

这就是天花板级别的“祖级选手”,可惜了的这寿啊!

就在郭荣身体不好往南回的路上审阅各地文书时从一只皮口袋中取出了一块三尺多长的木板,上面写着五个字:点检做天子。(世宗在道,阅四方文书,得韦囊,中有木三尺余,题云“点检作天子”,异之)

当时的这位殿前都点检,是他的妹夫张永德。

客观来讲,当时在郭荣突然生病后,下一任皇帝的位置真的比较众望所归是张永德的。

本来你郭荣就是个养子,此时张永德是殿前都点检,是仅次于你的军界二把手一把手,还是你妹夫,肉烂在锅里,而且之前伐淮南张永德并没有光看着,作用跟跟赵匡胤差不多,多次亲自上阵战功卓著,眼下这么弱肉强食的时代,整个五代至今还没出现过幼君即位的情况呢,所以“点检做天子”也不新鲜。

五月三十,郭荣回到京城。

六月初九,郭荣立魏王符彦卿之女为皇后,以皇长子郭宗训为特进左卫上将军,封梁王;以第二子郭宗让为左骁卫上将军,封燕国公。

六月十五,以宰臣范质、王溥并参知枢密院事,以枢密使魏仁浦为中书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依前充枢密使,相当于让这仨都做了宰相兼枢密使,权力边边齐互相牵制;以宣徽南院使吴廷祚为枢密使补上了王朴那缺;张永德落军职,加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出镇澶州;以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替代了张永德。

目前来看,这也是郭荣能做的最好制衡了。

扶正符彦卿之女为皇后,期望借助老丈人的势力在外做牵制。

王溥和范质都是进士及第的读书人,魏仁浦是个“清静俭朴、宽容大度”的好脾气,吴廷祚是当年郭威亲将,这四个人权力虽然大但近年来都没有军界背景。

至于赵匡胤做这殿前都点检,这在当时来看也是一个必须的过渡,因为郭荣还有个亲戚要考虑,也就是他的那个表哥,郭威临终前专门亲自交代向郭荣行君臣之礼的李重进。

李重进比他年长,血缘来讲又跟郭威最近,所以郭荣当年重整禁军时把他这表哥踢出去了,让妹夫张永德挑了大梁,这俩亲戚之间也内斗的很厉害,打淮南时张永德总是嚷嚷李重进要造反给郭荣那打小报告。(张永德屯下蔡,与重进不协。永德每宴将吏,多暴重进短,后乘醉谓重进有奸谋,将吏无不惊骇。永德密遣亲信乘驿上言,世宗不之信,亦不介意)

这俩亲戚不合适其实也是郭荣非常想看到的,淮南收复后郭荣也依旧没让李重进回朝,而是做了南面的招讨使震慑淮南和江东。

等于自从高平之战后,李重进虽然领着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但郭威始终就没留这亲戚在身边,一直就防着。

这次的郭荣北征将李重进调来了,随后被郭荣安排跟着一块北上,命他“先趣北面”,但却是郭荣在瓦桥关等的他,郭荣得病后又命李重进带队去打太原了。(六年,世宗北征,次博州,重进来朝,赐宴行宫,即命将兵先趣北面,及世宗驻瓦桥关,重进与诸将率师而至。时关南已平,议进取幽州,会世宗不豫而止。即命率所部赴河东,次百井路,败并人五千余,斩二千余级)

其实从阴谋论的角度来讲,郭荣突然得病和“点检做天子”其实幕后的黑手最可能是李重进。

郭荣的病情快速恶化,他废了张永德的禁军兵权调整为赵匡胤其实也是没有办法,因为李重进带着兵在不远处,张永德踢出去了,如果这新任殿前都点检没点能耐,万一李重进这个领兵在外的威望亲戚也跟他爹一样来个武装上访咋办呢?

孩子才七岁,他又没有兄弟,他既然不想让张永德或者李重进这俩亲戚拿走皇位,那就只能寄希望于老丈人的势力和忠臣们万一能够想着我的情分不篡权,将来还政给我的孩子。

所以选择赵匡胤,是郭荣雄心勃勃的短命现实下一步步被挤兑到墙角后无可奈何的选择。

就这样,赵匡胤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的最蛇吞象的一个短暂窗口期。

都不能说祖坟冒青烟了,是直接炸了。

郭荣寄希望的是赵匡胤的周龄短,但是吧,赵匡胤父子两代人走的每一步路几乎都没浪费。

此时赵匡胤自殿前都虞侯进行“后周严选”已经过去五年了,这支虎狼之师都是他一手选拔训练并战场上带出来的,他爹自李存勖时代一步步的稳定往前拱,不仅给赵匡胤攒下了巨大的人缘,还不给他儿子添堵早早就死了。

当时在郭荣进行军制改革后,赵弘殷也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所谓“累官检校司徒、天水县男。与太祖分典禁兵,一时荣之”,照这么个趋势,以郭荣那性格,赵匡胤很有可能会被更早去势,被踢出去当个节度使,但956年七月,赵弘殷恰到好处的死了。

赵弘殷这一死,算是暂时帮赵匡胤拆了个雷,这一步一步环环相扣的就是要把赵匡胤往这个蛇吞象的剧情上推。

准确的说郭荣要是再多活半年,燕云十六州不仅有可能拿回来,连赵匡胤也该被踢出去出镇了,因为在去年收复淮南论功行赏时赵匡胤论功为最,但却仅仅从义成节度使调整为了忠武节度使,当时舆论就已经觉得这赏赐欠妥了,赵匡胤这功勋已经需要郭荣去防范了,所谓“以今上为忠武军节度使,依前殿前都指挥使。淮南之役,今上之功居最,及是命之降,虽云酬勋,止于移镇而已,赏典太轻,物议不以为允”

郭荣再多活半年,也许历史的走向就真的大变样了。

准确的说,赵匡胤要是早进步一小步,要是当初投奔郭威早上半年,这皇位大概率都轮不上他。

举个赵匡胤义社十兄弟的案例。

赵匡胤深得他老爹的精髓,建周后他与都是后汉投入郭威部下的李继勋、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刘守忠、刘廷让、王政忠、杨光义、刘庆义十人一起成立义社,歃血为盟结为兄弟,当时都是低级军官,地位大体相当。

最早“义社十兄弟”中地位最高的不是赵匡胤,是李继勋。

李继勋比赵匡胤年纪大,进步早,跟的是老领导郭威,后周初已任殿前司散员都指挥使了,高平之战后功升殿前都虞侯,不久改任虎捷右厢都指挥使,领永州防御使,是他进步后,赵匡胤接任了殿前都虞侯。

此后李继勋又升任了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昭武军节度使,赵匡胤随后又领了李继勋挪了之后的永州防御使。(以虎捷右厢都指挥使、永州防御使李继勋为利州节度使,充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己酉,太子太保致仕杨凝式卒。诏安、贝二州依旧为防御州,其军额并停。壬子,以今上为永州防御使,依前殿前都虞候)

等于赵匡胤从进步序列上来讲一直是在李继勋的后面一位,哥俩一屉顶一屉。

两人这辈子最大的命运分水岭,就是李继勋从殿前司被调整到侍卫亲军去了。

当时看上去进步了,实际上侍卫亲军已经要被郭荣边缘了,李继勋比赵匡胤大11岁,比郭荣都要大,进步的更快也更老练,所以郭荣绝对不会放心李继勋去帮他进行“后周严选”。

时年28岁的稚嫩赵匡胤更符合给郭荣练兵当枪使的角色需求。

哥俩的命运轨迹从此天差地别,再加上三伐淮南中赵匡胤论功为最,而李继勋却在攻打寿州时因怠于守御被南唐守军出城攻破军栅,攻城器具都让人家烧了从而被免节度使做了右武卫大将军,从这时候开始,他就彻底赶不上赵匡胤了,这次北伐更是赵匡胤手下的小弟。

郭荣死后,赵匡胤也并没有让这位前大哥在自己的身边,李继勋也没成赵宋的开国元勋。

再来看看赵匡胤如果被郭荣踢出镇后谁来顶替他。

他的结拜好兄弟,比他小一岁的石守信。

石守信前面履历不盘了,总之赵匡胤为殿前都指挥使时,石守信为殿前都虞侯,赵匡胤接替张永德任殿前都点检时,石守信接替了赵匡胤任殿前都指挥使。

瞅见没有,如果郭荣再多活半年,这石守信基本上就是下一个赵匡胤,赵匡胤只要被郭荣调走了,等再见他原来的小弟那就得点头哈腰的上赶着敬烟了,就跟他对李继勋一样。而且别说李继勋了,张永德怎么样?一直是殿前司的一把手,踢出去以后照样看见赵匡胤得喊哥。

这石守信的后面,是他们的另一个义社兄弟王审琦,前面也不盘了,一直在石守信的序列后面,赵匡胤和石守信这俩哥哥都往上挪了之后,王审琦任了殿前都虞侯。

其实更准确来讲,此时郭荣只剩下了赵匡胤一个Bug,把他踢走后石守信就算顶了坑也掀不起风浪。

因为禁军是赵匡胤一手选练出来的,石守信没这个威望。

郭荣、李重进、张永德,哥仨联手因缘际会的给赵匡胤点了这个惊天大炮。

再没有另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咱个人角度不承认宋是大一统哈,幽云和河西走廊没收回来)的立国像宋朝那么容易且突然,赵匡胤从最开始的从军到称帝拢共十一年,无论功勋,背景,血缘,赵匡胤都距离登顶差太远了,上一个窃国那么轻松的是杨坚,但杨坚人家那是父子两代外加独孤氏的积淀后因缘际会的篡了天下,赵匡胤则是郭威大改革大换血中的一个病毒,一个没注意,控制了宿主。

959年六月十九,五代第一明君郭荣驾崩,年39岁。

赵匡胤这位33岁的殿前都点检就这样在一系列因缘际会下恰到好处的成为了后周的军界第一人,又迎来了整个五代都没出现过的幼君即位的状态。

六月二十,宣遗诏,七岁的梁王郭宗训即皇帝位,随后一堆节度使进行了大调动,重点的有仨:

1、李重进被调整为淮南节度使给远远的支扬州去了,老李没敢冲动;

2、本来将出镇澶州的张永德被调整为忠武节度使看在了不远的许州,老张也没敢冲动;

要不是赵匡胤镇这场子,估计这哥俩都得冲动冲动。

3、赵匡胤由忠武节度使改遥领归德节度使。

准确来讲赵匡胤这个调整并不重要,因为他是遥领,领哪都这意思,之所以要单拎出来,因为归德军的治所是宋。

这也是下个国号的由来。

提前预告下,宋的五德选的是火。

后世著名的煌煌炎宋就要上岗了。

呵呵,这家伙给他烈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