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的看中,抑郁症的根源在于人体气机的紊乱,导致心神失于滋养,阴阳失衡,从而导致五脏六腑功能减弱。 这一系列病理变化,归根结底,可归结为四大主要诱因:痰湿、血瘀、肝郁、阳虚。 中医素有“痰生百病”之说,意思是体内痰湿过盛会引发多种健康问题,其中便包括精神层面的困扰。 痰湿会阻碍气血的顺畅流通,影响气机的升降,进而干扰脾胃的正常运作。 痰湿型抑郁的患者常表现为喉咙多痰、舌苔厚腻、食欲旺盛但活动量不足,情绪上则表现为多疑善感、情绪波动大及兴趣减退。 治疗关键在于疏肝化痰。 方剂:半夏厚朴汤,能有效行气散结、降逆化痰,针对痰气郁结所致的胁痛、失眠多梦等症状有显著疗效。 日常饮食中,薏米、红豆、山药、白扁豆等食材有助于祛湿化痰,改善体质。 血瘀型抑郁在产后女性中尤为常见,多因阴血不足、恶露不畅而生瘀血,导致情绪烦躁、易怒,甚至狂躁不安。 血瘀不仅会引起局部疼痛,还会使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象弦涩。 治疗此类抑郁,需活血化瘀。 推荐桃核承气汤,旨在活血化瘀、调和脏腑,特别适用于伴有明显血瘀症状的抑郁症患者。 日常饮食中,玫瑰花、香附、桃仁、当归等食材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搭配生姜、红糖等温性食物,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血瘀症状。 肝郁型抑郁,往往因长期承受压力而又无处宣泄,易导致肝气郁结。 此类患者常有偏头痛、肩颈不适、胸部胀痛、口苦口干等症状。 治疗时应以疏肝解郁为主。 柴胡龙骨牡蛎汤是不错的选择,它能疏肝解郁、镇静安神,有效缓解情绪不稳、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症状。 饮食上,芹菜、香菜、西红柿等蔬菜及橙子、柚子等水果有助于调和肝气,苦瓜、苦菜等则能清热解毒,改善体内环境。 阳虚型抑郁的患者,常感畏寒怕冷,尤其是下半身,伴有便溏、小便清长等症状,犹如自然界中的寒冬,缺乏生机与活力。 治疗关键在于温中补阳,四逆汤是此类患者的良方,具有回阳救逆、温中祛寒的作用,适用于阳气虚衰引起的多种症状。 日常饮食中,羊肉、牛肉、鸡肉等温性食物能温补肾阳,提升体内阳气,同时应避免过多摄入寒凉生冷食物,以免损伤阳气,加重病情。 抑郁症患者若能积极配合治疗,结合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完全有康复的希望。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群体,早期发现并干预,治愈的成功率将大大提高。#中医##抑郁症# ![]() |
|
来自: 杏林夜话图书馆 > 《抑郁症情志病脏燥更年期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