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胎漏、胎动不安: 1、肾虚:补肾健脾,益气安胎——寿胎丸加党参、白术。? 2、气血虚弱:补气养血,固肾安胎——胎元饮去当归加黄芪、阿胶。 3、血热:清热凉血,养血活胎——保阴煎加苧麻根。下血较多加阿胶、旱莲。腰酸加菟丝子、桑寄生。 4、跌仆伤胎:圣愈汤加菟丝子、桑寄生、续断。 一,中医妇科辨证治疗胎漏、胎动不安胎漏、胎动不安的症状:胎漏、胎动不安主要有以下症状:
一、阴道出血
1. 胎漏主要表现为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时有时无,或点滴而下,色淡红或暗红,或如咖啡色。 2. 胎动不安除了阴道少量出血外,出血的颜色和胎漏相似,但出血量可能相对多一些。
二、腹痛
1. 可出现小腹坠胀疼痛或隐隐作痛,疼痛程度不一。有时疼痛较为轻微,可能仅为不适感;有时疼痛较为明显,孕妇会感觉比较难受。 2. 疼痛可能呈阵发性,也可能持续存在。
三、其他症状
1. 腰膝酸软,怀孕后感觉腰部和膝部酸软无力。 2. 神疲乏力,精神疲倦,浑身没有力气。 3. 头晕耳鸣,可能出现头部昏沉、眩晕以及耳鸣的现象。
如果孕妇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诊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确保母婴安全。 1、胎漏、胎动不安的肾虚症状:补肾健脾,益气安胎——寿胎丸加党参、白术。?胎漏、胎动不安属肾虚的症状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阴道出血特点
1. 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色黯淡,或为点滴状出血。
二、肾虚相关症状
1. 腰膝酸软,腰部和膝部酸软无力,感觉难以支撑身体。 2. 头晕耳鸣,时常感到头晕目眩,同时伴有耳鸣现象。 3. 小便频数清长,排尿次数增多,且尿液颜色较淡、质地清稀。 4. 夜尿频多,夜间频繁起夜排尿。 5. 舌淡苔白,舌质颜色淡,舌苔为白色。 6. 脉沉滑尺弱,脉象沉而滑,尺脉(即肾脉)较弱。 2、胎漏、胎动不安气血虚弱的症状:补气养血,固肾安胎——胎元饮去当归加黄芪、阿胶。胎漏、胎动不安气血虚弱的症状如下:
一、阴道出血特点
1. 妊娠期阴道少量流血,色淡红,质地清稀。
二、气血虚弱表现
1. 面色苍白或萎黄,缺乏红润光泽。 2. 神疲乏力,精神疲倦,浑身无力,容易感到劳累。 3. 少气懒言,说话语声低微,不想多说话。 4. 心悸气短,心中悸动不安,呼吸短促,活动后加重。 5. 舌质淡,苔薄白,舌质颜色淡,舌苔薄且呈白色。 6. 脉细滑无力,脉象细弱,跳动流利但力度不足。 3、胎漏、胎动不安血热症状:清热凉血,养血活胎——保阴煎加苧麻根。下血较多加阿胶、旱莲。腰酸加菟丝子、桑寄生。胎漏、胎动不安血热的症状主要有:
一、阴道出血特点
1. 妊娠期阴道下血,色鲜红或深红。
二、血热相关症状
1. 心烦不安,心中烦躁,难以平静。 2. 口干口苦,口中感觉干燥,有苦味。 3. 小便短黄,排尿次数减少,尿液颜色深黄。 4. 大便干结,排便困难,粪便干燥。 5. 舌质红,苔黄,舌质颜色红,舌苔呈黄色。 6. 脉滑数,脉象流利、快速,如算盘珠滚动一样。 4、胎漏、胎动不安跌仆伤胎的症状:圣愈汤加菟丝子、桑寄生、续断。胎漏、胎动不安跌仆伤胎的症状如下:
一、阴道出血特点
1. 妊娠期因跌扑等外伤后出现阴道少量流血,色红或暗红,或有血块。
二、外伤及相关症状
1. 外伤处疼痛,如腰部、腹部或身体其他受伤部位疼痛。 2. 胎动下坠感明显,孕妇感觉胎儿有向下坠的感觉。 3. 精神紧张焦虑,因意外受伤而处于惊恐、担忧状态。 4. 舌质正常或有瘀点,舌苔薄,舌质可能无明显变化,但可能出现瘀点,反映有瘀血阻滞。 5. 脉滑无力或涩,脉象流利但力度不足,或脉象不流畅有涩滞感。 二,中医妇科辨证治疗胎漏、胎动不安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胎漏、胎动不安:1、肾虚:补肾健脾,益气安胎——寿胎丸加党参、白术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一、方剂剂量
菟丝子12 - 20克、桑寄生15 - 30克、续断10 - 15克、阿胶6 - 12克、党参10 - 15克、白术10 - 15克。具体剂量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医生调整。
二、功效
补肾安胎,健脾益气。用于脾肾两虚所致的胎漏、胎动不安,症见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
三、方解
- 寿胎丸部分: - 菟丝子:补肾益精,养肝安胎。 - 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 续断:补肝肾,行血脉,续筋骨,安胎。 - 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燥,安胎。 - 党参:健脾益肺,养血生津,可增强脾气,使气血生化有源,有助于养胎。 -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与党参合用,加强健脾益气之效,使胎元得固。
四、用法
水煎服。
方剂的使用应在医生的辨证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用药。同时,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2、气血虚弱:补气养血,固肾安胎——胎元饮去当归加黄芪、阿胶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一、方剂剂量
人参(一般可用党参代替,10 - 15 克)、白术(10 - 15 克)、炙甘草(6 - 9 克)、杜仲(10 - 15 克)、陈皮(6 - 9 克)、黄芪(15 - 30 克)、阿胶(6 - 12 克)。具体剂量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医生调整。
二、功效
补气健脾,益肾安胎。用于气血虚弱、脾肾不足所致的胎漏、胎动不安,症见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纳少便溏等。
三、方解
- 人参(党参):大补元气,健脾益肺,生津养血,为君药,以补气健脾,助气血生化之源,养胎元。 -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加强健脾之力。 - 炙甘草:补脾和胃,调和诸药。 -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使补而不滞。 - 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增强补气之力。 - 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燥,安胎。
四、用法
水煎服。
方剂的应用应在医生的辨证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用药。同时,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就医调整用药。 3、血热:清热凉血,养血活胎——保阴煎加苧麻根。下血较多加阿胶、旱莲。腰酸加菟丝子、桑寄生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一、方剂剂量
生地黄12 - 20克、熟地黄12 - 20克、黄芩9 - 15克、黄柏6 - 12克、白芍9 - 15克、山药9 - 15克、续断9 - 15克、甘草6 - 9克、苎麻根15 - 30克。若下血较多,阿胶6 - 12克、旱莲草12 - 20克。若腰酸加菟丝子12 - 20克、桑寄生12 - 20克。具体剂量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医生调整。
二、功效
滋阴清热,凉血安胎。用于血热所致的胎漏、胎动不安,症见妊娠期阴道下血、色鲜红或深红、心烦不安等。加味后可增强止血、补肾安胎之效。
三、方解
- 生地黄、熟地黄:滋阴养血,清热凉血。 - 黄芩、黄柏:清热泻火,燥湿解毒,能清血热。 - 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 - 山药:健脾益胃,补肾涩精。 - 续断:补肝肾,行血脉,续筋骨,安胎。 - 甘草:调和诸药。 - 苎麻根:清热凉血,止血安胎。 - 下血较多加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燥,安胎。加旱莲草:滋补肝肾,凉血止血。 - 腰酸加菟丝子:补肾益精,养肝安胎。加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四、用法
水煎服。
方剂的使用应在医生的辨证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用药。同时,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就诊调整用药方案。 4、胎漏、胎动不安跌仆伤胎:圣愈汤加菟丝子、桑寄生、续断方剂剂量功效方解用法。一、方剂剂量
生地黄、熟地黄、川芎各 10 - 15 克,人参(一般可用党参代替)、当归各 10 - 15 克,黄芪 15 - 30 克,菟丝子 12 - 20 克,桑寄生 12 - 20 克,续断 12 - 20 克。具体剂量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医生调整。
二、功效
益气补血,补肾安胎。用于气血虚弱兼肾虚所致的胎漏、胎动不安,症见妊娠期阴道少量出血、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等。
三、方解
- 生地黄、熟地黄:滋阴补血。 - 川芎:活血行气。 - 人参(党参)、黄芪:大补元气,健脾益肺,升阳举陷,增强补气之效,使气血生化有源。 -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 - 加入菟丝子、桑寄生、续断,增强补肾安胎之功。 - 菟丝子:补肾益精,养肝安胎。 - 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 续断:补肝肾,行血脉,续筋骨,安胎。
四、用法
水煎服。
方剂的应用应在医生的辨证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用药。同时,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不适及时就诊调整用药方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