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上本没鼻炎只不过被寒湿所伤,“阳气生则鼻窍通”…

 书香人生zbs 2024-09-13 发布于河南

大家好,我是王医生,“世上本没有鼻炎”,如果要用简短的话来说明孩子为什么会出现鼻塞、打喷嚏和流鼻涕,可以说:身体里积聚了寒气和湿气

打喷嚏、流鼻涕是身体防御风寒的一种表现,鼻塞是由于寒湿在鼻腔聚集,而正气和津液不足以将其排出,导致其停滞不前。头晕头痛也是因为“堵”,气血无法到达目的地。

现今,患有鼻炎的儿童数量增加,主要原因在于没有正确处理孩子体内的寒湿问题。使用西药会暂时压制症状,但结果就是寒湿重新进入体内,从而导致鼻炎反复发作。

中医有句话叫“阳气生,鼻窍通”,孩子的阳气得到补充,正气增强,鼻炎的症状自然会消失。

许多家长在考虑补阳时,首先会想到利用生姜、艾草和紫苏叶来帮助孩子泡脚,以促进出汗祛湿和补阳气。这个整体的思路是正确的,因为脚部是人体的“阳气窝”,包含了很多穴位,泡脚不仅可以加速体内气血循环,还能够祛湿驱寒。

透骨草

对于排寒补阳我给大家介绍一味中药透骨草,也叫作纯阳草它可以渗透到身体的深层,直达寒气积聚的部位,对于长期受到寒气侵袭、病情反复,导致寒气深入骨髓的情况,透骨草能够帮助驱散寒气,恢复身体的正常功能。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的功效。

做法参考:艾草10g,透骨草、花椒、桂枝各5g,用大火烧烤转小火煮20-30分钟适量水温泡脚,每次10-15分钟,以微微出汗即可,连续7天。

功效:除了透骨草直达寒气积聚的部位之外,艾叶通过吸收太阳的“真火”,具有温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神奇功效;花椒能够帮助身体驱除寒气,增强体内的阳气;加上桂枝助阳化气,使阳气顺畅地流通到全身各个角落。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孩子手脚冰凉、打喷嚏、流鼻涕、鼻塞、胃口不佳或伴有腹泻的症状。

但这个方法对于失常生病、鼻炎常反复的孩子,可能达不到完美理想的效果,他可能还会反复;因为这类孩子寒湿太重,不在表而在根,阳气很难补进去,因此需要把脏腑补足,才能彻底解决孩子的症状。

我的门诊案例:

一个“彻底解决”鼻炎的中药方!

处方:《金匮要略》中的苓桂述甘汤和茯苓白术汤。

主要作用:温阳化饮 健脾利湿。

处方:炮附子、干姜、桂枝、白术、苍术、石菖蒲、辛夷、薏苡仁、炙甘草辨证加减。

之前我有一位小患者用这个小方子辨证加减,鼻炎改善,腺样体萎缩,随访半年没有复发,今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希望孩子父母别再走弯路。

张先生的孩子今年已经8岁了,早前在医院就被检测出患有过敏性体质。这种体质在春秋两季特别容易受到影响,尤其是在春天,当遇到柳絮、花粉等过敏原时,会导致鼻塞不通气。严重时可能发展为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为持续咳嗽和呼吸困难。之前通过我发布的科普信息找到了解决方法。

刻诊:孩子的嘴唇较厚,腭骨高拱,呈现典型的腺样体面容;睡觉时张口呼吸打呼噜,舌苔厚重,下眼睑也出现青紫色,并且经常性地出现鼻塞和流鼻涕,腺样体肥大3/4。

因此可以推断这个孩子因为长期患有鼻炎,最终导致了腺样体肥大并快速增殖。

那么这时候单纯的驱寒就不够了,根本还是在于体质身上。

在了解完孩子的详细情况后,我给他用到了上述的方子祛湿驱寒、健脾祛湿、提升体内阳气的治疗思路。

茯苓、苍术、白术、薏苡仁健脾和胃、祛风散寒,调理根本。

桂枝、炮附子(少量)通阳化气、散寒止痛,使阳气顺畅地流通到全身各个角落。

干姜、石菖蒲通窍除痰、祛湿开胃,祛除体内的“垃圾”,配合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因为孩子还有腺样体肥大、张口呼吸、打呼噜的症状,因此增加了夏枯草、蒲公英、牡蛎达到消肿散结的功效。

服药一个月,张先生给我发消息说孩子打呼噜消失了,张口、鼻塞、流涕的这些情况也有改善了,调整了一下方子继续治疗,后期继续巩固体质和萎缩腺样体,治疗三个疗程诸症皆缓,随即停药,叮嘱日常防止贪凉,随访半年未复发。

如果屏幕前的你发现您的孩子出现类似症状,或已被诊断为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等情况,请务必了解孩子的病因,知晓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配合日常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才是正确的治疗方向。

声明:此文目的在于传承中医育儿,无不良引导,用药需经医嘱。感谢您的阅读

END

#中医##健康科普##鼻炎##腺样体肥大##脾胃虚弱##育儿分享##涨知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