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心城区森林城市建设。重点抓好新城大道、太行大街等主城区新建道路两侧绿化带建设,并对市区主干道两侧、主要出入市口、主城区通往组团新区主通道两侧景观林带进行完善提升。对22座市管公园广场和时光公园、水上公园、海山公园等区管公园进行全面改造。重点抓好100个单位庭院和居住区、50个林荫停车场的绿化建设。 2、县级城区及农村绿化建设。继续推进拆违建绿、立体绿化、街头绿地等增绿工程,每个县建成一座10公顷以上的综合性公园、3条以上绿色精品道路和16公里以上的绿廊绿道。大力开展环村绿化、乡村道路绿化、农田林网和街心游园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林业产业,建设一批集中连片的林果生产基地和特色果品标准化生产园区,积极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果品深加工、山区生态游等林业经济。 3、绿色通道建设。对贯穿石家庄市境内的5条铁路、7条高速公路和37条国省干道两侧绿化带进行完善提升。高铁高速绿化要对缺苗断带部分进行补植补造。 4、城市水源地及水岸绿化。对贯穿石家庄市的所有河流、沟渠水系沿岸进行绿化,确保水岸绿化率达到80%以上。启动实施城市水源地生态涵养工程,对岗南、黄壁庄水库库区周边进行绿化,保护植被,涵养水源,改善水源地生态环境。 5、环城绿化及防护隔离林带建设。加强主城区与藁城、栾城、鹿泉、正定“三区一县”之间生态防护隔离带建设。对三环路现有绿化林带进行补植补造,外侧增种以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树种,可视范围内尽量全部绿化。 6、义务植树及森林保护工作。市区突出抓好西山森林公园、小壁林区、滹沱河城市森林公园等重点义务植树基地建设,各县(市、区)依托各自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7、森林生态廊道及生态科普场所建设。按照创森评价指标要求,在主要森林、湿地等生态区域之间建设贯通性的森林生态廊道。辖区内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区公园和绿地按照要求设置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态科普知识宣传标识牌,并建设必要的生态科普馆和科普场所,提高公众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持率和满意度。 (杨金霞、脱俊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