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癌症“入侵”时,血常规或有4处异常!占一个就可能有致命风险……

 yt海的女儿 2024-09-14 发布于山东

无论是体检,还是生病去医院,通常都免不了要做一项检查——血常规,其主要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20余个项目。

别看它只是一个常见的基础检查,却能在不经意间透露出身体的微妙变化,甚至是癌症的蛛丝马迹。

那么,哪些项目异常可能与癌症相关呢?

事实上,如果血常规指标只有轻微升高或降低,通常不必过于焦虑。但如果出现明显异常,就要提高警惕了。

图片

1

白细胞异常升高或降低

都不能大意

白细胞就像人体的“卫士”,是帮助人体免于感染、癌症等疾病的主要角色。一般情况下,人体内白细胞总数是相对稳定的,成人白细胞计数参考值在4.0~10.0)×109/L之间。当其明显升高或降低时,可能提示癌症“敲门”。

1
白细胞明显升高

白细胞明显升高,常见于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此时白细胞不受控制地增殖,不仅无法有效抵御感染,反而可能攻击正常细胞,导致病情恶化。

某些实体瘤(如:肝癌、肺癌)晚期,癌细胞侵害人体正常组织,诱发感染、炎症等问题,白细胞数量也会明显升高。

2
白细胞明显降低

白细胞降低不直接指向癌症,但长期白细胞减少可能意味着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增加了感染及癌症风险

图片

2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低

可能是“癌性贫血”

红细胞是运输氧气的细胞,并且主要是依靠其中的血红蛋白。正常情况下,红细胞的参考值为(3.8~5.1)x1012/L;血红蛋白参考值为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

如果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往往提示贫血,而很多恶性肿瘤的一大症状就是贫血,比如:

  • 癌症侵犯骨髓,会使红细胞生成不足,导致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水平下降;

  • 胃癌、结肠癌等可能因为便血而导致贫血;

  • 超过80%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前期出现过贫血症状。

【小贴士】心悸、头晕、食欲下降,以及脸色、口唇或指甲苍白等都可能提示贫血,建议及时关注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水平。

图片

3

红细胞沉降率升高

也可能提示癌症来袭

红细胞沉降率,也叫血沉,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时间内下沉的速度。正常情况下,男性血沉参考值为0~15mm/h,女性血沉为0~20mm/h。

如果红细胞沉降率升高,可能提示机体存在炎症、感染等情况,比如:结核感染、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

也可能与癌症相关,像肺癌、胃癌、结直肠癌、淋巴瘤、骨髓瘤等恶性肿瘤,都可能导致红细胞沉降率升高。

图片

4

血小板异常增多或减少

多种癌症风险高

血小板在人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凝血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

正常情况下,血小板数量应该给在100~300)×109/L之间,如果升高或降低,都可能与癌症相关。

1
血小板异常增多:增加癌症风险

JAMA Netw Open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血小板计数很高的人,患某些癌症的风险明显增加,包括结肠癌、肺癌、卵巢癌、胃癌、食管癌、肾癌等。

图片

不仅如此,2021年刊登在《英国全科医学杂志》上的研究也揭开了血小板计数和癌症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研究认为:60岁以上男性血小板计数处于高正常范围(326~400)×109/L可能是恶性肿瘤发生的潜在征兆

而且当血小板升高的时候,肺癌和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会明显增加——肺癌发病风险将升高470%,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将升高390%!超过60岁的人,风险更高!

图片

此外,血小板增多还常见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虽然没有直接指向癌症,但这类疾病有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的风险。

2
血小板减少:可能与肝癌相关

血小板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也可能与肝脏疾病甚至肝癌相关。

这是因为肝脏产生的一些激素和细胞因子可以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的血小板,如果肝硬化、肝癌等导致肝功能受损,就可以出现血小板减少。

图片

【注意】即使血常规检查有明显异常,也只是提醒我们要有所警惕,未必就是癌症来袭,具体还要由医生分析并进一步检查。

5

血常规检查前后

做好这几点很重要

血常规检查虽然常见,但很多朋友不清楚其中的一些细节,最终可能影响结果,或导致抽血部位大片淤青等。

那么,抽血检查都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
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

检查前3天饮食宜清淡,不要吃太多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也不要饮酒;检查前1天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

通常,血常规检查不需要空腹,但考虑到很多朋友同时还会做血液生化检查(如: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检查等),所以仍建议检查前一天20点后禁水禁食(有用药需求的建议提前咨询医生),以保证次日检查前空腹8~10小时。

图片

2
检查时注意时间,放松心情

采血时间最好在上午7:30~10:00之间,采血前宜休息至少5分钟

采血时放松情绪,害怕的朋友避免盯着针头看,以免因为恐惧造成血管收缩,增加采血的难度。

3
采血后按压合理

采血后应在针口处局部按压3~5分钟进行止血,具体看个人凝血情况。注意不要按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