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玺的乐趣总是能给你持续的惊喜,近期我遇到一枚三晋小玺,正是上图的“皮蒼”。我欣喜若狂的找来三晋魏国晚期的方足布进行对比,玺印的文字相较于钱币文字更加细腻。这枚三晋小玺的主人应该也是消费这个方足布的时候。宽边细字,字口精修真是美极了,战国时期不论是玺印还是钱币都是那样的质朴纯真的美感。正如吴砚君老师之前形容的那样,战国古玺是最接近神的时代,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审美是如此的高级。 ![]() ![]() 宽边细字小鈢可以说是三晋小玺的一种非常受当下人追捧的风格,精气神十足,从各个角度看都是那样的优美动人。 接下来本期的另一方三晋小鈢上场了,冥冥之中这方三晋小玺的出现,好像是上一方“皮蒼”在像我介绍他的朋友。 这枚三晋小玺解读难度就比上一方大很多了,古玺疑难文字并不是所有的部件都不认识,而是多个部件组合成一个字确十分难懂。比如这方,好像姓氏是“皮+母”名字就更难了“牙+可+易”。 ![]() ![]() 这方印真是打出印花好美,粗细对比是那样的舒服,文字布局的是那样妥帖。这两三晋古玺好像是同一个姓的异体字还是完全是两个字,这个也是很难解释。 ![]() 两方小玺印蜕放置在一起,还是蛮有趣味的小鈢。 今天重点要讨论的是关于文字解读的乐趣,其实古玺很多文字,部首都很容易看出,但是组合在一起就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头绪,还有就是常见字的部分部首替换的,常见部首诡异出奇组合是古玺高难度文字解读中最常见的。正如第二方“牙 +可+易”的组合。至今我还未找到合理的解释,其实“皮”字母置换皮的部件直接解释为皮的异体字也不是严谨的。 说到这,今天迎接大三方古玺,齐鈢——王不?。也是一个疑难字 ![]() ![]() ![]() 这方齐系前两个字还是比较好释读,我曾经见过不少王不什么的齐鈢,比如“王不識”,但是这方齐鈢王不?“口 +亻+?”齐鈢很多这种奇怪饰笔,有朋友解读是倩,不过也没有文字佐证这一说法,难度好大。 ![]() ![]() ![]() ![]() 还有这方齐鈢,公孙是很常见的,写法也是典型齐系特征,但是名字的文字就很有趣了“豕+巨+心”,好奇怪的组合,我之前有一方齐系是巨成“巨”字成了这方齐鈢文字额一个部件。还有一个齐系的文字三个部件两个一样,都是难以解读的,难以琢磨额文字组合,就像一层窗户纸,看着每个笔画部首都认识,组合起来形成了扑朔迷离的文字涵义,这也是解读古玺文字的乐趣吧? 有朋友喜欢古玺印蜕可加入群聊,不定时推送烂铜遗痕古玺印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