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观念中,位于火车站以北、天桥以西的官扎营,是一个脏、乱、差、穷的“棚户区”。拆迁前,官扎营和宝华街的平房片区是连为一体的,约有四五十条街巷,堪称济南最大的一片“棚户区”。 真正走进这个片区,有很多意外发现,这里不仅有成丰面粉厂、瑞昌烟厂、通裕公司旧址,不仅有把花卉生意做到日本的高家花园,不仅有欧式别墅楼,还有一个大院,竟然是旧时济南青帮老大的私宅。 官扎营中街65号 带“望楼”的聂家大院 在官扎营中街中段,有一条没有名字的支巷。过路人很难发现,就在这条小巷的最里面,路西有一个样式别致的青砖大门,门匾上原始文字已不得而知,现在能隐约看到的是20世纪60年代写上的“永远革命”四字。该大门与众不同的是,在门匾之上竟然还有一个带窗户的小屋。 据介绍,这是一座带“望楼”的大门,顾名思义,“望楼”是门卫瞭望站岗的处所。这种样式的门楼在济南市已极为罕见。 带望楼的官扎营中街65号 走进这个防护性很高的门楼,里面是一个方方正正的“田”字形组合院落。 由聂家大院65号院大门往里看 只见左右是两个南北对称的四合院,院门均是颇为讲究的木质四扇屏门,院内房屋古香古色。由大门正直向前,是一条青石板里分,里分中间有一道简易二门,穿过二门,两侧是两个南北对称的三合院,南院没门,两株虬枝盘旋的粗大石榴树充当了门的角色,行人至此不得不低头而过。北院原来还有道门,如今仅存痕迹。 “我们家是解放前夕在这个大院里买的屋,当时原房主急着把房子转手,整个西屋才花了3袋面粉。北屋比较宽大,原房主以10袋面粉的价格卖给另一家。”住在大院的老街坊王绪征笑着说。他的妻子回忆说,原房主是个名叫“叶鸿昌”(音)的资本家,解放后给镇压了。整个叶家大院里现在住着16户人家,堪称官扎营一带最大的宅院。 据志书记载,“叶鸿昌”实为聂鸿昌,别号聂凰王,旧时是济南安清帮(青帮)中的主要头目之一,民间有“在帮不在帮,得问聂鸿昌”之说。1951年,聂被人民政府判处死刑。 按:在电视剧《旱码头》中,剧中人曾有聂鸿昌,你注意了吗? 山东画报出版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