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治病关键是调理气机的升降 第1讲 总论——理顺理法方药脉 医理——升降 治法——升清阳、降浊阴 常用方——顺性养真汤 三大典型脉 第一大典型脉是脉神(无神脉)。 第二大典型脉是脉气(郁脉)。 第三大典型脉是脉势(上越脉或下陷脉)。 第2讲 心与小肠用药 心三药——红参、银杏叶、红景天。 通脉三药——葛根、川芎、丹参。 通肠六药——火麻仁、猪甲、苦参、艾叶、鸡矢藤、红藤。 阴痒三药——丹参、菖蒲、蜈蚣) 健康减肥药对——苍术和鸡矢藤 痤斑四药——桂枝、丹参、乳香、没药。 升督四药——鹿角片、狗脊、葛根、土鳖虫。 胸三药——枳壳、桔梗、木香。 补养心血——桂枝、阿胶。 心动悸、脉结代——桂枝、生地黄。 理气五药——郁金、香附、枳壳、桔梗、木香。 诸痛痒疮——菖蒲配丹参。 第3讲 肺与大肠用药 肺三药——麻黄、杏仁、甘草; 鼻三药——苍耳子、辛夷花、通草; 咳嗽喑哑二药——凤凰衣、木蝴蝶; 扁桃三药——威灵仙、白英、青皮; 湿疹三药——杏仁、白豆蔻、炒薏苡仁。 治斑二药——土大黄、桔梗。 润肠三药——杏仁、郁李仁、火麻仁。 痔疮三组药: 第一组是乙字汤(大黄、黄芩、升麻、柴胡、当归、生甘草), 第二组是猪甲、炒薏苡仁, 第三组是黄芪、地龙。 通窍二药——通草、木贼草。 利咽开音:木蝴蝶、凤凰衣。 中空三药——竹茹、芦根、苏梗 第4讲 脾与胃用药 口臭有常见的三组药: 一个是射干、马勃; 一个是竹茹、谷芽、麦芽; 一个是火麻仁、猪甲、艾叶、苦参。 开胃三药——木香、山楂、鸡矢藤 升降出入四药——桔梗、枳壳、木香、炙甘草 脾胃三药——黄连、干姜、延胡索 慢性胃炎——金果榄、干姜。 肠道息肉、肿瘤——金果榄、皂角刺、红藤、金荞麦。 食管癌——金果榄、白英。 抗焦虑安神——生姜、大枣、合欢皮、首乌藤。 消积——开胃三药配枳壳、桔梗。 单纯口腔有臭秽气——藿香、佩兰煎汤漱口。 胃胀三药——枳实、枳壳、通草 一味冰片治胃胀神效 湿疹三药——杏仁、白豆蔻、炒薏苡仁; 肠燥不通者,有润肠三药——杏仁、郁李仁、火麻仁; 泻痢便溏者,有风六药——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川芎; 第5讲 肝与胆用药 肝三药——柴胡、白芍、当归 郁三药——香附、郁金、玫瑰花 口苦三药——柴胡、黄芩、半夏 眼干痒二药——蒲公英与白蒺藜 白睛溢血二药——桑叶、生麻黄 水不涵木,肝阳上亢,降压合剂一——熟地黄、茜草、苦丁茶。 血脉不通,气机郁堵,降压合剂二——穿破石、丹参、豨莶草。 疏肝泻热四药——柴胡、黄芩、当归、龙胆草。 治脂肪肝的药对——黄芪与益母草,白术与泽泻,丹参与山楂,决明子与菊花,大黄与柴胡,何首乌与枸杞子; 眼花二药——枸杞子、菊花 养筋五药——养筋汤:熟地黄、白芍、酸枣仁、麦冬、巴戟天。 乳胀三药——橘叶、牡蛎、丝瓜络。 肝胆郁滞结石——威灵仙配白芍、何首乌、虎杖、金钱草。 降浊升清茶——车前子、荷叶或葛根。 血脂泡茶方——丹参、山楂、枸杞子、决明子。 第6讲 肾与膀胱用药 耳鸣有三组药(耳鸣八药): 一是龙骨、牡蛎、磁石; 二是香附、柴胡、川芎; 三是通草、木贼草。 腰湿四药——白术、茯苓、干姜、甘草。 肾三药——附子、龙骨、牡蛎。 遗精三药——白术、炒薏苡仁、芡实 前列腺三药——白术、冬瓜子、炒薏苡仁 腰椎间盘突出三药——黄芪、青风藤、黑豆 顽固性腰椎损伤——土鳖虫、乌梢蛇。 腰三药——杜仲、桑寄生、川续断 藏精六药:肾三药加腰三药——杜仲、桑寄生、川续断、龙骨、牡蛎、磁石 第7讲 专病专方专药 1.土大黄桔梗汤治瘢痕 皮肤创伤及术后瘢痕,可用桔梗、土大黄各30克煎水,坚持每日涂擦患部。数十日后,瘢痕就会消退,恢复正常皮肤。 2.头面美容——五白散 白芷、白及、白术、白芍、白茯苓、西洋参、红花、生麻黄、杏仁 3.牙痛方 生麻黄、生大黄、薄荷、生甘草 这四味药泡水,含在口里,徐徐咽下,一般两剂牙痛就减轻了 4.临风流泪方 单治这种泪流不止,用两味药就管用,即牡蛎与泽泻。 5.槐树皮治面瘫 槐树皮打的粉,把这些粉用纸巾一包,碾成长条,叫他塞到鼻孔里,一共四条。一天塞一条,哪边病重塞哪边 6.乌梅消息肉 单用乌梅治疗皮肤赘肉; 声带息肉,用乌梅配虎杖、桔梗; 胆道息肉,用乌梅配威灵仙、桑枝; 肠道息肉,乌梅配红藤、金荞麦; 子宫息肉,乌梅配小茴香、艾叶。 7.芦根、白茅根、葛根治发热 8.鳝鱼中毒找紫苏 9.脚踝扭伤方 五味药,栀子、大黄、连翘、乳香、没药,各15克,磨成粉,扭伤损伤在24小时内用醋调匀外敷。 第8讲 小儿常用药 1.小柴胡颗粒 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口苦咽干。 2.午时茶冲剂 此方能解表和胃,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内有食积、乳滞、疳积,伴随呕吐、泄泻等。 3.王氏保赤丸 主要由大黄、黄连、川贝母、制南星组成,能健脾胃助消化,主要适应证如下。1)小儿消化不良或成人胃肠功能失调引起的乳滞疳积、胃胀腹满、食欲不振、呕吐泄泻、便秘。2)小儿四时感冒引起的高热、咳嗽、惊风、咳喘、痰多。3)脾胃虚弱,发育不良。亦治疗小儿夜啼。如果外感表寒明显,可以用葱姜汤送服;内伤脾胃明显,可以用米汤送服。 4.小儿发热三根汤 白茅根、芦根、葛根三味药,是治疗小儿感冒发热、肺炎常用药组 5.小儿食积发热用二丑粉 6.小儿疳积一二三四 一味鸡矢藤消积,二药枳桔调气机,三仙健脾开胃气,四君补养脾中虚。 7.小儿常用咳嗽方 第一组是枳壳、桔梗、木香、炙甘草 第二组药是麻黄和杏仁 第三组药是桂枝与白芍 第四组是柴胡和黄芩 第9讲 中医的宝贝 第一宝——药 第一味药——芦根。 可治疗妊娠呕吐,一般每天20~30克,疗效显著,常常1剂见效,3剂可愈 第二味药——桑叶。 桑叶治疗白睛溢血,西医称为球结膜下出血,民间老百姓叫兔子眼。 桑叶止虚汗并非通治一切虚汗,而是对阴虚火旺、化燥伤津者效果较好。 治疗顽固性虚汗,用单味桑叶,或把桑叶10~20克加入辨证方中皆有效。 第三味药——小茴香。 治疗阳虚尿频的良药。 小茴香一般用到20~30克,每天1剂,3剂可愈 老年性尿频通常可以加入益智仁、乌药,这是古方缩泉丸,善治膀胱虚冷尿频。 第四味药——穿破石。 穿破石能够打通经络脉道,用于各种经络不通的病证。 第五味药——鸡矢藤。 常用于小儿化食消积。 第二宝——方 第一方——牙痛方。 生大黄10~15克,生麻黄5~8克,生甘草10克,薄荷10克,开水沏泡,每天1剂,一般1剂见效,3剂痛愈。服药期间忌食一切生冷、油腻、辛辣之物 第二方——腿抽筋方。 两味药,一服见效。淫羊藿30克,小伸筋草15克。 第三方——颈椎病方。 常用这三味药,葛根50克,黑豆30克,生牡蛎20克。 第四方——膝关节无力方。 膝关节没劲,发软 膝三药,鹿衔草30克,透骨草15克,小伸筋草15克。这三味药可是治膝的良药,常配合养筋汤。 第五方——肩周炎方。 丹参50克,当归50克,乳香50克,没药50克,穿山甲30克,延胡索50克,制马钱子10克,桑枝50克,桂枝50克,生麻黄30克,细辛30克。研成细粉,共450克,每次5克,每日两次,一料可以服用45天。一般的病人一料未服完,就已经治愈了。 第三宝——法 以下疾病用拍打法效果较好。 第一类:心肺呼吸系统的疾病。咳嗽,胸闷,肺气郁闭,我们帮病人拍两肘部,基本上拍完都有效果。 第二类:皮肤病。湿疹、神经性皮炎效果不错。特别是拍打治疗皮肤病,越是皮肤痒越不能用手去抓,痒是经络不通,要拍打才有效; 第三类:手足屈伸无力,行走不便,疼痛; 第四类:下肢静脉曲张,局部麻木; 第五类:腰腿膝关节病。 第四宝——理 把握好医理才是王道 以发汗法来用“感康” 维C银翘片和复方丹参片治疗荨麻疹、脸上长痤疮,“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