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的剧情在某一刻变成了一望无际的风景。 ——晰瑞 ![]() “用风景做头像的人的特征之一就是有一定的年纪”,这是之前在网上看的一个关于看头像分析性格的帖子,总觉得这是缪谈,毕竟在我身边也有很多人会留意风景并且热衷于分享在朋友圈里。 换句话说,曾经的我并不觉得那些热衷于风景的人都是上了年纪的,直到某天我发现我之前发的朋友圈大多也是风景的时候,我才意识到那些风景已经在不知觉间匹配着自己的年龄。 仔细想想,当下值得关注的人和事情越来越少,人际关系处起来太累,很多事情做起来疲惫,当现实中需要人参与的内容越发复杂,能够让人不去思考的只有风景,能够让人暂且平静的也只有风景。 ![]() 一些风景不一定非要去远方,很多看见也可以是反复的同一个地方,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即便是暂时的闲暇,多数时候也是禁锢在一幢幢高楼中,方盒子似的房子包裹了生活的大多数时间,人们在其中奔波,在其中勾勒,在其中消磨,在其中困惑。 即便是有一些不同,也只是少数人的表达,即便是有些许精彩,也只是少数人的呈现,旁观者还是居多,而这居多的旁观者能够聊以自慰的只有风景,毕竟当故事夹杂着人情的时候,一些表达会引发歧义,当事情掺杂情感的时候,一些观点便有失偏颇。 大多数人还是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想既有特定的抒发又不想过分的把关注引发,终于能选定的范围只有风景。 不过即便是风景,也没什么不好,每天的日出日落好似一样,但日出日落的过程却不相同,一些映衬在朝阳中的奔跑和夕阳中的影子呈现出不一样的造型,天空泛着青蓝色,绵白的云膨胀似的一团一团,某一瞬间,是惬意的。 ![]() 在身边一些上了年纪的人,除非有特定的行业需求,大多数呈现给外界的只有风景,也只能是风景,喜好一旦从人事变成风景,要么是说明没有太大欲求,要么是说明已经妥协于欲求,这个世界注定一些奔波是徒劳的,一些人终其一生不能见到一些风景,一些人注定只能通过别人的眼睛看到某些风景。 曾几何时,还喜欢给一些风景配几句文案,后来只是单纯的发图片和视频,目之所及,我的感受,他人所见,或许是不同的感受。 在光影的表达中,风景又被成为空镜,那些没有人呈现出来的表达被另一种定义诠释,空,也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在这个世界的大背景下,很多人也都是空镜,大多数人也只是作为少数人的风景或背景存在着,但即便如此,每个人的理解世界的方式还是不同,各有精彩,各自定义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