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在春秋战国时代, 据说有一首听了就会亡国的靡靡之音,这首乐曲在哪个国家流行,那个国家不久后就会遭到灭亡。
因此,大家听到这首音乐都很害怕,渐渐的这首乐曲就在世间消失了。
过了很多年以后,卫国的卫灵公偶然间出访晋国的路途上听到了这首曲子,顿觉爱不释手,就让随行的乐师记下这首曲子,并带到晋国,让乐师为晋平公演奏。
当时晋国著名的音乐大师师旷听到这首曲子,指出这就是失传很久的靡靡之音,会给人带来灾厄。 卫灵公当时听了感到很害怕,但晋平公却不以为然,认为自己洪福齐天,怎么会被一首乐曲所害,依然让人在宫中任意演奏。 过了三年,晋平公死了。
这个故事里的那首被称为靡靡之音的乐曲,乍一看似乎有某种魔力,谁喜欢它,它就会使谁灭亡。
这好像涉及一点玄学在里面。
但是如果把乐曲换成毒药,谁喜欢毒药,喝下去就会被毒死,大家就不会有一点奇怪,不会觉得有什么玄妙在里面。
人平时在生活中会有很多的喜好,那些喜好并不会被标上善的或者是恶的,人若自己不懂得分辨,只凭欲望去选择喜好,生活就会变得危险。
比如有的人喜欢刷手机短视频,现在短视频包罗万象,你喜欢什么它就给你推送什么。
短视频里的那些段子,表面看起来好像是跟自己关系不大,自己看了也不过就是打发打发时间,但实际上自己最喜欢关注的短视频,无一不是在反映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 像有的媳妇特别不喜欢婆婆,或者婆婆不喜欢媳妇儿,那她们刷到的一定是关于婆媳关系的视频会比较多。
而且这种视频一定是站在有利于自己的角度,去攻击对方的比较多。
如果是站在媳妇的角度说婆婆好,或者是站在婆婆的角度说媳妇好,这样的视频因为和自己无法共情,所以根本就不会去关注,就算是推送到自己眼前,也会被迅速划走。
若是刷过短视频,你就会有这种感受,无论视频有多么的令人眼花缭乱,你选择的一定都是自己喜欢的。
正因如此,你就会知道世界一直都是在按个人的喜好在运行,不是自己喜欢的都会被排除在外。
明白了人和世界的关系,那么从一个人的长相气质、言谈举止,包括穿着打扮,都能预测到他未来的祸福吉凶。
有的人很有生活的智慧,知道在生活中必须与善相伴,才能更好的保障生活的顺利,所以无论选择什么,都要以能够启发到自己的善心善念为前提。
但也有的人就像晋平公一样,对自己的喜好毫无警觉之心,就算知道有些事情不好,但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依然还是会去做。
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给自己埋下招灾惹祸的种子。
所以这也是为何我们一定要去学着修自己的这颗心,只有这颗心修好了,才能不被私欲所牵引,远离人生的灾厄。 ————
点个“在看”和分享,愿诸天神一起护佑广结善缘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