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疗外阴白斑讲究辨证论治,标本同治,内外并治!

 0知海拾贝0 2024-09-21 发布于上海

以下四种外阴白斑证型包含肝经湿热型、肝郁血瘀型、肝肾阴虚型、脾肾虚寒型共治疗观察597例,痊愈107例,显效154例,好转272例,无效64例,总有效率为95.3%。外阴白色病变除内服药及外洗方外,还常配合局部外阴湿敷或外涂软膏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故临床上不能拘泥于以下四种证型,而要辨证论治,以治本为主,标本同治最为切要,治本立足于内治法,治标求助于外治法,内外并施,才能提高疗效。


(1)肝经湿热型外阴白斑。治法:清肝泻火,利湿止痒。

①内服方:龙胆草、当归、淫羊藿、补骨脂各20克,柴胡、黄芩、生地、车前子各30克,栀子、川芎、泽泻各15克,甘草9克。

加减:湿热下注加菖蒲、瞿麦;带多色黄加土茯苓、苡仁。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②外洗方:苦参、蒲公英、地肤子、蛇床子各30克,黄连、黄柏各9克。

加减:外阴流水加苍术、白鲜皮。

用法:煎汤乘热先熏后坐浴30~40分钟,每日1~2次,每日1剂。经期停洗。

常用成方:萆薢渗湿汤加减。


(2)肝郁血瘀型外阴白斑。治法:舒肝化瘀,活血祛风,止痒。

①内服方:当归、赤芍、柴胡、茯苓各15各,益母草、首乌、鸡血藤、丹参各25克,白术10克,薄荷5克(后下),白鲜皮15克。

加减:腹胀加青陈皮;气滞血瘀加三棱、莪术。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②外洗方:茵陈、蒲公英、地丁、地肤子、首乌各25克,冰片1.5克。

加减:外阴干涩加仙灵脾、地骨皮。

用法:煎水乘热先熏后坐浴30~40分钟,每日1~2次,每日1剂。经期停洗。

常用成方:逍遥散或舒肝散加减(内服方)。

(3)肝肾阴虚型外阴白斑。治法:滋补肝肾,养血和营。

①内服方:枸杞子、菊花、泽泻各15克,熟地、菟丝子、山药各30克,川芎、黄柏各12克,山茱萸、当归、补骨脂、茯苓、丹皮各20克。

加减:虚热,熟地改生地;口干咽燥加玄参、花粉;阴虚火旺加茵陈、旱莲草。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②外洗方:淫羊藿30克,白蒺藜、川断、当归、白鲜皮各15克,硼砂9克。

加减:外阴炎症皲裂或溃疡加银花、蒲公英、苍术、青黛(后人)。

用法:煎汤乘热先熏后坐浴30~40分钟,每日1~2次,每日1剂。经期停洗。

常用成方:左归丸(内服方)。

(4)脾肾虚寒型外阴白斑。治法:温补脾肾,益气止痒。

①内服方:熟地、山药各30克,菟丝子、补骨脂、淫羊藿各20克,山茱萸、杜仲各15克,制附子、肉桂各6克。

加减:气虚加黄芪、党参;外阴痒甚加白蒺藜、白鲜皮。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②外洗方:蚤休、陈鹤虱各30克,苦参、蛇床子、苏木、威灵仙、野菊花各15克。

用法:用清水10碗煎汁,乘热先熏后洗,严重时可临时加鲜猪胆汁1个与药汁搅匀,每日2次,1个月为一疗程。

常用成方:右归饮(内服方)。

温馨提示

中医讲究一人一方,辨证论治,

一定要在专业中医师分析辨证下合理用药,

切勿自行用药,以免耽误病情。

内容仅供参考,身体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

医生是基于患者自述病情所发表的言论,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和治疗的直接依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