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华昌中医 古中医防未病,保民众大健康。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方剂换算成现代剂量的参考,但具体使用仍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由医生调整:古方用量,90g为三两。30g为一两。 一、辨肝脏病证方剂
以下是九首常用于肝病治疗的经方时方: 一、茵陈蒿汤 - 剂量:茵陈 18 克、栀子 9 克、大黄(去皮)6 克。 -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 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胆囊炎、胆石症等属湿热内蕴者。 二、小柴胡汤 - 剂量:柴胡 9-24 克、黄芩 9 克、人参 9 克、半夏 9 克、炙甘草 6 克、生姜 9 克、大枣 4 枚。 - 功效:和解少阳。 - 现代可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等肝病见少阳证者,如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 三、大柴胡汤 - 剂量:柴胡 12 克、黄芩 9 克、芍药 9 克、半夏 9 克、生姜 15 克、枳实 9 克、大枣 4 枚、大黄 6 克。 - 功效: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 现代对于肝胆湿热、胆囊炎、胆结石合并肝病等有一定疗效。 四、逍遥散 - 剂量:柴胡 9 克、当归 9 克、白芍 9 克、白术 9 克、茯苓 9 克、炙甘草 4.5 克、薄荷 3 克、煨姜 3 克。 - 功效:疏肝解郁,健脾和营。 - 可用于肝郁脾虚型肝病,如慢性肝炎伴有情绪抑郁、腹胀、纳差等。 五、柴胡疏肝散 - 剂量:陈皮(醋炒)6 克、柴胡 6 克、川芎 4.5 克、香附 4.5 克、枳壳(麸炒)4.5 克、芍药 4.5 克、炙甘草 1.5 克。 -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 现代可辅助治疗肝病引起的胁肋疼痛、胸闷善太息等。 六、一贯煎 - 剂量:北沙参 9 克、麦冬 9 克、当归身 9 克、生地黄 18-30 克、枸杞子 9-18 克、川楝子 4.5 克。 - 功效:滋阴疏肝。 - 对于肝阴不足型肝病,如慢性肝炎后期肝区隐痛、口干咽燥等有一定作用。 七、龙胆泻肝汤 - 剂量:龙胆草(酒炒)6 克、黄芩(炒)9 克、栀子(酒炒)9 克、泽泻 12 克、木通 9 克、车前子 9 克、当归(酒炒)3 克、生地黄(酒炒)9 克、柴胡 6 克、生甘草 6 克。 - 功效: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 可用于肝胆湿热型肝病,如急性肝炎、黄疸等。 八、四逆散 - 剂量:柴胡 6 克、枳实 6 克、芍药 6 克、炙甘草 6 克。 - 功效: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 对肝病伴有肝郁气滞、手足不温等有一定疗效。 九、归芍六君子汤 - 剂量:当归 6 克、白芍 6 克、人参 6 克、白术 6 克、茯苓 6 克、炙甘草 3 克、陈皮 3 克、半夏 3 克。 - 功效:健脾养肝,理气化痰。 - 可用于肝病后期,脾胃虚弱、肝血不足者。 最后,希望朋友们再关注《杏仁弦道》及《华康中医馆》两个公众号,里面的内容同样精彩! 版|权|声|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