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子初中】七年级数学-去绝对值符号2

 话题铺子 2024-09-23 发布于甘肃

上篇文章3700多的阅读量(截止这篇文章发出前)让我和亮仔妈意识到,刚进入初中的孩子们会遇到一些共性化的基础问题(其实小学也一样,只不过题目过于容易被大人看懂,从而忽略了基础的重要性)。因此,接下来我依旧会不定期分享亮仔做题过程中出错的题目,然后基于我个人认知能力进行解析。

上篇文章有两条留言,特此说明:

一条留言是热心网友计算第一题后发现我给出的结果有误。表示感谢!

另一条留言也是热心人,留言的意思是“题目过于简单,不该发出来”。这就有点让我哭笑不得。学习过程中的大错误都是小错误导致的,而小错误恰恰集中在平常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题目当中,基础概念无小事。所以,我便也回复了“我家孩子天资平平,这个不是给高天资的人分享的。”


计算题:

解析:

最容易想到的不理想解题思路:

计算出每个绝对值内的数值,然后再一个一个加起来。偷偷告诉你:亮仔妈也就是这么认为的。

为什么这么做不可以?

分别算出9个绝对值内的数值,然后通分运算本身没有问题。但这仅限于是9个绝对值。如果有100个绝对值怎么办?因此,算式中的省略号代表要先找规律。

第一步:观察算式寻找规律。第一个绝对值符号中有一个1/2,第二个有-1/2,这两个如果可以通过加法抵消为0就实在太完美了。沿着这个思路,我们会发现,每一个绝对值符号内的第一个分数似乎都可以和前一个绝对值符号内的第二个分数抵消变成0。喏,看到了吧,如果直接在绝对值符号内就完成分数间的通分运算,这个也许能用到的规律就消失了。

第二步:明确要创造的条件,实现抵消。这里说的创造条件,实际上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进入初中,不能像小学那样瞪着两个眼睛死命盯题,然后就想得到结果。如何才能让1/2和-1/2见面呢?自然是要去绝对值符号了!所以,条件的创造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绝对值符号去掉以后是否能够实现我们期待的“抵消发生。

第三步:分析任意一个含有绝对值的表达式并发散推理。

丨-1+1/2丨的普通运算过程:

=丨1/2-1

=丨-1/2丨

=1/2

借助这个结果,我们可以发现绝对值符号内原本是负数,后来变成了正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我们去掉了绝对值符号,还想要得到和带绝对值符号一样,就必须为绝对值符号内的表达式增加一个负号“-”。偷偷告诉你:亮仔妈妈就栽在这一步了。这是她的原话

∴ 丨-1+1/2丨=-(-1+1/2

到这一步的时候,千万不要把括号内的表达式给计算个结果出来。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得到独立的1和-1/2。只要把括号去掉,这样就可能变出来我们需要的结果了:--1+1/2)=1-1/2。

同理,我们再用丨-1/2+1/3丨做测试,照葫芦画瓢,就可以得到1/2-1/3。1-1/2和1/2-1/3相加时,正负1/2完美抵消

第四步:正式运算。

丨-1+1/2丨+丨-1/2+1/3丨+……丨-1/9+1/10丨

=-(-1+1/2)+[-(-1/2+1/3)]+……[-(-1/9+1/10)]

=1-1/2+1/2-1/3+1/3-1/4+……+1/9-1/10【说明:加红部分均可抵消】

=1-1/10

=9/10


小结

进入初中,审题+思考+假设+试错,会让孩子有更明确的实操思路。当然了,这里不可忽视的前提条件:基础概念清晰以及基础运算过关

看着我码的这些字,我心里一惊,亮仔任重且道远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