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怎样号脉呢

 赣江春雨001 2024-09-27
把脉怎么判断疾病
孟淼 副主任医师
审核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把脉主要从脉位的浅深,脉率的至数,脉搏的长短宽度,脉力的大小,脉动节律,脉势等结合脉动部位判断疾病。 把脉属中医切诊范畴,现多采用切按桡骨茎突内侧的寸口诊法,主要通过手指感觉脉象之位、数、形、势等判断疾病。如脉位之浅深;脉率至数快慢;脉搏应指范围的长短、宽度大小;脉力的强弱;脉动节律是否均匀,有无停歇;脉搏来势流利度,脉管的紧张程度等。 把脉判断疾病除脉象之位、数、行、势等外,还需结合寸关尺等部位之不同,判断所属脏腑部位等,具体还应结合临床症状等做到四诊合参,才能准确辨病辨证。
把脉是什么意思
韩盛旺 主治医师
审核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把脉即切脉,又称脉诊,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的脉象,以了解、判断疾病的诊察方法。脉诊的主要内容包括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切脉指法。 1.脉诊的方法:可按部位分为遍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目前主要用寸口诊法。 遍诊法出自《内经》,切脉部位有手、头、足三部,每部又分天、人、地三候,故又称三部九候诊法。 三部诊法分为人迎、寸口、趺阳三脉。 寸口诊法,寸口在桡骨茎突内侧桡动脉所在部位。寸口诊法始见于《内经》,优势在于一是寸口脉位于太渊所在之处,该处是十二经脉之气汇聚之处。二是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可以推测全身脏腑气血之盛衰。三是寸口在腕后切按时很方便。 2.诊脉注意事项 时间:《内经》认为清晨是诊脉的
中医把脉怎么判断病情
王珺 主任医师
审核
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三甲
中医把脉是医者通过感受脉的位置、快慢、长短、跳动力度、宽度等情况来判断病情。中医把脉多在寸口脉,即双手桡动脉处。把脉需由专业中医师进行,勿自行判断。 脉的位置代表病邪的深浅,如浮脉多代表邪在体表,沉脉多代表邪在深处。 脉的快慢代表病邪的性质,如数脉多代表热邪,迟脉多代表寒邪。 脉的长度代表体内正气与阳气的强弱,如长脉代表阳气充足、实证、热证,短脉多代表正气虚或气的运行被阻碍。 脉的力度代表病症的虚实性质,如实脉多代表实证,虚脉多代表虚证。 脉的宽度代表正气的盛衰与病邪的性质,如洪脉多代表阳热过盛,或邪气旺盛而正气衰弱,细脉多代表虚证或湿证。 中医讲究四诊合参,单一脉诊并不是能判断疾病的具体情况
号脉是属于动脉还是静脉
李阳 副主任医师
审核
锦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号(把)脉是通过触摸动脉进行的。 把脉是中医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其实质是通过触摸人体的动脉,来感知血液流动的强弱、速度、节律等,从而判断人体健康状况的一种方法。 在临床上,通常选择的脉搏触诊部位是在手腕部的桡动脉,这是因为桡动脉在这一区域靠近皮肤表面,容易触摸到。 在特殊情况下,医生还可能选择其他部位的动脉进行脉搏触诊,如颈动脉、足背动脉等。但无论选择哪个部位,把脉的本质都是通过触摸动脉,而非静脉进行的。
中医怎么诊脉
杨宁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南京脑科医院
三甲
中医诊脉首先用中指定关,然后食指按在关前的寸脉,无名指按在关后的尺脉位置。可单按,也可总按。 1.医生面对病人,用左手切诊病人的右手,右手切诊病人的左手。首先中指按在掌后高骨内侧的关脉位置;接着将食指与无名指依次放置,食指在关前,无名指在关后;三指呈弓形,指头平齐,以指目接触脉管。 2.三指同时用力按脉,是总按,总体感受三部脉象;而用一指单按一部脉象,重点体会该脉称之为单按。同时根据需要可以浮取,可以沉取;浮取的力度小,沉取的力度大。 若有不适,请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中医切脉是同一条脉吗
杜斌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中医切脉是同一条脉,中医称为手太阴肺经的寸口脉,西医称为桡动脉。 中医切脉即脉诊,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是寸口诊法,指的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的脉搏,主要是桡动脉,通过感知脉象,如脉搏的强弱、快慢等,作为了解病情、判断病证的诊察方法。 脉象的形成和经络的通利以及气血的盈亏等有密切的关系,脉象能反映出全身脏腑与精气神的整体状态。常见脉象包括浮脉、散脉、沉脉、伏脉、牢脉、迟脉、缓脉、数脉、洪脉、细脉、长脉、短脉、虚脉、实脉、滑脉、涩脉、弦脉、紧脉、促脉等。 脉诊应由专业中医师来操作,患者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盲目诊脉来判断疾病。
中医常见的切脉部位是什么
王博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中医常见的切脉是寸口诊脉法,寸口位于两手腕后,桡动脉搏动处。中医常见的切脉部位在腕关节桡动脉搏动处,分为寸、关、尺三部。切脉时中指按在关脉部位;无名指按尺脉部位;示指按寸脉部位。 医师三个手指呈弓形,用手指指腹接触患者脉位,因为指腹感觉比较灵敏。定位完成之后,医者三指同时用力按脉。小儿寸口部位甚短,一般用拇指统按寸关尺三部脉。 人体各经脉均会集于肺,而寸口部位上方为太渊穴,是脉会之处。脾胃为各脏腑气血之源,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可以反应脾胃功能状况。全身脏腑经络气血都可以从寸口脉反映。 切脉时应注意安静的环境,切脉者必须呼吸均匀,态度认真。如需切脉,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中医把脉能摸出最近做的事情吗?
中医把脉即为脉诊,不能摸出最近所做的事,通过脉诊可以初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中医通过切脉了解人体的脉象,可以了解身体是否健康,不能摸出最近所做的事情。正常的脉象不快不慢、不浮不沉、节律均匀、和缓有力,称为平脉,反映人体气血充盈、阴阳平衡,是健康的标志。 异常的脉象包括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可以反应疾病的病因、病性、病位以及邪正盛衰等,能够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如浮脉浮散无根,主元气离散之证;浮小而细软,主虚又主湿。 脉诊应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医师操作,有利于对于健康的判断,如有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不可自行用药。
中医把脉时触摸的是哪种脉象
王洪兴 主治医师
审核
河南省中医院
三甲
中医把脉时触摸的是桡动脉的脉象。 桡动脉位于手腕的拇指侧,中医把脉时通常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三个手指来感受脉搏的跳动。通过对脉搏的强度、节律、频率、形态等方面的观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 中医把脉是一种传统的诊断方法,但并不能完全替代现代医学的检查和诊断。如果身体出现不适,建议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以便得到正确的治疗。
中医把脉时所摸的是哪种脉象
中医把脉时所摸的是桡动脉的脉象。 桡动脉位于手腕的桡侧,中医把脉时通常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尖轻压在桡动脉上,通过感受脉搏的跳动来判断病情。 中医一般将脉象分为 28 种,其中一些常见的脉象包括浮脉、沉脉、迟脉、数脉、滑脉、涩脉、弦脉、紧脉、洪脉、细脉等。这些脉象的特点和所代表的病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把脉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才能准确判断脉象,因此在进行中医治疗时,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有资质的医生进行治疗。
脉诊的方法是什么
白雪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脉诊是通过触摸桡动脉,根据脉象的变化不同判断疾病。 脉诊需要掌握诊脉的时间,病人的体位,指法和指力的轻重,通过每次按脉的时间,每侧脉搏跳动的次数,和脉搏的长短、浮沉、快慢等,判断疾病的寒、热、虚、实、阴、阳、表里。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脉诊是切的一种方法。“切”是通过按触身体不同部位的脉搏观察脉象变化,诊断疾病的一种辅助方法。 常见的脉象有浮、沉、迟、数四大脉象,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诊脉,还要结合平时的病情、症状、舌苔等综合表现来判断病情。
把脉左手和右手区别
耿涛 副主任医师
审核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把脉左手一般候心、肝胆与肾,右手候肺、脾胃和肾。 把脉即脉诊,脉诊又称切脉、按脉、持脉、候脉等,是医者运用手指对患者身体某些特定部位的浅表动脉进行切按,体验动脉应指的形象,以了解身体状况,辨别病证的一种诊察方法。在临床上,常用的诊法为寸口诊法。 寸口诊法中寸口脉分为三部九侯,三部为寸、关、尺,寸、关、尺三部又可施行浮、中、沉三候。寸口可分候脏腑,临床上一般是根据《黄帝内经》来划分,即左手三部按寸关尺顺序,分别候心、肝胆、肾。右手为肺、脾胃、肾。 若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诊,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治疗,以免造成机体损伤。
脉如何摸
张立娟 副主任医师
审核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一般医师把脉时,患者可取坐位,将手掌朝上平放于与胸等高的位置,然后医师可面对患者,用一只手的中间三个手指肚(即食指、中指、环指)轻压在患者大拇指上端桡动脉处,感觉脉搏跳动。 脉诊为中医特色诊法,又称为切脉,中医诊脉一般是摸寸口脉,其中寸口又称为气口,其位于腕后高骨(桡骨茎突)内侧桡动脉所在部位,而每侧寸口又分寸关尺三部,两手合而为六部脉,大致切按方法如上所述。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诊脉需由专业中医师进行。一般来说,医生面对患者,以左手切按患者的右手,以右手切按患者的左手。此外,小儿寸口部位甚短,一般多用一指定关法诊脉,即用拇指统按寸关尺三部脉。
怎么号脉
杨惠民 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脉诊方法主要有三方面,即脉诊的时间,体位以及指法。 时间:诊脉之前先让病人休息片刻,调匀呼吸,气血平静,诊室保持安静,以利于更好地体会脉象。切脉每手至少1分钟。诊脉时医生也要呼吸自然均匀,用自己的呼吸去计算病人脉搏的次数,全神贯注体会指下的脉象。 体位:病人选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与心脏同一水平,手心向上,腕关节背垫上脉诊。 指法:诊脉时医者先用中指定关,中指放在病人掌后高骨内侧关脉部位,接着食指按关前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尺脉部位。三指同时用力称总按,以总体体会三部九候,分别用某一指单按,重点体会某一部脉象。诊脉时力道轻重变化,前后挪移能更好的辨别脉象。 具体号脉应由专业医生进行,切勿擅自判断
中医怎么把脉
韩盛旺 主治医师
审核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中医把脉是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体察脉象变化,从而确认病情。 把脉又称为诊脉、切脉、按脉以及持脉等。现今的诊脉基本都是通过手腕部的脉搏来诊脉。 在中医看来,脉象的形成与脏腑以及气血的虚实病变等密切相关,若脏腑气血发生变化,人体血脉的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进而脉象就有变化,从而就能通过诊脉来探测到疾病的病位、虚实以及寒热等。 脉象的变化通常与疾病的病位、性质、邪正、盛衰息息相关,通常认为病位浅则脉浮,病位深则脉沉;疾病性寒则脉迟,性热则脉数;邪气盛则脉实;正气虚则脉虚。 建议身体不适的患者寻求临床医生的治疗,不要自行诊断,以免出现误诊的情况。
中医把脉能诊断出什么
尹德海 主任医师
审核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中医把脉是一种中医诊断方法,主要通过触摸手腕处的脉搏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通过把脉,中医可以了解患者的脉象,包括脉搏的强度、节律、速度、粗细等,从而推断出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气血是否充足、脏腑功能是否正常、阴阳是否平衡等。 中医把脉可以诊断出很多疾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气血不足:把脉时,如果发现脉搏无力、细弱,可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2. 脏腑功能异常:如果脉搏出现异常的节律,可能是脏腑功能异常的表现,例如心律失常、肝硬化等。 3. 阴阳失衡:如果脉搏偏快或偏慢,可能是阴阳失衡的表现,例如阳虚、阴虚等。 4. 妇科疾病:中医把脉还可以诊断一些妇科疾病,例如月经不调、痛经等。 需要注
怎样把脉诊病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审核
浙江康复医疗中心
把脉诊病的方法主要包括体位选择、医生指法、平息及切脉时间等。 1.体位选择:诊脉时,患者要选取正坐位或仰卧位,前臂自然伸直与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手背下垫一个脉枕,使寸口部位充分的暴露。 2.医生指法:医生把脉诊病的指法包括选指、布指和运指。首先,要选取右手的食指、中指及无名指三个手指指目进行诊察;其次,中指定关,食指定寸,无名指定尺;另外,医生要选取举、按、寻、循、总按、单诊等方法进行诊脉。 3.平息:医生在把脉诊病时要注意调整呼吸,才能更好的计算病人的脉搏之数。 4.切脉时间:医生把脉诊病的时间应保持不少于1分钟,两手以3分钟左右为宜。 中医治疗疾病主要依靠“望闻问切”的手段,而把脉诊病则属
中医怎样诊脉
杨惠民 主任医师
审核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中医诊脉一般是摸寸口脉,脉象是指脉动应指的体现,脉象的产生与心气的强弱、心脏的跳动、脉道的通畅、气血的盈亏息息相关。 脉诊的部位为寸口脉,正常脉象的主要特点为以下几点。 频率为一息4~5至,大约为每分70~80次。脉位为不浮也不沉,不大也不小。脉来从容缓和,流利且有力。脉象寸关尺部位均可以触及,且脉象重按不绝;正常脉象应该是有神,有胃,有根。 脉象能呈现机体的病理变化,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脉诊是中医诊断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医诊脉需要由专业中医师完成,切勿擅自诊脉辨病。
号脉怎么判断病情
栗明 副主任医师
审核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号脉,即脉诊,中医师通过自己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来切按患者桡动脉,感知脉位、至数、脉长、脉宽、脉力、脉律及流利度和紧张度来判断病情。 脉位,指脉动显示部位的浅深;至数,指脉搏的频率;脉长,指脉动应指的轴向范围长短;脉宽,指下感觉到脉道的粗细;脉力,指脉搏的强弱;脉律,指脉动节律的均匀度;流利度,指脉搏来往的流利通畅程度;紧张度,指脉管的紧急或迟缓程度。 以上是构成脉象的主要因素。中医认为,脉象能够反映全身脏腑功能、气血、阴阳的综合信息。因此,通过号脉搏的8个基本要素可以基本了解、判断病情。 中医判断病情,需要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单靠脉诊是不能够全面判断病情的,并且,脉诊需要由专业的中医师来进行
中医把脉左手和右手各代表什么
张健 副主任医师
审核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脉诊左手和右手所候脏腑不同。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两尺候肾。 把脉中医称为寸口诊法,是指切按桡骨茎突内侧一段桡动脉的搏动,根据其脉动形象,以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状态的一种诊察方法。 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通常以腕后高骨(桡骨茎突)为标记,其内侧的部位为关,关前(腕侧)为寸,关后(肘侧)为尺。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共六部脉。 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并统括胸以及头部的疾病;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并统括膈以下至脐以上部位的疾病;两尺候肾,并包括脐以下至足部的疾病。 如有治疗需求,建议在专业医师辨证指导下治疗,不可盲目自行用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