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好些年,市值管理是个偏负面的词,道理也很简单,市值=股本股价,股本不能动,那就通过交易行为拉股价,对吧,简单粗暴直接,方法都写在《证券法》第三节禁止的交易行为,操纵股价、内幕交易、虚假陈述等。 所以好些年,有人和我说搞市值管理,我都摇头,或者要说清楚,不能搞操纵股价的伪市值管理,那是犯法的。 2024年4月12日,新国九条指出:推动上市公司提升投资价值。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研究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纳入企业内外部考核评价体系。引导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后依法注销。鼓励上市公司聚焦主业,综合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方式提高发展质量。依法从严打击以市值管理为名的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 ![]() 新国九条,一方面为市值管理正名,鼓励上市公司提升质量,把市值管理纳入评价体系。一方面又再次强调打击为违法的伪市值管理。 2024年9月24日,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市值管理指引或指引),文件不长只有2777字,这是第一份官方的市值管理指引,意义重大,为市值管理的正途指明了方向,值得好好读一下。 开宗明义,《指引》首先给市值管理下了个定义:市值管理是指上市公司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基础,为提升投资者回报能力和水平而实施的战略管理行为。 这里面有几层意思。 首先,市值管理的基础是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这是本; 其次,市值管理的目的是提升投资者回报能力,这是目标; 第三,市值管理是一种战略,既然是战略就是一种长效的方向性策略性的安排,而非短期促进股价变动,那些短期试图通过交易促进股价的行为自然也就不是市值管理。这样我们就把市值管理和伪市值管理区别开。 企业战略简单理解就是达成企业目标的策略安排。 一般而言,企业目标有三个,服务客户、回报股东和造福社会。 德鲁克指出,企业的目的是创造客户。从投入产出理解,股东投入资源加上向债权人的借款,投入创造服务客户的过程中,客户满意为产品服务买单,形成生意循环,企业持续,最终赚钱。股东投资企业目的是希望获得回报,特别是不具有运营控制的股东,因而股东回报是企业的第二个目标。企业是社会的有机组成,满足相关利益的要求也是企业责任和目标,近年ESG就是社会责任对企业的要求,因而造福社会是企业的第三目标。 《市值管理指引》指出:上市公司应当牢固树立回报股东意识,采取措施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利益,诚实守信、规范运作、专注主业、稳健经营,以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运用,推动经营水平和发展质量提升,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投资者关系管理,增强信息披露质量和透明度,必要时积极采取措施提振投资者信心,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充分反映上市公司质量。 ![]() 上市公司质量是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基础和市值管理的重要抓手。上市公司应当立足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依法合规运用各类方式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我们把上述文本结构化一下。 市值战略的目标是提升投资者回报。怎样做?提升企业质量。同时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充分反映上市公司质量。也就是说,提升企业质量是本。要达成提升投资者回报目标,需要让投资价值能够充分反映企业质量,让投资者分享企业质量提升的红利。通俗讲,让上市公司市值真实反映企业投资价值反映企业质量。 实现企业目标的方式是制定合适的战略并有效执行。战略如果仅分成两元,可以划分为经营战略和资本战略。经营战略包括:业务战略、市场战略、竞争战略、人力战略等,聚焦于除按照和服务客户的目标实现。资本战略包括:融资、投资、公司治理、市值管理等,聚焦于为服务客户提供资源配置,为股东提供回报,承担社会责任的。这样我们就为市值管理这种企业战略管理行为找到了位置。 在《市值管理指引》第三条以列举方式说明了市值管理可以采用的工具: 第三条 上市公司应当聚焦主业,提升经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同时可以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运用下列方式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 (一)并购重组; (二)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 (三)现金分红; (四)投资者关系管理; (五)信息披露; (六)股份回购; (七)其他合法合规的方式 ![]() 首先,我们要判断这些工具是战略还是战术? 我的好友,《市值战略》作者徐朝华是国内市值管理咨询的的领军人物,他曾经给我讲过,目前国内市值管理有一个流派叫“动作集成派”,这一派眼里的市值管理就是把与市值管理有关的工具动作做一遍,例如把分红回购并购IR等动作做一遍,认为这就是市值管理。当时我觉着他说得很有道理,但没想明白,这些动作是不是市值管理。 《市值管理指引》出台后,我们应当明确,市值管理是企业的战略管理行为,这些工具是战术层面,怎样使用何时使用取决于企业的市值管理战略。 那么从企业角度,我们怎样思考市值管理? 三步,首先建立目标,有了目标,我们才有方向;其次是定位,我们要知道自己在哪里,才知道我们与目标的差距在哪里;第三步,知道了差距,自然就知道路径在哪里。 根据《市值管理指引》,市值管理是企业的战略行为,目标是在提升企业质量的基础上,提升投资者回报。也就是在提升企业质量的前提下,让投资价值正确反映企业质量,投资价值的市场表现就是市值,换句话说,让市值合理反映企业质量。市值是市场交易的结果,反映了市场对于企业质量和未来发展的认识和预期。 我们列成公式来看。 市值=E X(P/E) =业绩 X 估值 =企业质量 X 市场预期 这样我们就把市值管理从企业质量和市场预期两个维度展开。 定位四象限和市值管理的四条路径。 象限1,低质量 低预期。处于谷底状态,此时,你也可以说投资价值合理反映了企业质量。目前A股有一大批这样的公司,一看市值很低,再一看主要业绩表现差,说明企业质量差,此时有两个努力方向,提高企业质量和创造市场预期。 象限2,高质量 低预期。在《市值管理指引》中指出了一类这样的公司,破净的上市公司。这些企业的核心特征是企业质量不错,但市场不认可。怎么办?需要塑造企业价值,提升市场预期,一般来说就是要搞好企业价值传播,让市场能理解你的质量和未来。 象限3,低质量 高预期。这类企业往往从象限1来,例如赶上行业东风或者涉足了改变预期的新业务等等,此时企业质量与市场预期显著错配,需要及时把业绩做上来,把企业质量夯实。 象限4,高质量 高预期,理想状态,三好学生,投资价值正确反映企业质量,此时,要进行持续价值经营,用好各种回馈股东的市值管理工具,保持状态不退坡。 本文是个人兴趣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读者留意。 饶钢书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