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益:益,字大费,又称伯翳 中华赢姓,徐氏始祖,为黄帝的血统后裔,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卷章,卷章生穷蝉,穷蝉生女修,女修生大业,大业娶少典之女女华生汝华,汝华生大费,伯益是也,《史记》称大费,《汉书》称伯益,生于(公元前2099年)9月9日,因辅助大禹平治水土、烈火垦山、种植水稻、凿挖水井,在政治上很有建术,提议大禹帝选贤才,用能人治国。处理民族矛盾财亦卓识远见,堤出恩威并举,德武相济,禹帝采纳建议,很好的处理了三苗族的归顺事宜,禹帝准备祥让伯益,任之政,受封大费。启帝六年被启,杀害,葬于大王陵。妣姚氏生子二,大廉,若木 1世 若木:字昆吾,中华徐氏得姓始祖,生于启夏禹帝二年,因父功高卓越,受封徐地,建立徐国,为徐国第一位开国君王,徐国地方五百里,国富民强,若木殁于少康三年,葬于豹公墩徐国皇陵,妣姚氏生子四,征国,陆终,季勝,简 次子陆终为黄氏,季勝为马氏,简为赵氏,分别为三姓始祖 2世 征国:字调,号奄延王,为徐国第二位贤明国君,妣周氏生子三,徐房,徐珪,徐成 3世 徐房:号深王,为徐国第三位国君,葬于徐国豹公墎皇陵,妣王氏生子三,徐卿怀,徐仁怀,徐聪怀 长子卿怀生子二,徐费昌,徐费仲,各另有分支 4世 徐仁怀:号铄王,为徐国第四位君王,葬于徐国豹公墩皇陵,妣刘氏生子二,徐豹,徐铄 5世 徐豹:号泓显王,为徐国第五位君王,葬于徐国豹公墩皇陵,妣姚氏生子二,徐谦,徐惠 6世 徐谦:号亮王,为徐国第六位君王,葬于徐国皇陵,妣邑氏生子三,徐澄,徐僉,徐怀安 7世 徐僉:号允迪王,为徐国第七位君王,葬于徐国皇陵,妣程氏生子四,徐圭,徐诜,徐晔,徐祥 徐祥迁岐州扶凤郡,另有分支 8世 徐晔:号绛王,为徐国第八位君王,葬徐国豹公墩皇陵,妣张氏生子二,徐祖平,徐远 次子远为王弟,迁内陆繁衍分支 9世 徐祖平:号敦王,为徐国第九位君王,葬徐国豹公墩皇陵,妣邹氏生子一,徐清 10世 徐清:号族王,为徐国第十位君王,妣黄氏生子二,徐宝,徐墩 11世 徐宝:号顾王,为徐国第十一位国君,葬徐国陵园,妣姜氏生子三,徐绍,徐宽,徐睿 绍,睿各另有分支 12世 徐宽:号睿王,为徐国第十二位国君,葬徐国陵园同父处,妣舒氏生子二,徐兴,徐通明 13世 徐兴:号璟王,为徐国第十三位国君,葬徐国陵园,妣刘氏生子二,徐明,徐强 14世 徐强:号靖王,为徐国第十四位君王,葬于费城东山,妣刘氏、张氏生子三,徐车,徐昊,徐龙 昊,龙各另有分支 15世 徐车:号云王,为徐国第十五位君王,葬费城东山,妣张氏、葛氏生子二,徐熊,徐炎 16世 徐熊:号炎王,为徐国第十六位君王,葬费城徐家陵山,妣张氏生子三,徐宏,徐肃,徐弼 肃,弼各务有分支 17世 徐宏:号肃王,为徐国笫十七位君王,葬费城徐家陵山,妣刘压生子一,徐茂舒,徐瑞 18世 徐瑞:号逊王,为徐国第十八位君王,葬良王城陵,妣黄氏生子五,徐侍,徐并,徐菽,徐世长,徐世良 侍妣孙氏。并妣韩氏。菽妣霍氏,迁沂州瑯琊郡。世长妣东方氏。各另有分支 19世 徐世良:号肇号,为徐国第十九位君王,葬良王城陵,妣程氏生子三,徐恭,徐侯,徐镇 20世 徐恭:号振王,为徐国廿位君王,葬良王城陵,妣柳氏生子四,徐伦,徐远,徐同,徐祥 远妣蒋氏,同妣杨氏,各另有分支 21世 徐祥:号关王,为徐国廿一位君王,葬良王城北山坤向,妣高氏,殷氏生子二,徐笵,徐箨 笵妣郑氏另有分支 22世 徐箨:号兴王,为徐国廿二位君王,葬泗洪北山癸丁向,妣江氏生子四,徐元长,徐仲长,徐季长,徐幼笼 元长,仲长,季长各另有分支 23世 幼笼:号表王,为徐国廿三君王,華泗洪北山,妣田氏生子三,徐安,徐文,徐表 徐文迁充州河北郡,妣田氏。徐表迁雍州景兆郡,妣陈氏生子一,徐常,各另有分支 24世 徐安:号常王,为徐国第廿四位君王,葬泗洪北山,妣蔡民生子三,徐忠,徐质,徐琼 琼妣马氏,质初袭平阳侯,后升武功候。质妣杨氏,各另有分支 25世 徐忠:号蕃王,为徐国廿五位君王,葬泗水旁南山,妣马谭氏生子三,徐超,徐建,徐喻 徐建迁豫州河南郡。徐喻迁具州青河郡。各另有分支 26世 徐超:号畅王,为徐国廿六位君王,葬泗水南山癸山丁向,妣毛氏生子二,徐畅,徐康 27世 徐康:号广王,任蒲州司理,政尚仁恕,不施杖罚,为徐国廿七位君王,葬泗水南山癸丁坤向,妣刘氏生子二,徐渰,徐相 徐相任丹阳尹,另有分支 28世 徐渰:号翀王,任扬州刺史,为徐国廿八位君王,葬泗水南山,妣刘氏生子二,徐彦,徐灌 徐灌任池州刺史,另有分支 29世 徐彦:号禐王,忠義侯,为徐国廿九位君王,妣刘氏生子二,徐廣,徐训 徐廣迁荆州太原郡,另有分支 30世 徐训:号通王,任周官,东平侯,为徐国三十位君王,葬泗州徐理山,妣姜氏生子一,徐绥 31世 徐绥:字绥,号绂王,为徐国第三十一位君王,任周穆王列国侯不受,隐居四川平原县東三十裏徐里中山,后追封懿王,葬泗州徐理山,妣天水董氏,生子一,徐诞 32世 徐诞:字子孺,号偃王,生于周朝康王十八年九月九日辰时,殁于周朝穆王廿年七月九日午时,偃王为徐国三十二代国君,偃王治国有方,素以仁义闻名于世,因此徐国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国力不断增强,来朝贡者日益增多,统治的范围也越来大,据史料记载,当时各地来朝者,三十有六国,据《汉地理志》记载,故徐国也,其城周十二里,周穆王以徐偃王僭城称王,谕制建城等为由,乘八骏之马,使造父御之,发楚师袭其不备,大破之,杀偃王,偃王隐居衛太末薨於会稽山(今浙江龙游县蒲裏村)后隐居东前湖(今浙江省宁波东前湖)葬于东前湖畔。次子宝宗遂北徒彭城武原山下,百姓归之,号曰徐山,见《元和郡县志》。妣天水董氏,封协济夫人,生子四女二,长子徐伯謨,次子徐叔宝,三子徐仲宝,四子徐伯宝,时称三宝,女二,徐尼,徐師,长女尼適豐君,次女師適祝君,序像封誥列上卷 徐伯謨,征东夷斩叭噠,獲八俊之神马,赐白旗黄钺得專征,伐与楚战中驽而亡,麒麟杀。徐仲宝,字宝衡,封佑德候,偃王遂逃去后,其位让於楚荆王,其后周思,其仁德復立诞之子(宝衡)以守宗祀,自后继世相承,以迄於王今初让位之时,辟地於翁山海頭,次至衛太末薨於会稽山(今龙游县蒲裏村卽其地),葬明州(今浙江宁波),妣刘氏,生子一,徐陵。徐伯宝,字宝明,封佑泽候,妣李氏生子一,徐龙。各另有分支 33世 徐叔宝:字宝宗,号宗王,为徐国第三十三代君王,任颖川佑顺候,葬彭城原武山,妣孔氏,生子一,徐仁 34世 徐仁:字伯子,号迈王,为徐国三十四代君王,周幽王时为司徒,妣曾氏生子二,徐宠,徐逊 逊任宣王大夫,妣陈氏生子二,徐生,徐武。徐生为什幽王参政,妣吴氏生子一,徐秋。武为什幽王将军,各另有分支 35世 徐宠:号修王,为徐国三十五代君王,任周孝王朝司徒,妣高氏生子一,徐希 36世 徐希:号牟王,为徐国三十六代君王,任周幽王为史部时,不谏不纳,避隐山东,妣余氏生子一,徐尪 37世 徐尪:号轨王,为徐国三十七代君王,任周幽王为大夫,妣肖氏生子一,徐恭 38世 徐恭:号景王,为徐国三十八代君王,任周平王时为列国侯,妣赵氏生子二,徐畅,徐望 徐望任桓王时中书令,妣宋氏生子一,徐可,可妣陈氏,另有分支 39世 徐畅:号浑王,为徐国三十九代君王,任桓王时为大夫,妣夏氏生子一,徐永 40世 徐永:号怒王,为徐国四十代君王,周莊王时为大夫,妣张氏生子二,徐思,徐恕 41世 徐思:号衡王,为徐国四十一代君王,不仕,妣曾氏生子一,徐疆 42世 徐疆:号监王,为徐国四十二代君王,仕周为诸侯,妣姜氏生子一,徐亘 43世 徐亘:号毅王,为徐国四十三代君王,仕周朝为大夫,妣贾氏生子二,徐章禹,徐文禹 44世 徐章禹:字定程,号驹王,为徐国四十四代君王,生于东周定王十年八月十五日,周襄王大夫,俊候骑,徐国的国势强盛,俨然可与周王室分庭抗礼,东方很多诸侯国朝拜徐王,对周王室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公元前646年,538年,530年,楚国连续三次伐徐,大伤徐国,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大军伐徐,开河引水淫灭徐国都城,徐君章禹不忍伤其臣民,乃断发失国,臣民分散至徐扬多地,徐氏子孙,自此失国后,以国为氏,葬吴越地。妣肖氏生子一,徐節 45世 徐節:嗣父爵任周襄王为大夫,失国后移居夷邑(今安徽毫州),妣师氏生子二,徐螎,徐浩 46世 徐螎:任周定王时为大夫,周敬王八年,吴王率大军攻打徐国,徐国失国后,随父奔楚,居于夷邑(今安徽毫州),螎保家卫国,英勇殉国,妣潘氏生子二,徐简,徐焕旭 47世 徐简:居琅琊,亦定王时为大夫,(公元前473年)佐越国灭了吴国,报了失国之仇,妣袁氏,胡氏生子一,徐侨 48世 徐侨:简王时为大夫,妣哀氏生子三,徐满,徐永,徐春 49世 徐满:为亦靈王时大夫,妣余氏、金氏生子二,徐觐,徐成 50世 徐觐:为亦靈王时大夫,妣魏氏、陈氏生子二,徐閔,徐興 徐興,任周列王时封赵列侯,内史节财俭风察度功德,名著一时,另有分支 51世 徐閔:为元王时大夫,妣宋氏生子二,徐杜,徐钰 52世 徐杜:为周安王时大夫,妣吴氏生子二,徐谐,徐峤 53世 徐谐:为周烈王时大夫,妣党氏生子二,徐渊,徐泽 54世 徐渊:字越,号源兴,为越国周显王大夫,妣官氏生子二,徐垂,徐辟 徐辟,字新章,生子一,徐鲁,辟为东鲁(今山东邹城、曲阜、兖州、济宁一带)为徐氏始祖,辟公后裔分部全国各地,另有分支 55世 徐垂:原居东海,聪明好学,饱读经史,学富五载,年轻时讲学于宋,三十一岁为仕,为政清廉,德高望重,流传千古,为周大夫。妣高氏生子三,徐可,徐复,徐光 56世 徐可:字商,号光直,为楚国大夫,妣季氏,陈氏生子二,徐诜,徐永福 57世 徐诜:迁居至关中,任秦庄襄王时为宰相,周大夫,妣任氏李氏生子三,徐仲言,徐矩,徐昭文 徐矩,字明,号弘琛,生子一,徐邕,字文和,后裔称高平北祖。矩六世后裔徐费,西汉金威将军,被封东莞侯,使世居东莞,子孙繁衍,为东莞姑幕郡望。矩十六世后裔徐访,字公谋,任三国时,魏镇北将军,生子一,徐畅,畅生子四,徐洗,徐胤,你敷,徐兰。矩三十余世孙徐鹊,字元起,任北魏大中大夫,濮阳太守,生子一,徐康,康任北齐伏波将军,谯郡太守,生子一,徐盖,字广济,迁山东巨野,后迁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盖生子一,徐世勣,世勣字懋功,唐朝开国功臣,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宰相徐茂公是也,世勤生子二,徐震,徐思文,震生子三,徐敬业,徐敬猷,徐思顺。各另有分支 58世 徐仲言:字景伯,鲁中(今山东)为大儒,顯王时为大夫,妣柴氏生子二,徐长,徐延 徐延,字尚,号方远,迁蔫高安郡,战国琅琊人,六国谋士之一,与苏秦,宁越等人,联燕齐韩赵魏合纵政秦,被张仪的连横之策击破。妣张氏生子三,徐由,徐厉,徐廣。徐厉外迁燕地,厉公孙徐乐居无终(今河北玉田县)人,善文辞,汉武帝时曾上书劝君主民安,拜中郎将,祝兹侯,生子一,徐寅。徐廣公迁故鄣郡,生子一,徐握。徐由生子一,徐该,该生子一,徐坚,该与徐福是族堂兄弟,延曾孙徐坚因徐福入东海采药不归,为避秦始皇诛族之祸,该不及,命子坚率族众辟难,隐居洪州(今江西南昌)坚生子一,徐钰,各另有分支 59世 徐长:字季良,号初达,顯王时为大司寇,封候,妣姜氏生子一,徐猛 60世 徐猛:字子卿,周大夫,妣李氏生子二,徐谘,徐议 徐议,字彦福,号徐福,秦始皇便福往东海蓬莱等神山采长生不老药,一去不返,迁居往今日本称徐福国,徐福是也,生孑一,徐逊,逊迁郑州南阳郡另有分支 61世 徐谘:世居琅琊,任豫州牧,汉封光禄大夫,妣孙氏生子一,徐万 62世 徐万:仕汉大将军,妣李氏,生子一,徐光 63世 徐光:字子晖,仕西汉大夫,汉帝元朔元年伏阙上书,拜兵部左侍郎,下邳太守(今睢宁古邳镇)妣张氏生子二,徐汉静,徐汉彻 汉彻公迁广川郡另有分支 64世 徐汉静:字君安,汉武帝二朔年迁郡国豪杰于茂陵,随例居茂陵(今陕西西安市兴平县)为西汉宣帝时任大司农寺卿,封归义侯,后弃官隐居会稽(今浙江绍兴)妣陈氏生子二,徐万秋,徐仲秋 仲秋迁广汉郡另有分支 65世 徐万秋:字兰卿,号字肃,汉任益州刺史,后升左丞相光禄大夫,妣周氏生子三,徐嗣宗,徐魁德,徐文定 魁德迁河内郡,文定迁河上郡,各另有分支 66世 徐嗣宗:仕西汉昭帝左曹给事,成帝河平年间封归义候,配张氏生子一,徐景兴 67世 徐景兴:任汉渤海郡太守,妣马氏生子一,徐式 68世 徐式:仕汉任车骑将军,后廷豫州刺史,仕汉昭帝諫大夫,后升为少府,妣马氏,生子二,徐丰,徐霸 丰公,字仲都,居东海,汉司空椽,生子一,徐明,明任涿郡太守,丰公为北祖 69世 徐霸:字季显,居东海,西汉时任车骑将军,封持节侯,南迁浙东会稽郡(今浙江宁波)为南祖。配曹氏生子二,徐抱,徐挽 次子挽汉元帝建昭二年封赵国公,配施氏,另有分支 70世 徐抱:字继武,西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任刺吏,雁门太守,后升为赵国相,生子二,徐元洎,徐元泊 次子元泊,字元伯,西汉成帝时任谏议大夫,辟王莽之乱移居丹阳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汉成帝阳朔二年(公元前23年)五月十八日南迁渡江,居东阳太末龙丘薄里山下(今龙游)配姜氏,生子一,徐详,字审言,生卒(公元9一70年)详於西汉末年,朝庭无能,皇权落榜,民不聊生,详审时度势,东汉建武年间,侨寓浙东会稽太末龙丘薄里,避兵乱,迁豫章南塘居焉,繁衍生息,妣罗氏,生子二,徐昌龄,徐昌盛。昌龄生子一,徐敬,敬生子一,徐穉(稚)世称《南州高士》,生子二,徐胤,徐豫。胤生子四,徐声,徐和,徐悦,徐洪。徐和廿三世孙徐敦生子四,徐亘,徐韜,徐韞,徐韡为徐稚廿五世孙。徐洪生子一,徐庶,字福,东汉末年任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公元223年任曹魏国右中郎将,御史中丞,生子一,徐邈。徐豫妣陈氏(陈蕃之女)生子一,徐观德。《龙游县志》《龙游徐氏家谱》《唐开元二年徐氏家谱》记载,另有分支 71世 徐元洎:字文副,为汉元帝建昭二年,任江夏太守,汉成帝河平二年,秘书监金紫光禄大夫,汉成帝阳朔二年(公元前23年)五月十八日,避王莽之乱移居丹阳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后南迁渡江,居东阳太末龙丘薄里山(今龙游),后建偃王庙,《晋武帝二年(公年276年)江阳太守徐仲逊等上言,东海郡镇北将軍尚书、左僕射御史大夫徐华,徐华受命徐氏第一次造谱》《龙游县志》《上饶徐氏家谱》《江都徐氏家谱》明确记载。妣王氏,生子一,徐寿 72世 徐寿:字山龄,汉平阳太守,封平阳候,妣叶氏生子一,徐悌 73世 徐悌:为汉朝雁门太守,始兴侯,妣杜氏生子三,徐宜,徐尚,徐弘 徐宜为地皇元年任司徒,妣马氏,生子一,徐丘,丘为征北北大将军。徐尚为征南大将军,汉太尉,妣曹氏,生子一,徐鼎,《四库全书》记载,另有分支 74世 徐弘:字衡,任扶风太守,六州军事骠骑将军,封安汉侯,徏高平(今山西晋城)《徐之才墓志铭》《徐之范墓志铭》《徐氏家谱》记载,妣唐氏,生子四,徐安,徐成,徐起,徐昇 长了安妣宋氏生子一,徐贽,贽生子二,徐辅,徐轲,辅生子一,徐让,让生子三,徐映,徐华,徐亮,徐华西晋时任东海郡镇北将军尚书,左僕射御史大夫)迁信州上饶,生子一,徐游,游生子五,徐文景,徐文建,徐文想,徐文昌,徐文绩。宏次子成妣江氏。三子起配杨氏。各另有分支 75世 徐昇:字俊臣,汉任节都督,河北青幽雍并冀六州军事镇国大将军,封咸阳侯,生子三,徐饶,徐卢,徐期 76世 徐饶:字进德,汉朝任散骑常侍,升尚书左仆射,袭丹阳侯,辟地江表又南迁,徏居东阳龙丘太末(今浙江龙游)《徐之才墓志铭》《徐之范墓志铭》记载,妣郑氏,生子一,徐本 77世 徐本:字宣,庐陵太守、江夏太守,齐郡太守,魏郡太守,御史中丞,赐爵官内侯,司隶校尉,散骑常侍,尚书,津阳亭候,左仆谢,讲学紫金光禄大夫,封太末侯,赠封车骑将军,《上饶徐氏家谱》记载。妣李氏生子五,徐承,徐盛,徐攀,徐琪,徐洪,时称五子登科 徐承任东汉西河太守(今山西省吕梁市)生子一,徐邈。徐盛,字宪,任东汉洪州太守《今南昌》生子三,徐淑,徐荣,徐防。淑,东汉末年任度辽将军,生子一,徐一,三国时任曹魏御史中丞。荣,东汉末年任辽东太守,中郎将。防,字谒卿,为汉太尉,生子一,徐熙,字仲融,熙生子一,徐秋夫,秋夫生子二,徐道度,徐淑向,淑向生子一,徐嗣伯,道度生子二,徐文伯,徐成伯,成伯字謇,生子二,徐践,徐知远。文伯,字德秀,生子一,徐雄,雄生子三,徐之才,徐之范,徐之䙮,之才生子二,徐林卿,徐同卿。林卿生子二,徐师頴,徐师暮,师暮生子一,徐守。之范生子十二,徐敏信,徐敏行,徐敏璞,徐敏直,徐敏智,徐敏贞,徐敏鉴,徐敏廉,徐敏恭,徐敏宽,徐敏惠,徐敏通,敏行生子二,徐长嘉,徐季温,敏信生子一,徐仲宗,仲宗生子二,徐庆,徐祚《徐熙墓志铭》《徐之才墓志铭》《徐之范墓志铭》《徐文伯墓志铭》《徐成伯墓志铭》记载。徐攀任东汉苏州太守《今江苏》生子一,徐璜。徐洪衡州太守《今湖南衡阳》,居信安《今浙江西部与江西上饶市之东部地区》,生子一,徐垓,各都另有分支 78世 徐琪:为东汉吴郡太守,大中大夫,因上忠君,下爱民,累官户部尚书,东汉末年(220年)弃官游江浙上流,后定居今浙江永康城隅东,为永康始祖,《永康市志》《永康姓氏志》《截角徐氏宗谱》《中华徐氏第一次写谱晋徐华》记载,妣卜氏生子四,徐亮,徐琼,徐熙,徐显 长子徐亮,生子一,徐彤,彤生子二,徐彪,徐邈,邈八世孙文规。四子徐显,生子一,徐仁,仁生子一,徐绰,字继统东江汉未年为江阳太守,武经大夫曹魏时为中书令,东吴赤乌二年,永康建县,截已居一角,已成其方,凑成永康县址,上重其义,表其闾曰,截角世家徐氏的由来,《永康市志》《截角徐氏家谱》记载,生子一,徐道谧,道谧十六世孙徐进忠,唐玄宗时为东阳长史,遂家迁于郡城,生子一,徐範,为寺丞,范生子二,徐致贤,徐致通,致贤生子一,徐澄,字伯温,唐为金紫光禄大夫,封武宁侯,澄生子一,徐弘泰,字道通,为江都丞,弘泰生子四,徐璣,徐璿,徐班,徐瑾,璣为江西饶州通判,御史大夫上柱国,卒后赠少保,璣生子三,徐澤,徐洚,徐湞,澤字润之,仕宋刑部侍郎,生子三,徐椿,徐桂,徐松,椿字永盛,仕宋光禄寺丞,赠太常卿,生子四,徐燿,徐炳,徐㷍,徐恩迁居永康坡塘,燿字居晦,仕宋承务郎,生子三,徐輅,徐轍,徐輪,輅字尚樸,生子四,徐䋄,徐珵,徐经,徐纪,纲字邦常,生了一,徐仁静,珵字邦维,生子一,徐仁寿,经字邦纶,生子一,徐仁德,纪字邦振,生子一,徐仁和。炳字惟顯,生子一,徐軾。桂字永馨,仕宋秘书郎,赠朝散大夫,生子一,徐炫,迁居东阳。松字长春,生子一,徐烜,烜字惟明,迁居永康县东鹤呜乡南塘,生子二,徐大享,徐大真,大亨字景通,生子五,徐处仁,徐处义,徐处礼,徐处智,徐处信,处仁,讳择之,字守誠,宋徽宗崇宁年间初甲科进士,仕宋徽宗丁亥大觀元年秋八月为尚书在丞同知樞密院中书待郎,后被童贯乘挤之,夺职,提举鸿庆宫,后金兵攻破都城,俘虏徽宗钦宗二帝,肃王赵枢将出使索还二帝,诏择入官,择一界书生,忠愤奋发,自身直抵南熏门,面对金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后被金兵当堂杀害,生子三,徐原善,徐原吉,徐原华。洚字濬之,仕宋朝散郎,生子一,徐柏,柏字永茂,仕宋官至承節郎,江州司户,迁启饶州,生子二,徐炤,徐炣,炤生子一,徐以盛。湞字深之,仕宋太常博士,赠中太夫,生了一,徐槐,槐字永道,仕宋官朝散郎湖南永州卒,生子二,徐煜,徐烨。各另有分支 79世 徐熙:生子一,徐會樸 80世 徐會樸:生子一,徐信實 81世 徐信實:生子一,徐茂 82世 徐茂:生子一,徐齊 83世 徐齊:仕东晋刺史,生子一,徐明 84世 徐明:生子一,徐哲 85世 徐哲:生子二,徐璠之,徐璜之 徐璠之另有分支 86世 徐璜之:字昉,生子四,徐伯璋,徐伯珪,徐伯琳,徐伯珍 徐伯珪,生子一,徐戡,徐伯琳,生子四,徐廷臣,徐廷训,徐廷教,徐廷贵,各都另有分支 87世 徐伯珍:字文楚,东阳太末(今浙江龙游)人,自幼年丧父,家境贫困,没有纸张可用,常在竹箭、箬叶、甘蔗及地上练字,在叔父璠之的帮助下,前往颜延之处祛蒙山筑精舍讲授,苦读十年,精通经史,兼明道术,兄弟四人白首相聚,时称之为《四皓》,生子一,徐客盛 88世 徐客盛:字知章,生子一,徐儀安 89世 徐儀安:生子一,徐和顺 90世 徐和顺:生子一,徐開 91世 徐開:生子一,徐房 92世 徐房:生子三,徐怀玉,徐如玉,徐楚玉 徐怀玉,徐如玉,各另有分支 93世 徐楚玉,又名楚壁,字安贞、子珍,信安龙丘(今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人,于唐神龙二年(706年)考中进士,初为武陟尉,后升任为工部侍郎,官累中书待郎,奸相李林甫用事后,弃官避居衡山岳麓寺,装哑为佣数年,后北海太守李邕游岳麓寺相遇,相携出山,玄宗念其贤,封东海县子,卒后葬于平江县三墩乡徐家坊塔田,生子八,徐立昭、徐立穆、徐会、徐知新、徐惠明、徐相、徐隆、徐標 长子徐立昭生子二,徐杼珙,徐铆琪。三子徐会,生子三,徐汉,徐洪,徐清。四子徐知新生子一,徐元,元生子一,徐旭,旭生子二,徐远,徐逸。五子徐惠明生子一,徐猷,猷生子一,徐景,景生子一,徐逊,逊生子一,徐岳,岳生子一,徐强,强生子一,徐陈,陈生子一,徐佑之,佑之生子一,徐潘,潘生子七,徐顼、徐环、徐琼、徐琉、徐珍、徐璩、徐珣,顼生子三,徐铉、徐锴、徐铸。铉,字鼎臣,号文献,官至翰林学士,御史大夫,吏部侍郎,生子七,徐勋、徐廉、徐庶、徐元魥、徐肇基、徐節、徐笛。锴,字楚金,官至集贤殿学士,内史舍人,生子一,徐十郎。铸生子二,徐策、徐符。徐琼生子二,徐铨、徐钰。七子徐隆生子二,徐行重、徐壬,壬生子三,徐珹、徐瑺、徐琒。各都另有分支 94世 徐標:生子一,徐邈 95世 徐邈:字道文,自幼聪明好学,善于写文章,科举进士及第,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官至尚书郎,京兆少尹,是一位杰出官员,文学家,以清廉正直,才华横溢而著称于世。生子一,徐赂 96世 徐赂:仕唐文宗朝金紫光禄大夫,从衢州迁台州之五柏,为五柏始祖。葬慶嚴寺后左井稱卿葉裏仙桃,配盛氏,生子二,徐瑁,徐球 徐瑁妣王氏,生子三,徐治,徐海,徐河,葬于上慶嚴寺西首。治迁东阳长东乡。海迁萧山雷代。河迁剡县羽林墈,各都另有分支 97世 徐球:政章人,秉钧惟哲知茂,功名乃轻衡门之下赫赫聲,周汽尊过𪊓止赤誠擔彼柏策搆乃成作得日休,路河者英於萬斯年子孙繩繩我徐厥靈伊谁云末,葬上天蜈蚣妣胡氏,生子五,徐洪,徐浚,徐潔,徐淩,徐澮 徐洪,任四长史,迁新昌县东七里舉,妣吴氏,生子三,徐讓,徐珪,徐慶。徐浚,任六长吏,迁山背中井,生子二,徐行傳,徐行初。徐潔,任七长史,葬寺侧,妣章氏,生子一,徐行初。徐澮,字君會,任九知事,迁居萧山,各都另有分支 98世 徐淩:任八长史,拾建慶寺詳传开台州八族之始祖,葬于廣嚴仙人大坐,妣王氏,生子二,徐行周,徐行全 徐行全,字仲林,居剡邑賴石穿巖,葬于西岸眠牛地,妣王氏,生子二,徐渊,徐源,源徙居嵊邑新昌镜嶺乡,另有分支 99世 徐行周:字仲坚,葬于廣嚴,妣吴氏,生子二,徐承範,徐承節 徐承節,徒厚澤另有分支 100世 徐承範:官至司徒,配朱氏,生子七,徐延镣,徐延鏶,徐延鐸,徐延釗,徐延鐇,徐延鍔,徐延鍇 徐延鐐,徐延鏶,徐延釗,徐延鐇,徐延鍔,徐延锴,各都另有分支 101世 徐延鐸:累官至司空,妣吴氏,生子一,徐誘 102世 徐誘:妣孙氏,生子四,徐元明,徐元白,徐元則,徐元厚 徐元明,妣盧氏,生子二,徐舜欽,徐舜誼,舜誼迁居建昌,舜欽生子一,徐斋转,斋转生子四,徐周生,徐蚕生,徐成贮,徐成福。徐元白,妣孙氏,生子一,徐舜,舜生子一,徐居泉,居泉生子一,徐承。徐元則,讳一夔,字大章,典教杭州占籍钱塘居赤山,居赤山东,各都另有分支 103世 徐元厚:号禁西,會谱載海门,居焉今黄巖县大屋,生子一,徐覃 104世 徐覃:生子一,徐季 105世 徐季:生子一,徐敬 106世 徐敬:生子一,徐慶甫 107世 徐慶甫:字文餘,移居明州,生子二,徐祿,徐祥,为明州派始祖 徐祿,字天爵,由明洲经仕會稽縣尉迁保州推官,妣周氏,生子二,徐萬一,徐萬五,徐萬一,讳益,字惟𡑭,徐萬五,讳蓋,字惟備,萬一生子二,徐愿,徐忠,愿生子二,徐政功,徐教功,忠生子一,徐敏功。萬五移居郵西通远乡,生子二,徐惠,徐志,惠生子二,徐應和,徐應穆,志生子一,徐應秋。各都另有分支 108世 徐祥:字天瑞,妣高氏,生子一,徐盤 109世 徐盤:字惟逸,妣杨氏,生子二,徐恩,徐憊 恩生子二,徐用之,徐信之,各都别有分支 110世 徐憊:妣郑氏,生子二,徐正之,徐啓之 啓之,生子三,徐宗表,徐宗曜,徐宗佳,宗表生子二,徐道存,徐道莊。宗曜迁宁海珠乡,生子一,徐道尊。徐宗佳。各都另有分支 111世 徐正之:字时正,自明州迁居台州黄巖西桥,妣盧氏,继妣林氏,生子四,徐師能,徐師賢,徐師達,徐師敬 師能,仕工科给事,官至部郎中,妣王氏,生子三,徐孝寅,徐孝當,徐孝揚,孝寅生子二,徐廷英,徐廷葩,孝當生子一,徐廷華,廷華入继孝寅名下。孝楊移居臨海下岡。師賢生子二,徐孝申,徐孝序,孝申生子一,徐廷節,孝序移居廿五都。各都另有分支 112世 徐師敬:迁居太平,妣杨氏,生子二,徐孝重,徐孝恭 孝重,字元雄,迁福建,另有分支 113世 徐孝恭:字元杰,仕府君,自黄巖徙居剡邑(今嵊州)富顺乡團石,为團石始祖,妣黄氏,生子一,徐鹿卿 114世 徐鹿卿:字德夫,号清正,生卒(1170一1249年)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卒于宋理宗淳祐九年,南宋文学家,收藏家,博通经书史传,嘉定十六年,廷试进士,累官至吏部侍郎,溢号清正,隐居剡东山小溪,为东山小溪始祖,妣梁氏,生子三,徐细五,徐细六,徐细九 长子细五,妣董氏,生子一,徐三二,三二生子三,徐十六,徐十九,徐亚六,十六生子一,徐佰十,佰十生子二,徐千五,徐千十二,千十二迁居顧江,千五生子三,徐萬四,徐萬六,徐萬八,萬四生子三,徐文四,徐文六,徐文十一,萬六生子三,徐文五,徐文八,徐文十。三子细九,妣堂氏生子一,徐三七,讳祐,字伯苍,登进士,任吏部总裁,三七妣朱氏生子三,徐五一,徐五六,徐五十二。五一生子一,徐伯二,字暐,由石仓迁油车后坂沙田,为沙田派祖,伯二生子一,徐千四。徐五六生子一,徐伯七,迁孝节砩水,为孝节砩水派祖。徐五十二,字畴,号处士,进士,妣谢氏生子三,徐伯三,徐伯六,徐伯九,伯三,字眩,生子一,徐千十一,为基湾雅园派祖。伯六,字暉,进士,生子一,徐万十四,为郡马逵西派祖。伯九,字曦,生子一,徐万五,为藏岗派祖。各都另有分支 115世 徐细六:妣王氏,生子二,徐三六,徐二八 徐二八,居士,移居南昌之豐丰城县同曹水南乡,生子一,徐五四,五四妣何氏生子一,徐四七,四七妣周氏生子一,徐六四,六四迁濠州钟离(安徽凤阳),妣蔡氏生子一,徐天德,字達,生卒(公元1332一1385年)明朝开大将《中山王》是也,后封魏国公,達妣张氏、谢氏、孙氏、贾氏,生子五女四,子五,徐辉祖,徐添福,徐膺绪,徐增寿,徐敬祖,女四,徐妙云,徐妙青,徐妙锦,徐氏,各都另有分支 116世 徐三六:妣梁氏,生子一,徐五二 117世 徐五二:妣梁氏,生子一,徐百一 118世 徐百一:仕河南府周南马驿丞,妣王氏,生子二,徐千一,徐千四 千四,妣吴氏,生子二,徐萬一,徐萬六,萬六生子一,徐仲一,仲一生子一,徐小一,小一生子五,徐慶一,徐慶二,徐慶三,徐慶四,徐慶五。各都另有分支 119世 徐千一:讳实,号伯什,生卒(1319一1398年)妣梁氏无子嗣早卒,后迁居南昌之丰城,后移居湖广永州府祁阳城北東宪司,继居祁之嶺石破(今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下河平乡肆拾伍都双塘大庙紫冲嶺李雅塘,为迁祁始祖,寿七十二岁,葬于新湾小鼓堂月形丁山癸向有碑有传,继妣楊氏,生女一早卒,继娶刘氏,生子二,徐维達,徐维逊 维達为街房,开城中一派,其后裔居永州祁东(今衡阳祁东)各另有分支 120世 徐维逊:为乡房,开石破一派,生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寿七十岁,卒于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葬于小斜嶺逄载冲,姚李氏生于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寿六十六岁,卒于正统八年(1443年)葬于石破下首蛇形,生子一,徐有位 121世 徐有位:字祿生,葬于小鼓堂月形丁山癸向,妣陈氏,葬于小鼓堂月形丁山癸向,生子一,徐之興 122世 徐之興:字廷龙,葬于下牛角破癸山丁向,妣龙氏,葬于下午角破癸山丁向,生子二,徐忠,徐惠 徐忠生子一,徐亮,亮八世孙徐斯囿迁居四川宜宾观音镇,为迁观音始祖,各另有分支 123世 徐惠:字待明,葬于小鼓堂月形丁山向,妣张氏,生子三,徐容,徐晔,徐清 徐晔生子一,徐傑,傑生子三,徐用,徐明,徐献,各都另有分支 124世 徐清:葬于斜嶺冲庙后扇形,妣贺氏,贺氏葬于清水塘中山寅向,生子三,徐道,徐通,徐远 徐道,徐通各都另有分支 125世 徐远:字志远,葬于清水塘,妣周氏生子三,徐信甫,徐臣甫,徐定甫 信甫,定甫各都另有分支 126世 徐臣甫:葬于牛角陂,妣李氏生子二,徐興用,徐世用 世用另有分支 127世 徐興用:生于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六月十七日辰时,寿七十三岁,卒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十二月十三日辰时,葬于老屋后丙山壬向,妣周氏,生于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九月廿九日辰时,寿四十九岁,卒于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五月十五日巳时,葬于老屋后丙山壬向,生子三,徐时圣,徐时若,徐时任 时圣生子二,徐楚宦,徐楚元,各都另有分支 128世 徐时若:生于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六月十王日卯时,寿廿八岁,卒于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10年)七月二日巳时,葬于老屋下手壬山丙向,妣杨氏,生于明万历五年(公元1585年)十一月十四日午时,寿八十四岁,卒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五月十五日未时,葬于老屋下手壬山丙向,生子一,徐楚官 129世 徐楚官:妣周氏,生子一,徐中学 130世 徐中学:字文臣,生于明崇祯元年(公元1627年)十月廿二日辰时,寿八十五岁,卒于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三月二日申时,葬老屋下手,妣王氏,生于明崇祯元年(公元1627年)八月廿三日辰时,寿四十二岁,卒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三月四日巳时,葬于厚石奄戍山辰向,生子二,徐葵,徐䔲 徐葵生子一,徐自輝另有分支 l31世 徐䔲:妣胡氏,葬老屋后同夫处,生子四,徐自成,徐自书,徐自位,徐自慎 自成,自书,自位,自慎四兄弟一起迁入四川 若木公至今共一百四三世,待后续延…… 《中华徐氏晋徐华第一次写宗谱记》 《中华徐氏 通谱》 《中华徐氏文史通鉴》 《旧唐书》 《新唐书》 《船山全书》 《四库全书》 《元和姓纂》 《徐氏墓志铭》 《徐氏家谱》 |
|
来自: 新用户91318286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