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9月7日,周六,北非旅行第六天,将乘坐7点半的航班前往突尼斯。早晨4点半集合,酒店为大家打包早餐。离开卡萨布兰卡酒店约半小时后抵达机场。 摩洛哥司机一路辛勤服务,送上小费表示感谢。 上图为凌晨5点摩洛哥卡萨布兰卡穆罕默德五世国际机场外,灯火通明。 ![]() 2、↑ 进入机场先过安检才去办理登机牌。然后要再过一次安检,手机、充电宝不需要拿出,不能带水,可以带上酒店发的酸奶。 在F2登机口候机,这里有只黑色狮子雕像,雕像后面是卫生间,没有饮水设备。 ![]() 3、↑ 在登机口留影(团友拍摄) ![]() 4、↑ 6点50开始办理登机 ![]() 5、↑ 办理登机后进入廊桥就停止不前了,也不知发生什么事。等了半个多小时,通知返回登机口等候。(团友“一凡”拍摄) ![]() 6、↑ 航班延误至8点重新登机,9点起飞 (隔着廊桥玻璃窗拍摄) ![]() 7、↑ 乘坐摩洛哥航空AT570航班飞往突尼斯城,帅哥空少演示使用飞行安全用品。 早上十点,发飞机餐,有煎蛋、酸奶、面包等,想喝可乐,给了一整罐。 我的邻座是个摩洛哥姑娘,简单交谈中得知她是在突尼斯上医学院,读口腔专业,要读6年。告诉她我们到摩洛哥旅游,给她看我们在摩洛哥的旅游照片,姑娘竖起大拇指。给她看昨晚去的里克咖啡,她却不知道,也没看过《卡萨布兰卡》这部电影。这也不奇怪,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会去看40年代的老电影,当地人也不会去里克咖啡这种网红点。 姑娘向我学习中文的“谢谢”怎么说,也教我说阿拉伯语的“谢谢”。 * ![]() 8、↑ 两个半小时飞行,于上午11点30落地突尼斯迦太基国际机场。与摩洛哥一样和中国时差7小时。 排队过边检,突尼斯对中国免签,只要出示护照,没有任何问话也无需看邀请函就顺利出关了。(董班长拍摄) ![]() 9、↑ 突尼斯是我们此行第二个国家 了解一下突尼斯,突尼斯共和国位于非洲大陆最北端,北部和东部濒临地中海,隔突尼斯海峡与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相望。西与阿尔及利亚为邻。东南与利比亚接壤,东北部与意大利之间仅有140海里,突尼斯海峡紧锁地中海的窄腰,故有“欧洲的钥匙”之称。突尼斯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集中了海滩、沙漠、山林和古文明的国家之一。 突尼斯被称为“欧洲的后花园”,是一个典型的地中海国家。突尼斯国土面积 162155平方公里,人口约1040万。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通用法语,英语,意大利语在突尼斯也被广泛使用。首都是突尼斯市,人口208万。 ![]() 10、↑ 在机场见到地接导游是突尼斯人,中文名字“阿信”。 阿信几年前通过比赛取得到中国留学的名额,在兰州读了四年大学,之后又在上海工作两年,中文讲得很标准。阿信兰州和突尼斯一样也是以面食为主,在兰州留学生活很合适。 阿信很幽默,一上车就说:突尼斯缺水,中国人缺Wifi ,哈哈。阿信赶紧为每人发旅行社赠送突尼斯10G的流量卡。 突尼斯全国只有12个会说中文的导游。10月份以后是中国游客到突尼斯旅游的旺季,阿信作为一个优秀导游订单已经排满。据说我们团请他做导游要提前预约的。(团友“一凡”拍摄) ![]() 11、↑ 12点半来到一家位于海边的餐厅 ![]() 12、↑ 餐厅一角,图片下方空桌是留给我们团队的,其余的餐桌坐满欧洲游客 ![]() 13、↑ ![]() 14、↑ 窗外可以看到大海,桌上已摆上餐前面包 ![]() 15、↑ 和摩洛哥一样都是三道菜,第一道:”Brik“(布利克),被中国人称为:“蛋饼”,长得像中国煎饺一样,个头很大。薄薄的酥皮,里面的馅有菜和鸡蛋。盘子上配了生黄瓜、洋葱和西红柿 ![]() 16、↑ 为两个老同学留影 ![]() 17、↑ 第二道主食:米饭(不夹生)+炸薯条+烤鱼(像黄翅鱼),份量不小。 ![]() 18、↑ 第三道是甜点:酸酸甜甜的柠檬冰激凌 ![]() 19、↑ 有风景的餐厅,难怪生意好 ![]() 20、↑ ![]() 21、↑ 突尼斯比摩洛哥热多了, 餐厅外很晒,在餐厅门口等候大巴来接。 ![]() 22、↑ 阿信看了我们的行程后,将原本最后一天的”迦太基遗址“改为今天游览,这样最后一天的行程就不会那么紧张。 餐后乘车来到”迦太基遗址“,需要购票。 ![]() 23、↑ 1979年迦太基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我们突尼斯之行第一个世界遗产。 ![]() 24、↑ 从景区大门右侧走入 ![]() 25、↑ 先在树荫下听阿信讲解 ![]() 26、↑ 突尼斯导游阿信知识丰富,善于交谈,有问必答,受到大家好评。 ![]() 27、↑ 另一个老外团 ![]() 28、↑ 突尼斯最著名的旅游胜地迦太基(Carthage)位于首都突尼斯城东北17公里处。在著名的《罗马史诗》中就有关于迦太基城的描述,建城的背景是古代腓尼基王后为躲避迫害而逃难至此。“迦太基”一词即来源于腓尼基语,意为“新兴之城”。它濒临地中海,沿海岸分布,从南到北,蜿蜒约6公里多。 迦太基古城遗址是到突尼斯旅游的必游之地。这座腓尼基人在北非奴隶制国家的首都,曾是当时北非地中海地区政治、经济、商业和农业的中心,也是地中海最大的商港。据说公元前146年~公元439年之间的迦太基城一度是当时仅次于罗马城的繁华都市。 ![]() 29、↑ 公元前264年起,日益强盛的罗马帝国为争夺西地中海的霸权,与迦太基人进行了三次大战,史称“布匿战争”。公元前146年迦太基战败,罗马人占领了迦太基城,并将其付之一炬,据说大火燃烧了整整16天,把这座美丽古城化为灰烬,迦太基城像谜一样地消失了。后来,在考古学家发掘和研究之下,曾经在历史上散发无限光芒的迦太基城,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随着时代的变迁,这座近3000年历史的名城几经兴废,如今人们只能从留下的残垣断壁、石碑和挖掘整理的遗物中,窥其繁华兴盛之时的面貌。 ![]() 30、↑ 在阿信带领下,主要游览遗址中的著名的”安东尼浴场“,这是平面图 ![]() 31、↑ 罗马人灭掉迦太基帝国后,看重迦太基城这块面海靠山的风水宝地,按照罗马风格又重建迦太基城。如今留下大量遗迹,其中最令人震惊的要数眼前所看到的“安东尼浴场”(Antonine Baths)。 古罗马人爱干净是出了名的,在每一个古罗马城市都建有公共浴池,迦太基当然也不例外。在遗址靠近海边的地方,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公共浴室,它就是著名的安东尼浴场,是在公元145-162年间罗马皇帝安东尼统治时期修建的,占地面积约3.5公顷,是古罗马的第四大浴场。如今,浴场上部建筑已不复存在,地面建筑只剩下基部残存的柱石、断墙、拱门等底层结构。 ![]() 32、↑ 拉近镜头拍摄 ![]() 33、↑ ![]() 34、↑ 突尼斯的迦太基安东尼浴场,是非洲大陆上最大的罗马浴场,也是罗马帝国最大的三座浴场之一。 ![]() 35、↑(团友肖老师拍摄) ![]() 36、↑ 安东尼浴场有一间间浴室,更衣室、冷水室、温水室、蒸汽浴室、热水游泳池、按摩室、健身房等,一应俱全。 ![]() 37、↑ ![]() 38、↑ (团友许先生拍摄) ![]() 39、↑ ![]() 40、↑ 走近突尼斯的遗址,可以触摸、可以坐。感觉若是在国内,这种遗址是围起来的,游客是不可能这样近距离参观游览。 ![]() 41、↑ 据说罗马人喜欢在公共浴室中进行社交活动,所以才会建这么大的浴池。有一位罗马人曾说:“浴池、醇酒和美人腐化了我们的躯体,但这又何尝不是生命的一部分呢?“ ![]() 42、↑ ![]() 43、↑ ![]() 44、↑ ![]() 45、↑ (董班长拍摄) ![]() 46、↑ ![]() 47、↑ 触摸千年古迹 ![]() 48、↑ ![]() 49、↑ 转来转去,依然是在安东尼浴场,可见浴场规模有多大(团友拍摄) ![]() 50、↑ 地上零星地散落着一些古迹残痕,厚重石块砌成的墙基,粗大断折的花岗石圆柱,显示着当年巨型建筑的规模和辉煌! ![]() 51、↑ ![]() 52、↑ ![]() 53、↑ 行走在安东尼浴场遗址,感受两千年前这里的盛况 ![]() 54、↑ ![]() 55、↑ ![]() 56、↑ ![]() 57、↑ ![]() 58、↑ ![]() 59、↑ ![]() 60、↑ ![]() 61、↑ ![]() 62、↑ ![]() 63、↑ (明英拍摄) ![]() 64、↑ 迦太基遗址非常大,有八九个点。游览整个遗址最少要一天(董班长提供图片) ![]() 65、↑ 我们时间有限,选择游览其中的安东尼浴场(董班长提供图片) ![]() 66、↑ 残存的罗马柱屹立在地中海边 ![]() 67、↑ 高耸的圆柱仿佛一座座纪念碑,无声地述说着千年往事。 ![]() 68、↑ 离开前到这个房子上卫生间 ![]() 69、↑ 两千多年前的迦太基用水从哪里来呢? 供浴场的用水取自远处扎格旺角的山泉,通过一条长达60公里的引水渡槽引来。渡槽全部以石筑成,依地势的不同,高6米到20米不等,至今仍遗存的数段渡槽和支架。(网图) ![]() 70、↑ 阿信带大家去看当年引水到浴场的渡槽。 71、↑ 2000多年前,它是多么宏大雄伟的工程。 下一站前往哈马马特老城。 (图片摄于2024.09.07,除署名外,其余为我与先生拍摄,部分文字摘自旅游书) |
|
来自: 西子08 > 《2024北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