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理论】(南朝)萧衍《草书状》(全录本)及概述

 率我真 2024-10-26

沈粲梁武帝草书状 - chengyi606 - chengyi606

 

沈粲书梁武帝草书状局部

萧衍·草书状

萧衍简介

萧衍,即梁武帝,是南朝梁的建立者,在位时间为公元502年至549年。他不仅是政治家,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文化人,擅长文学、音乐和书法。萧衍在书法上的造诣尤其受到后世的推崇,他的书法作品和理论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草书状》概述

《草书状》是萧衍关于草书的一篇重要论文,文中不仅探讨了草书的技术特点,还表达了他对草书艺术的理解和感悟。萧衍在文中提到,草书应该是“古英儒之撮拔”,强调了草书的艺术性和对书写者的品格要求。他认为草书的姿态多样,既有“疾若惊蛇之失道”的快速流动,也有“迟若渌水之徘徊”的缓慢优雅。这些描述展现了草书的动态美和节奏感。

萧衍的书法理论

在《草书状》中,萧衍提出了对草书艺术的独特见解。他认为草书不仅仅是文字的快速书写,更是一种情感和个性的表达。萧衍强调了书写者的情绪与笔触之间的关系,指出“兵无常阵,字无常体矣;谓如水火,势多不定”。这种观点表明,草书的创作是一种自由而富有变化的艺术形式,它不受固定的规则限制,而是随着书写者的情感波动而变化。

萧衍的书法实践

除了理论上的贡献,萧衍本人也是草书的实践者。他的书法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萧衍的草书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草书技术的深刻理解和熟练运用。他的草书线条流畅,结构紧凑,充满了动感和生命力。这些作品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珍品,也是研究南朝书法的重要资料。

结语

综上所述,《草书状》是萧衍对草书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的体现。通过这篇论文,我们可以了解到萧衍对于草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对书法艺术发展的贡献。萧衍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他的作品和理论至今仍对书法界产生着影响。

萧衍·草书状

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渌水之徘徊。缓则雅行,急则鹊厉,抽如雉啄,点如兔掷。乍驻乍引,任意所为。或粗或细,随态运奇,云集水散,风回电驰。及其成也,粗而有筋,似蒲葡之蔓延,女萝之繁萦,泽蛟之相绞,山熊之对争。若举翅而不飞,欲走而还停,状云山之有玄玉,河汉之有列星。厥体难穷,其类多容,炯娜如削弱柳,耸拔如袅长松;婆娑而飞舞凤,宛转而起蟠龙。纵横如结,联绵如绳,流离似绣,磊落如陵,暐暐晔晔,弈弈翩翩,或卧而似倒,或立而似颠,斜而复正,断而还连。若白水之游群鱼,藂林之挂腾猿;状众兽之逸原陆,飞鸟之戏晴天;象乌云之罩恒岳,紫雾之出衡山。巉岩若岭,脉脉如泉,文不谢于波澜,义不愧于深渊。

溥儒 行书《草书状》六条屏

蔡邕云:昔秦之时,诸侯争长,简檄相传,望锋走驿,以篆隶之难,不能救速,遂作赴急之书,盖今草书是也。杜氏之变隶,亦由程氏之改篆,其先出自杜氏,以张为祖,以卫为父,索范者、伯叔也。二王父子、可为兄弟,薄为庶息,羊为仆隶,目而叙之,亦不失仓公观鸟迹之措意邪。但体有疏密,意有倜傥。或有飞走流注之势,惊疏峭绝之气,滔滔闲雅之容,卓荦调宕之志,百体千形,而呈其巧,岂可一概而论哉?皆古英儒之撮拨,岂群小皂吏所能为?因为之状曰,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绿水之徘徊,缓则鸦行,急则鹊厉,抽如雉啄,点如兔掷。乍驻乍引,任意所为。或粗或细,随态运奇,云集水散,风回电驰,及其成也,粗而有筋,似蒲萄之蔓延,女萝之繁萦,泽蛇之相绞,山熊之对争,若举翅而不飞,欲走而还停,状云山之有玄玉,河汉之有列星。厥体难穷,其类多容,婀娜如削弱柳,耸拔如袅长松,婆娑而飞舞凤,宛转而起蟠龙。纵横如结,缠绵如绳,流离似绣,磊落如陵。炜炜烨烨,奕奕翩翩,或卧而似倒,或立而似颠,斜而复止,断而还连,若白水之游群鱼,丛林之挂腾犬员,状众兽之逸原陆,飞鸟之戏晴天,象乌云之罩恒岳,紫雾之出衡山,巉岩若岭,脉脉如泉,文不谢于波澜,义不愧于深渊,传志意于君子,报款曲于人间,盖略言其梗概,未足称其要妙焉。(《古文苑》)蔡邕云:昔秦之时,诸侯争长,简檄相传,望锋走驿,以篆隶之难,不能救速,遂作赴急之书,盖今草书是也。杜氏之变隶,亦由程氏之改篆,其先出自杜氏,以张为祖,以卫为父,索范者、伯叔也。二王父子、可为兄弟,薄为庶息,羊为仆隶,目而叙之,亦不失仓公观鸟迹之措意邪。但体有疏密,意有倜傥。或有飞走流注之势,惊疏峭绝之气,滔滔闲雅之容,卓荦调宕之志,百体千形,而呈其巧,岂可一概而论哉?皆古英儒之撮拨,岂群小皂吏所能为?因为之状曰,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绿水之徘徊,缓则鸦行,急则鹊厉,抽如雉啄,点如兔掷。乍驻乍引,任意所为。或粗或细,随态运奇,云集水散,风回电驰,及其成也,粗而有筋,似蒲萄之蔓延,女萝之繁萦,泽蛇之相绞,山熊之对争,若举翅而不飞,欲走而还停,状云山之有玄玉,河汉之有列星。厥体难穷,其类多容,婀娜如削弱柳,耸拔如袅长松,婆娑而飞舞凤,宛转而起蟠龙。纵横如结,缠绵如绳,流离似绣,磊落如陵。炜炜烨烨,奕奕翩翩,或卧而似倒,或立而似颠,斜而复止,断而还连,若白水之游群鱼,丛林之挂腾犬员,状众兽之逸原陆,飞鸟之戏晴天,象乌云之罩恒岳,紫雾之出衡山,巉岩若岭,脉脉如泉,文不谢于波澜,义不愧于深渊,传志意于君子,报款曲于人间,盖略言其梗概,未足称其要妙焉。(《古文苑》)蔡邕云:昔秦之时,诸侯争长,简檄相传,望锋走驿,以篆隶之难,不能救速,遂作赴急之书,盖今草书是也。杜氏之变隶,亦由程氏之改篆,其先出自杜氏,以张为祖,以卫为父,索范者、伯叔也。二王父子、可为兄弟,薄为庶息,羊为仆隶,目而叙之,亦不失仓公观鸟迹之措意邪。但体有疏密,意有倜傥。或有飞走流注之势,惊疏峭绝之气,滔滔闲雅之容,卓荦调宕之志,百体千形,而呈其巧,岂可一概而论哉?皆古英儒之撮拨,岂群小皂吏所能为?因为之状曰,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绿水之徘徊,缓则鸦行,急则鹊厉,抽如雉啄,点如兔掷。乍驻乍引,任意所为。或粗或细,随态运奇,云集水散,风回电驰,及其成也,粗而有筋,似蒲萄之蔓延,女萝之繁萦,泽蛇之相绞,山熊之对争,若举翅而不飞,欲走而还停,状云山之有玄玉,河汉之有列星。厥体难穷,其类多容,婀娜如削弱柳,耸拔如袅长松,婆娑而飞舞凤,宛转而起蟠龙。纵横如结,缠绵如绳,流离似绣,磊落如陵。炜炜烨烨,奕奕翩翩,或卧而似倒,或立而似颠,斜而复止,断而还连,若白水之游群鱼,丛林之挂腾犬员,状众兽之逸原陆,飞鸟之戏晴天,象乌云之罩恒岳,紫雾之出衡山,巉岩若岭,脉脉如泉,文不谢于波澜,义不愧于深渊,传志意于君子,报款曲于人间,盖略言其梗概,未足称其要妙焉。(《古文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