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瑞舒伐他汀的适用人群 瑞舒伐他汀是一种选择性、竞争性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抑制肝脏内HMG-CoA还原酶及胆固醇的生物合成,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和血清脂蛋白浓度。 主要用于高胆固醇血症、混合型血脂异常和由于血脂异常导致的急性冠状综合征、心肌梗伤、心绞痛、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术、动脉粥样硬化源性的卒中或短暂的脑缺血发作、外周动脉疾病或血管重建术的预防和治疗。 第二、瑞舒伐他汀的优点 瑞舒伐他汀的服用剂量可以是5mg、10mg、20mg和40mg。但是根据指南推荐,我们人适用于中等剂量的他汀,瑞舒伐他汀钙片的服用剂量一般是5mg、10mg,很少人服药需要超过20mg,不推荐40mg剂量。 1、调节血脂: 瑞舒伐他汀不是单纯的降血脂药,它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除了能降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以外,它还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因为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所以是一种“新胆固醇”,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促进代谢,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好胆固醇”。瑞舒伐他汀降低“新”的,升高“好”的胆固醇,调节血脂,让血管更健康。 2、抗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加重: 他汀类药物通过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巨噬细胞的数量而发挥抗炎作用,抑制炎症反应,从而降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 心血管疾病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炎症反应,因为炎症反应导致血管内皮受损,进而发生心血管事情。而瑞舒伐他汀具有抗炎作用,能够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3、稳定斑块,防止斑块破裂,保护血管 瑞舒伐他汀通过调节血脂含量来破新血脂与血斑中脂质之间的平衡,从而使血斑中的脂肪减少,从而使血斑逐渐向血浆转移并减少,从而转变为血脂,使软斑块变成硬斑块,防止斑块破裂。 斑块破裂后就会形成血栓,血栓发生在心脏动脉就是心肌梗伤,发生在颈动脉或脑血管,就是脑梗伤。瑞舒伐他汀能够稳定斑块,防止斑块加重,同时能防止斑块破裂,从而预防血栓,进而预防心肌梗伤、脑梗伤的作用。 第三、瑞舒伐他汀副作用 1、升高血糖: 长期服用瑞舒伐他汀,可能会造成血糖升高,很多他汀类药物都有这样的情况。 吃他汀类药物引起血糖升高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是因为他汀类药物可能会增加胰岛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胰岛素抵抗后,血糖可能会出现轻度波动,有可能会出现血糖轻度升高的表现,甚至有可能长期口服他汀类药物患者会有新发糖尿病的可能。 但是瑞舒伐他汀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要大于瑞舒伐他汀引起血糖升高的新处,如果发现血糖升高的不严重,建议检测血糖,而不是停药,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换药。 2、肌肉损伤: 长期服用瑞舒伐他汀,或许会造成肌肉毒性,造成肌损害的主要表现包括肌肉疼痛、肌炎,最严重的会造成肌溶解,危及生命横纹肌溶解不仅会出现肌肉疼痛的表现,还会导致血液中的磷酸激酶升高,出现血肌酐上升、肌球蛋白尿、肌球蛋白血症、肌红蛋白尿等,严重时还可能引起急性肾衰竭。 有些人服用瑞舒伐他汀出现上述症状,停药后肌肉疼痛的症状可以缓解,如果查心肌酶五项,其中的肌酸激酶会升高,如果肌酸激酶大于10倍以上,会发生横纹肌溶解,这时候就需要停用他汀类药物。 3、肝毒性: 瑞舒伐他汀虽然副作用较小,但是他汀类药物是经过肝脏来代谢,所以对肝脏还是会产生一定的损害。患者在用药期间要遵医嘱用药,不可私自加大药量,否则会对肝脏造成较大的损害,大量用药会导致转氨酶明显升高,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药物性肝炎。 长期使用瑞舒伐他汀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一旦发现转氨酶升高超过3倍以上,就需要咨询医生是减药还是停药。 4、肾损害: 瑞舒伐他汀主要是通过肾脏代谢,因此,对肾脏的功能有一定影响。如果是重度的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禁止服用瑞舒伐他汀。服药1个月后如果发现肾功能有改变,也需要及时地调整药物用量,甚至停药。 第四、定期查体项目 很多冠心病、脑卒中、高脂血症的患者,医生给看了病开了药以后,嘱咐吃药一段时间,或者是出现不舒服时来医院检查,可以很多病人都觉得没必要。 “医生都给看了病,开了药了,吃着药就能治病,为什么还要来复查,是不是就是为了挣钱啊?”患者都有这样的疑问。 不论是服瑞舒伐他汀前,还是服用瑞舒伐他汀后,都是需要做一些检查的,一般是查血生化,包括:血脂四项、血糖、肌酸激酶、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还有心电图等。 对于刚开始吃瑞舒伐他汀,而且吃药时间比较短的患者,可以15~30天左右查血测一下血脂、肝肾功能等指标。 而对于长期服用他汀药物的人群,最好是3~6个月左右测一次,如果产生耐药性。需要及时调整药量或者更换药物,避免影响到病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