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远不要消耗自己的福报(深度)

 昵称503199 2024-10-30
亲,戳上面的
余果先生(ID:yuguo53035)--探索成长,每字深见,点亮思想之旅。点击上方蓝字“余果先生”关注,持续为您分享有价值的美文,成长路上我们共同进步。

图片

图片

福兮祸之所伏;

祸兮福之所倚。

图片

《了凡四训》中说:
“福者,造善之积也;祸者,造不善之积也。”
何为福报?
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我们日常行善、积累的果实。
每一次的善念善行,都是在为人生铺路;每一次的消耗放纵,都是在为未来挖坑。
所以永远不要消耗自己的福报,因为那是你最宝贵的财富。

01

远离是非,守住自己的福缘
莎士比亚曾说:
“与其做愚蠢的聪明人,不如做聪明的笨人。”
愚蠢的聪明人往往爱掺和是非,结果福缘就像手里的沙子,攥得越紧,漏得越快。
而那些看似“笨笨”的,守住自己一亩三分地的人,福缘却像滚雪球,越滚越大。
很多时候,是非就像路边的野花,看似鲜艳,实则带刺。
你摘了它,手疼了,心也乱了。
还不如远远地看着,欣赏它的美,却不被它伤。
东晋末年,官场腐败,陶渊明身处其中,深感痛心与无奈。
他虽曾任职官员,但面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他选择了不妥协、不沉沦。
在历经仕途的坎坷与波折后,他毅然决定辞官归隐,回归田园生活。
陶渊明深知,是非之地不可久留,官场的纷争与倾轧只会让人心力交瘁。
因此,他选择了远离这些纷争,回归自然,与山川草木为伴,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宁静生活。
在田园中,陶渊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他耕作、读书、写诗,享受着简单而纯粹的生活。
古人云:“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面对是非与纷争,我们可以像陶渊明一样选择远离,回归内心的平静。
守住自己的福缘,不让外界的纷扰破坏内心的宁静。
在简单而纯粹的生活中,我们也能找到真正的自我与幸福。
图片

02

少些抱怨,留住个人的福气
《少有人走的路》中说:
“抱怨是往鞋子里倒水,越抱怨自己越难受。”
总是抱怨的人,抱怨工作,工作就越来越难做;抱怨生活,生活就越来越没劲。
而那些总是笑容满面的人,他们往往是少抱怨,多做事的人。
因为他们知道,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自己的心情更糟。
而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寻找解决办法上,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了。
想当年,苏轼因政见不合,屡遭贬谪。
从繁华的京城到偏远的黄州,再到更为荒凉的惠州、儋州,每一次贬谪都足以让人心生怨怼。
然而,苏轼却以他那颗豁达的心,将这些苦难化作了生命的养料。
在黄州,他面对生活的清贫与孤寂,没有沉溺于抱怨之中,反而亲自开垦东坡,与百姓同甘共苦,创制了流传千古的“东坡肉”。
他的诗词中,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也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无一不透露出对命运的坦然接受与乐观面对。
即便是在条件最为艰苦的儋州,苏轼也未曾有过半句怨言。
他积极传播中原文化,与当地人友好相处,甚至研制出了治疗瘴毒的妙方,造福一方百姓。
他的善行与乐观,不仅赢得了当地人的尊敬与爱戴,更为自己积攒了深厚的福气。
很喜欢的一句诗: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如意,抱怨多了,心就累了,福气自然也就少了。
所以,我们应该多学学苏东坡,少些抱怨,多些乐观。
毕竟,生活不是用来抱怨的,是用来热爱的。
你热爱它多少,它就回报你多少。
图片

03

知足不贪,稳住人生的福泽
《惠吉类》中说:“知足常乐,能忍自安。”
知足,不是说不努力,而是明白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
不贪心,就不会被欲望牵着鼻子走,就能稳住脚下的路。
而贪心不足的人,总是盯着别人有啥,却忘了自己手里也握着不少好东西。
范蠡在辅佐越王勾践灭吴的过程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与胆识。
然而,当越国终于战胜吴国,勾践欲与范蠡共享胜利的果实时,范蠡却选择了急流勇退。
因为他知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明白在权力斗争中,知足不贪方能保全身家。
于是,他毅然辞去了高官厚禄,泛舟五湖,过上了逍遥自在的生活。
离开越国后,范蠡三次创业,三次成为巨富,却又三次散尽家财,周济贫困。
他深知“物聚必散,天道使然”,因此不贪恋财富,而是将其视为一种责任,用来造福社会。
《道德经》中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足不贪,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智慧。
这样的人,懂得珍惜眼前的一切,感恩生活给予的每一份礼物。
所以他们的心总是满满的,福泽也就自然跟着来了。
图片

04

写在最后
《易传》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生活不是一场无休止的消耗战,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储蓄赛。
你存的每一份善良,都会变成未来的福报;
你积的每一份努力,都会化作明天的硕果。
别让那些无谓的是非、抱怨、贪心,把你的福报一点点啃噬掉。
要学会给自己的福气“充值”,别老是“透支”。
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每一份遇见。
如果文章对你有所启发,麻烦关注、点赞、转发给身边人,我们共勉!
文/余果 
来源/余果先生(ID:yuguo53035)
图/来源网络

END

图片

是一种鼓励 |分享传递友谊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