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理论】《宣和书谱》之《隶书叙论》(全录本)及概述

 率我真 2024-11-05

韩择木隶书《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之碑》 - chengyi606 - chengyi606

《宣和书谱》之《隶书叙论》概述

《宣和书谱》是北宋徽宗宣和年间由官方主持编撰的书法作品著录著作,全书共20卷,详细记录了当时宫廷所藏的历代书法作品。其中,《隶书叙论》部分专门讨论了隶书的发展和特点。

隶书的起源与发展

在《宣和书谱》中,隶书被列为第二卷,与篆书并列。每种书体前都有叙论,阐述各书种的源流及其变革。对于隶书,书中提到“去隶字八分取二分,去小篆二分取八分,故谓之八分”。这表明隶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取篆书的八分和隶字的二分而成。

历代隶书名家

《宣和书谱》中列举了历代擅长隶书的名家。例如,在隶书一卷中,提到了唐代的韩择木,他是隶书的代表人物之一。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其他一些书法家,如张彦远、贝冷该、于僧翰、释灵该等,他们在唐代以八分书(即隶书的一种)闻名。

隶书的艺术特点

《宣和书谱》不仅记录了隶书的历史和名家,还对其艺术特点进行了描述。书中提到,隶书“类隶而变方广作波势”,意味着隶书在保留隶书基本特征的同时,发展出了更为方正和波磔明显的风格。这种描述反映了隶书在唐代的发展变化。

结论

综上所述,《宣和书谱》中的《隶书叙论》部分为我们提供了关于隶书起源、发展、名家以及艺术特点的详细信息。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脉络,也为研究宋代书法

《宣和书谱》《隶书叙论》

秦并六国一天下,欲愚黔首。自我作古,往往非昔而是今,故以李斯变大篆,程邈作隶文,种种有不胜言者。然而或足以垂法而利民,宜后世有取焉,此隶所由作。初邈以罪系云阳狱,覃思十年,变篆为隶,得三千字,一日上之,始皇称善,释其罪而用为御史。当时此书虽行,独施于隶,佐故名曰隶。又以赴急速官府刑狱间用之,馀尚用篆,此天下始用隶字之初也。然而后人发临淄冢,得齐太公六世孙胡公之棺,棺之上有文隐起字,同今隶,按胡公先始皇时已四百有馀年,何为已有隶法?岂是书元与篆籀相生,特未行于时耶?若邈者既知此体,乃自作一家法而上于秦,特以解云阳之难耳?不然何胡公之棺有是哉?其后汉有蔡邕,魏有钟繇,得其遗法,笔意飞动,点画间一一成形。断碑墨本几满天下,历千馀年精神如在。学者仰之如景星,凤凰争先见之为快。是岂可多得欤?然斯道高古,非世俗通行之书,以故阙,然不讲久矣。唐开元年时,主恹然知隶字不传,无以矜式,后学乃诏作字统四十卷,专明隶书于是间,得人以应其求,如韩择木之徒是矣。然则学之兴废,系其时哉。理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韩择木隶书《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之碑》 - chengyi606 - chengyi606

 

韩择木隶书《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之碑》 - chengyi606 - chengyi606

  韩择木隶书《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之碑》 - chengyi606 - chengyi606
 

韩择木隶书《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之碑》 - chengyi606 - chengyi606

 

韩择木隶书《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之碑》 - chengyi606 - chengyi606

 

韩择木隶书《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之碑》 - chengyi606 - chengyi606

 

韩择木隶书《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之碑》 - chengyi606 - chengyi606

 

韩择木隶书《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之碑》 - chengyi606 - chengyi606

 

韩择木隶书《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之碑》 - chengyi606 - chengyi606

 

韩择木隶书《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之碑》 - chengyi606 - chengyi606

 

韩择木隶书《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之碑》 - chengyi606 - chengyi606

 

韩择木隶书《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之碑》 - chengyi606 - chengyi606

  

 唐代韩择木隶书欣赏《唐上都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之碑》,刻立于唐代宗大历六年,韩云卿(韩愈叔叔)撰文。碑文一六行,满行三六字,有方界格。史维则篆额5行,共15字。韩择木书上都荐福寺临澶大戒德律师之碑,碑中主人智舟法师即大戒德律师,是唐代荐福寺义净大师的嫡传弟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