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伯今年72岁了,一直以来他都坚信“生命在于运动”,所以每天都坚持晨起走路锻炼。 可最近,李老伯总觉得哪儿不对劲,每次锻炼完,按理说应该神清气爽的,可他反倒觉得头晕目眩,心跳也很厉害。 一天早上,他刚走没几步,突然眼前一黑,差点栽了个跟头。 这让李老伯心里犯起了嘀咕:“难道我坚持的走路锻炼,真的错了吗?咋还越练越不对劲儿了呢?”想来想去,李老伯觉得还是得去看看医生。 医生耐心地听完了李老伯的叙述,微笑着告诉他:“走路锻炼本身是好的,但您可能忽视了一些重要的细节,对于超过70岁的老人来说,有些时间段可能并不适合走路锻炼。” 听到这话,李老伯心里一震,原来自己一直以来的锻炼方式可能真的存在问题。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开始关注健康,走路锻炼成为他们首选的运动方式。 然而,许多老人在锻炼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时段的选择,导致锻炼效果不佳,甚至引发身体不适。 那么,究竟哪些时间段不适合70岁以上的老人呢? 每天坚持走路,不仅能够带来心灵的愉悦,还能显著提升身体健康,具体好处包括: 走路时心率会加快,从而促进血液循环,特别是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脏病患者,定期的走路锻炼有助于病情恢复和心脏功能的增强。 适度的步行可以促进关节液的生成,减少关节软骨之间的摩擦,并且有助于缓解外界的冲击力。 此外,走路还有助于钙质的吸收和下肢肌肉的增强,从而更好地保护关节。 长时间坐着会使人体的新陈代谢减慢,而适当的走路尤其是快走,可以加快代谢速度,增加能量消耗,有助于预防便秘和其他消化系统疾病。 规律的走路锻炼能够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帮助降低血糖水平,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有益。 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显示,坚持走路可以降低患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风险。 走路像一剂天然的“抗癌药”,通过增强体内循环和代谢,帮助身体抵抗癌症细胞。 在老年人进行走路锻炼时,除了关注锻炼的好处,还要遵循3个关键的运动原则,以确保活动的安全性和效果: 老年人在选择锻炼强度时,应该通过脉搏来监控,以确保心率不超过每分钟120次。 此外,使用“170减去年龄”的公式来计算目标心率区间,可以帮助老年人在安全的范围内进行锻炼,避免过度负荷。 建议老年人以中低强度的运动为主,每次的运动时间建议在20到60分钟之间。 最适合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是早晨8到10点和下午4到5点,这些时间段体力和反应速度较好,空气质量相对更优,有助于提高锻炼效果并且减少健康风险。 老年人应该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安排每周至少1次到3次的有氧运动,每次至少持续30分钟。 适当的运动频率不仅能够增进体力和耐力,还能显著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03
医生强调:超过70岁的老人,宁可不走路躺着,也别在4个时候走路 早晨,尤其是在太阳升起前,气温较低,此时血管容易受寒冷空气刺激而收缩,对于患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比较危险。 此外,早晨身体从休息状态转为活动状态需要一定的过渡时间,建议老年人起床后进行一些轻柔的拉伸或活动筋骨,等身体逐渐适应后再进行散步等活动。 饭后立刻走路会导致大量血液流向胃肠道以帮助消化,此时如果进行较大强度的活动,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或心脏负担增加。 医生建议饭后至少等待30分钟以上,等身体消化吸收一部分食物后再进行走路等轻度运动。 当身体感到不适或患有急性疾病时,走路锻炼可能会加剧病情或对身体造成额外负担。 例如,高血压、心脏病发作期间,或者感冒发烧时,都应该避免体力活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对老年人来说,晚上应该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平静,准备进入休息状态。 晚上9点以后,人体开始为夜间休息做准备,此时进行走路或其他体力活动,可能会激活神经系统,影响夜间的睡眠质量。 此外,夜晚外出走路还可能因为气温较低增加受凉感冒的风险。 关注健康不仅仅是坚持锻炼,更要注重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时段选择。 让我们一起关爱中老年人的健康,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