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宓虽然没有成为四大美女,但是她却创造了一种新的发型,引领了当时的魏晋风尚。这还要归功于一条蛇,相传当时家里庭院中有一条绿色的蛇,像核桃一样粗,但却从不伤人,每次有人想把这条蛇赶走的时候,它就会消失不见,只有每天甄宓梳妆打扮时,这条蛇才盘结成如同发髻一般的形状出现在她面前。 ![]() 甄宓觉得非常奇怪,因此就每天效仿这条蛇盘结的形状梳发髻。因为这种样式比较灵活自如,又好看,人们知道后开始纷纷效仿,却不及甄宓一二分美丽。于是人们就给这个发髻取名为灵蛇髻。这种发髻也开启了魏晋时期女性发型的新风尚,成为了当时的主流。 后来袁绍听闻甄宓,才貌双全,就向甄家为他儿子袁熙求娶甄宓,当时的袁绍手握兵权,甄宓嫁给袁熙,可以说是门当户对。然而好景不长,公元204年,曹操父子攻破袁绍的大本营邺城。 有史料称,曹操之所以拼命攻打邺城,就是冲着甄宓去的。根据《世说新语》记载:“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左右曰,五官中郎已将去,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曹操攻打进邺城后,便令人召见甄宓,左右的人都禀告说,他的儿子曹丕已经去了。曹操说,今年攻打邺城,正是为了得到她。 对于甄宓之美,曹操父子早有所闻,都生觊觎之心。曹操攻下邺城后,是为五官中郎将的曹丕率部抢先进入袁府。曹丕一进入袁府后,见到甄宓因为害怕把头伏在婆婆刘夫人膝上,刘夫人则让人把自己手绑起来,曹丕不解的问,夫人,为什么要这样,让你的儿媳妇把头抬起来?刘夫人捧起甄宓的头,曹丕看见她,果然美貌非凡,一见倾心,就想将她娶回家。 ![]() 后来曹操赶到,看到甄宓被自己的儿子捷足先登,虽有一丝丝不爽,但还是将甄宓许配给了曹丕。然而不怕死的孔融就暗讽曹操讲道:“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当时曹操没听明白,以为是新的典故,后来询问他这是什么意思?孔融说道,当年周武王姬发也迷恋上了妲己,但是碍于她是亡国妖姬,不便留在身边,就将他赏赐给了周公姬旦。 当然,《世说新语》是一本笔记小说,也可以说是一本野史,这是当不得真。甄宓嫁给曹丕后,深受宠爱,并相继生下了儿子曹叡(魏明帝)和女儿东乡公主。甄宓虽然受宠,但没恃宠而骄,而是常怀善念,对曹丕侍妾中受宠妃子们,就劝勉她们努力上进;对无宠的也安慰开导,并常常在宴会上劝说曹丕,让他多纳贤淑美好的女子,这样才能使子嗣旺盛。 曹丕听了心中很高兴,对甄宓更是倍加珍惜。甄宓不仅后宫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而且婆媳关系也十分融洽。每当婆婆卞夫人生病,她都无微不至的伺候。如果没有及时照顾到,甄宓就会寝食难安,时常偷偷哭泣。卞夫人知道后大为感动,常常夸赞她是孝顺的好儿媳。 然而谁能想到这么一个贤淑良德的女子,竟然没有一个好结局,而且是惨死。 ![]() 男人大多喜新厌旧,甄宓也没能逃过这样的宿命。曹丕虽然宠爱甄宓,但他宫里也是美人成群,除了甄宓他还对一个叫郭氏的妃子十分宠爱,郭氏不仅冰雪聪明,美艳动人,而且还在曹丕、曹植兄弟争储夺斗积极为曹丕献纳良策,从而帮助他赢得最终的胜利。 正因如此,曹丕和郭氏天天入则同塌,出则同辇,恩爱无疑。反观甄宓虽然得到曹丕恩宠,但机会却越来越少,形同被打进冷宫。时间一久,难免会心生哀怨怨恨。甄宓失意之下就写了一首《塘上行》,想要挽回曹丕的心:“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然而真服这些哀怨话语,被她的情敌郭氏给抓住了把柄,并时时在曹丕面前说甄宓的坏话,这引起了曹丕的不满。在曹丕称帝一年后,公元221年,甄宓被赐死。 据说甄宓死后,郭氏害怕她的冤魂去阴间告状,于是下令将甄宓,以发掩面,口中塞糠而葬。这样子甄宓的灵魂就不能开口告状了。 ![]() 公元226年五月,曹丕病逝,时年22岁的曹睿继位,曹睿能够当上天子之位,是拜母亲甄宓所赐。儿子曹睿继位,将甄宓追封为文昭皇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