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癌症病人吃肉补充蛋白质,还有其他食物也可以补充蛋白质!

 Z椰风海韵 2024-11-19
蛋白质是除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外,人体最重要的三大能量营养素之一,对保持良好的免疫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蛋白质缺乏时会降低自身抵抗力,还容易让器官功能下降。



根据《2002~2012年中国居民能量营养素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报告显示,人们对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逐步增加,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已基本充足(成年男性每日65克,成年女性每日55克)。

但从饮食结构来看,人们从猪肉等肉类中获取的蛋白质偏多,而从蛋类、奶类、水产品等低脂动物性食物中获得的蛋白质严重不足,造成摄入的脂肪、胆固醇等可能过多,增加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风险。

那么我们可以从其他方面来补充蛋白质吗?如果吃不下肉类、海鲜等,可以增加小编推荐的以下食物的摄入量。



这些高蛋白食物

也是不错的选择


01.杂豆。
杂豆(包括绿豆、红豆、豌豆等)蛋白质含量为20%~30%。如果焖饭时加点杂豆,其中的赖氨酸与谷类中的蛋氨酸互补,能提高蛋白质利用率。

02.大豆及豆制品。
每100克大豆约含36克蛋白质。大豆被加工成豆腐等豆制品后,蛋白质消化率可从原先的60%提高到90%以上,也非常值得推荐。



03.蛋类。
每100克鸡蛋约含13克蛋白质。鸡蛋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所需最接近,是物美价廉的优质蛋白质食物。吃不惯水煮蛋的人可以把鸡蛋做成鸡蛋羹。

04.奶及奶制品。
牛奶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含量平均为3克/100毫升,且吸收利用率高。鲜奶可加工成酸奶、奶酪等多种奶制品,更易于消化吸收。大家可以换着花样,在每个细节中都有意识地加点蛋白质。

中国营养学会曾对常见食物进行了营养评价,选出了排在前十名的“优质蛋白质十佳食物”(详见表格)。




摄入多少蛋白质最合适?



在摄取蛋白质的时候要遵循均衡合理的原则。对普通人群而言,蛋白质摄入足量即可,并不是越多越好。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的膳食宝塔来搭配饮食,就可以满足我们每天所需的蛋白质,即:每人每天应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的畜禽肉类40~75克、水产品40~75克、蛋类40~50克,大豆和坚果类25~35克,奶及奶制品300克。


正常情况下,人体不能储存蛋白质,多余的需要随尿液排出体外,摄入过多就会增加肾脏负担。

成长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孕妇或哺乳期妇女、消化能力减弱的老年人、免疫力差或虚弱的人、手术后康复期的病人,如果日常饮食无法满足,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蛋白质补充剂。



健身人群,为提高肌肉中蛋白合成效率,往往需要增加蛋白质摄入,但额外补充剂量最好不超过每公斤体重0.25克的标准。

肥胖超重、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人群,应尽量选择鱼、虾、鸡、蛋、奶、大豆等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

肾功能不全、肝功能损伤、蛋白质过敏等人群则要在医生指导下限制或减少蛋白质摄入量。

素食者,建议多吃大豆或豆制品、坚果、菌菇等,以增加蛋白质摄入。谷类加豆,在补充蛋白质方面堪比吃肉,两者搭配食用对素食者尤为重要。

肾病患者,应采取低蛋白饮食,并尽量减少植物蛋白质,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牛奶、鸡蛋、瘦猪肉、鱼虾等。

痛风患者,应限制蛋白质,建议蛋白质摄入量按每千克体重0.8~1克计算,可首选牛奶和鸡蛋,肉、鱼、禽、虾限量食用,干豆类也要限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