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17是名一鹿:通過臨摹見到自我、帶出真我

 見性 2024-11-20

抖音2024–11–17

我們學寫字,一開始就很容易的說,我先臨摹後創作。

然後人就忘了,寫字就是寫字一回事。

你卻把寫字給打成了兩截——臨摹和創作。一下寫字就變成兩個事了,它本來是一個整體。

你為什麽會把它打成兩截呢?因為你下意識地想我要寫字成什麽什麽樣,下意識的有一個目標在,所以我通過臨摹豐富我的技法,然後再進行創作,讓我的創作更好,

你如果始終是以打成兩截的狀態去學習的話,你別說學書法了,吃飯都學不會,沒有一個人吃飯是我先臨摹別人怎麽吃飯,然後我就會吃了,我吃的更好,

你學拿筷子是這麽學的嗎?學拿筷子一定是父母先把筷子放你手裏,然後手把手教你怎麽夾怎麽夾,你慢慢體會體會,然後慢慢練習練習,時間長就自然就拿熟了。

所以寫字也是,但是寫字不是為了讓你寫熟的。

你拿筷子是為了完成一件事,但是寫字不是為了完成一件事情,

在世俗意義上拿筷子為了吃飯,在世俗意義上,寫字是為完成一封書信也好,公文也好,對吧?它有世俗意義,

但是,一旦是以修身為出發點的話,那他就不是一個目的了——❤️你不是為了寫字去完成什麽

❤️而是通過寫字去

自我體貼、自我反省,剝落掉自以為是(按:損之又損),不斷的去打脫那些不該有的妄想——你認為有那些碑帖能讓你臨摹學習,這本身其實就是一個妄想,

不是讓你學習完米芾,然後你就變成米芾了,讓你寫的跟米芾一樣。

米芾寫的好不好,那是他的事情,不是你的事情,

你臨摹米芾也不是為了學習米芾。是因著臨摹米芾的時候能見到自己

你學習佛陀的智慧,難道是為了成為佛陀嗎?他是讓你成為自己,不是讓你成為佛陀。

所以所謂的⭕️臨摹和創作,不是因為你臨摹了能讓創作變得更好,

而是你一開通過臨摹能慢慢的接近自我,才有可能將真我帶出來。

學習臨摹這些碑帖,都是一些外在的因緣,或者說他們是你的老師,但你絕對不是因為你要成為老師才臨摹的,而是在你臨摹老師留下來的這些痕跡中,發現自己。

至於你最後能達到一個什麽地方,達到一個甚麽狀態,那誰也說不好,那就不是在你該思考的範圍裏了你需要做的就是不斷的去踐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