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味二十四节气》是子夏故坛解读祖国传统历法的一部著作,而非仅仅是二十四节气。本书内容丰富多彩,其内容涉及我国传统历法的本源和今用,对于二十四节气,更有浓墨重彩的描写。书名之所以确定为《品味二十四节气》,乃是因为二十四节气是祖国传统历法中始终不可或缺的最精华的部分。在这本书中,还有对于我国传统历法中许多的重点热点问题的独特见解和阐述。这本书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传统历法的根脉、精髓、基因和风尚,对于正确传承和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大家的国学水平和传统文化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言虽有点自大轻狂,但相信大家读后,一定会深有体会。 ![]() 二十四节气据说起源于我国原始社会的结绳治世时代。《易·系辞下》第二章中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大家把“结绳治世”写成“结绳记事”,是出于对古人“结绳”所起作用的误解所致。大家知道,华夏民族自古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民族,华夏文明主要是农业文明,而农业最讲究农时,不误农时是农业的最高准则,故把握农时,适时稼穑就显得尤其重要。所以圣人治世的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准确纪时,从而精准地指导农业生产。也就是说,古圣人为了精准指导农业生产,就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纪时方法,用以明天时,察地理。所以上古“结绳治世”最主要的内容也就是“结绳纪时”。由于后世之人没有明白这个道理,以为结绳是为记录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故把“结绳纪时”误解并讹传成了“结绳记事”。 ![]() 传说《易经》由上古伏羲氏(也称包牺氏)始创。《周易·系辞下》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伏羲氏仰观俯察,仰则观乎天文,俯则察乎地理气候。近取诸身,即取于自身的冷暖感受;远取诸物,即取于不同气候下的各种物候现象。然卦者为何物?子夏故坛认为,“卦”字从圭从卜,“卜”实际就是古人测日影所用的表柱(标杆),而“圭”就是记录日影长度的刻度尺(圭尺)。原来“卦”的本义就是圭表以及利用圭表探测天文历数的相关活动及成果。 ![]() 华夏民族的先贤们很早之前就懂得测日影而明天时。通过用圭表测日影,人们逐渐把握了天地运行变化的规律。古圣先贤们需要系统地记录每天的日影长度等数据,但起初没有文字,于是就用结绳的办法来解决。我们可以合理推想,古人所结之绳,每串绳结就应该代表一个月,结与结之间的距离就代表每天正午日影的长度,而每个结都代表具体的某一天,称为“结绳纪时”。所以,古人所结之绳其实就是古代的“日历”。有了这个“日历”,就可以指导农业生产,使农业生产不误农时,从而获得更好的收成,从而促进部落的发展壮大,故曰“结绳而治”。 ![]() 由于一开始没有文字,所以只能用“结绳纪时”的方式来表达历法。随着文字的产生,历法也就可以用文字来表达了,故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用文字符号来表达记录历数,于是天干地支应运而生。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就是用来代替结绳而纪时的工具,这样干支纪时就取代了结绳纪时。干支纪时的产生又催生了夏历,故二十四节气萌芽于结绳纪时,而成形于夏历。 ![]() 夏历是二十四节气的雏形所在,而二十四节气也是夏历中最精华的部分。从此,中华传统历法和传统文化中再也少不了二十四节气。有了二十四节气的存在,夏历也得以成为祖国传统历法之根,无论传统历法如何变化,都会有夏历的基本基因和遗风,尤其少不了二十四节气的成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历法的主心骨和调节器。我国目前使用的传统农历,其纪月虽然是阴历性质,是以地月关系为系统,以月相有规律的朔望圆缺的变化周期为标准,似乎与以日地关系为系统,纯属阳历性质的二十四节气毫无关系,但传统农历以最靠近立春日的那个朔日为正月初一,并置闰月以调节之,充分说明传统农历还是离不开二十四节气,立春日就是其最大的一个准星,决定了传统农历的年终岁首,调节并较正了传统农历中月份与季节的脱节现象,使月份不至于严重脱离季节,而是始终保持紧随季节而在节气间左右小幅摆动的状态。至于公历,由于公历与二十四节气均属阳历性质,故二十四节气日与公历日始终保持较为固定的对应关系,前后误差均不会超过一天的时间。 ![]() 二十四节气是夏历中最精华的部分,也是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二十四节气以其无与伦比的魅力征服了全世界。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夏历是传统历法之根,《易经》是传统文化之根,两者相辅相成。《品味二十四节气》虽然不是直接释《易》的著作,但《易经》所依据的历法就是夏历,故解读《易经》离不开夏历,更离不开以干支纪时的二十四节气。可以断言,不懂夏历及二十四节气,就根本不会读懂《易经》,也就不会真正懂得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谈不上正确传承和弘扬之。故有志于为往圣继绝学,有志于正确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仁们,不妨读一下子夏故坛所著的这本《品味二十四节气》。 ![]() 由于子夏故坛的文字功底和写作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一定会有很多瑕疵和不足之处。卮言拙笔,欢迎各位同仁大家们直言相告、批评指正,子夏故坛一定闻过则喜、从善如流并万分感谢! 子夏故坛 二0二四年十一月二十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