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大自然的声音》学写声音

 新用户75266912 2024-12-03 发布于重庆

运用六单元学习的关键句知识,学生很快找到了全文的中心句“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接着围绕“声音”展开阅读。

课文写了哪些声音?

借助课后第二题的示意图,学生运用抓关键句的方法,很快梳理出课文写了风、水、动物的声音。并把相关句子填写在示意图里。

水,有哪些声音?

第一步,找拟声词。

请学生先圈画出模拟水的声音的拟声词——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淙淙、潺潺、哗哗。

重点理解“淙淙”“潺潺”的不同。“淙淙”描述更加活跃的流水声,给人活泼欢快之感,表现溪水声的清澈与活泼。“潺潺”表现的是温柔、缓慢的水流状态,给人平缓宁静的感觉。通过看小溪、河流的视频,进一步感受两个拟声词的不同。

最后通过朗读,读出水流的变化。

第二步,找描写声音的词语。

师:除了拟声词,还有一些词语不是直接写声音,而是描写了声音的特点,比如“轻快的山中小曲”“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结合句子,想一想,“轻快的山中小曲”指什么?“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指什么?

生:“轻快的山中小曲”指“小溪淙淙”。

师:小溪淙淙地流着,蹦蹦跳跳,清澈活泼。多像轻快的山中小曲呀。

生:“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指“大海哗哗”。

师:小溪、河流都汇聚到了大海,哗哗哗,的确是大合唱呀!再次齐读最后两句,读出小曲和大合唱的不同。

师:这一段还有哪个短语也是描写声音的?

生:热闹的音乐会。

师: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小雨滴打在不同的地方,就有了不同的声音,多热闹呀!

风,有哪些声音?

师:第三自然段,作者用了拟声词和描写声音的词语,写出了大自然里水的声音丰富、多变,是那么美妙。看看第二自然段,作者是怎么写风的声音的呢?

生:我发现写风的这个段,没有用拟声词。

师:那用了哪些词语描写声音的呢?

生:轻轻柔柔。

生:呢喃细语。

生:雄伟的乐曲。

生:充满力量。

师:读一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出声音的特点。

(生读)

师:把这些词语放到第二自然段中,齐读,读出风声的变化。

(生读)

师:多么美妙的声音呀!你在哪里也听到过这样的声音?

(生答略)

师:如果我们也要写声音,就可以像作者一样,既可以用拟声词,也可以用描写声音的词,就能写出声音的丰富和多变。

动物,有哪些声音?

用同样的方法,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发现作者用了“叽叽喳喳”“唧哩哩唧哩哩”两个拟声词描写动物的声音。

还用了什么方法描写声音?

学生默读全文,继续发现写声音的秘密。

很快,学生发现了第二自然段第最后一句话,写微风和狂风的时候,加入了感受“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写出了两种风不同的特点。

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加入了想象来写声音。

除了展开想象、加入感受,作者还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描写大自然的声音。

比如:

“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拟人)

“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不同的歌曲。”(比喻)

“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青蛙的歌唱。”(排比)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语言表达更生动,大自然的声音也更加美妙。

写“美妙的声音”

在研究了作者怎么写声音的基础上,完成课后小练笔。

鸟儿是大自然的歌手……

厨房是一个音乐厅……

根据给出的关键句,接着写下去。

可以先讨论一下怎么写,然后看视频,最后写下来。写的时候,用上拟声词和描写声音的词语,展开想象,加入感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