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年级语文上册《大自然的声音》,大自然带给我们许多美妙的声音,这真是太神奇了

 新用户4068cq0H 2022-11-25 发布于安徽

一、总述。

1、课文结构图示

2、课文主题思想

课文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联想和富有韵味的语言,将大自然中的事物比作音乐家,把他们发出的声音描绘成各种美妙生动的乐曲,体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3、课文感悟
大自然带给我们许多美妙的声音,这真是太神奇了。我要好好地去品味这些美妙的声音,用心与大自然对话。
4、写作特点
(1)、“总一分”写法,结构严谨。
感悟:大自然带给我们许多美妙的声

课文先概括介绍“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然后分别从风、水、动物三个方面描写了大自然声音的丰富与美妙。分述时,第2~4自然段先写中心句,然后再具体描写,也是非常典型的先概述再具体描述的方式。

(2)、语言生动,妙趣横生。
课文用生动的语言,把人们习以为常的
声音写得丰富鲜活,妙趣横生。如,将大自然的声音比作“呢喃细语”“雄伟的乐曲”,让人身临其境;描写“微风”与“狂风”的语句,对仗工整,对比鲜明,充分表现出两种风的不同特点。
5、资料链接
青蛙:蛙的一种,头部扁而宽,口阔,眼大,皮肤光滑,肤色因环境而不同,通常为绿色,有灰色斑纹,趾间有蹼。生活在水中或近水的地方,善跳跃,会游泳、多在夜间活动、蠕的叫声响亮。吃昆虫,对农业有益。通称田鸡。

二、生字街

1、会写、会认的字

妙(美妙)(妙不可言)

(演员)(旧戏重演)

(伴奏)(风闻奏事)

(钢琴)(琴棋书画)

(柔软)(温柔敦厚)

(感觉)(百感交集)

(接受)(自作自受)

(激动)(感激不尽)

(击打)(不堪一击)

(乐器)(欲成大器)

(水滴)(滴水穿石)

(敲打)(旁敲侧击)

(鸣叫)(一鸣惊人)

2、会认的字

3同音字

gǎn   感(感动) 赶(赶集)
         敢(勇敢) 
jī       激(激励)击(射击)
         积(积极)机(机会) 
qì      器(电器)气(天气)
         泣(哭泣)弃(舍弃) 
míng  鸣(鸣叫)明(明亮)
          名(出名)铭(铭记)
4、多音
  ①  ní  呢喃  毛呢

            ②  ne  你呢  哪儿呢

巧记:那个穿毛呢(ní)大衣的女孩演讲比赛得了第一名呢(ne)!

三、新词苑

1、词语释义

【美妙】:美好,奇妙。
例:这首曲子悦耳动听,真是美妙极了。
【演奏】:用乐器表演。
例:他精彩的演奏赢得了台下经久不息的掌声。
【拂过】:轻轻擦过。
例:微风拂过脸庞,像妈妈的手抚摸着我,可真舒服。
【呢喃】:形容小声说话的声音。
例:傍晚,岸边的石凳上坐满了游人,他们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
【温柔】:温和柔顺。
例:春天来了,阳光温柔地抚摸着大地。
【雄伟】:雄壮而伟大。
例: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屹立在天安门广场上。
【威力】:强大的使人畏惧的力量。
例:这次台风威力巨大,使沿海城市损失惨重。
【汇聚】:聚集。
例:千万条河流汇聚在一起,形成浩瀚的海洋。
【淙淙】(cóng cóng):形容流水的声音。
例:泉水淙淙,似一支美妙的乐曲。
【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例:汹涌的洪水如同脱缰的野马,瞬间就淹没了山脚下的村庄。
【波澜壮阔】:形容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澜,大波浪。
例:他的诗以波澜壮阔的气势震撼着读者的心。
【叽叽喳喳】:形容杂乱细碎的声音。
例:淘气的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唱着歌。

2、近义词

美妙一美好
温柔一温顺
汇聚一汇集
轻快一欢快
雄伟一宏伟
波澜壮阔一波涛汹涌

3、反义词

温柔一粗暴
快乐一忧愁
激动一平静
轻快一沉重
波澜壮阔—风平浪静
4、词语搭配
充满(力量)
充满(激情)
充满(活力)
充满(阳光)

(美妙)的声音

(美好)的生活

(优美)的风景

(美丽)的花朵

(雄伟)的乐曲
(雄壮)的歌声
(雄健)的步伐
(雄厚)的力量
5、多义词
澎湃
①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例:潮来时,汹涌澎湃的海水发出了巨大的轰鸣声。
②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例:他写下了无数热情澎湃的诗篇。
激动
①(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
例:他握着恩人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②使感情冲动。
例:激动人心的时刻马上就要到来,大家屏住呼吸等待着。
6、文名读写
顶  真
例句: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
点拨:顶真是一种修辞手法,是指上句的结尾与下句的开头使用相同的字或词。注意:使用这种修辞手法时,上下句交接点一定要使用相同的字或词。如例句中,上下句交接点的词分别是河流、大海。
运用: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顶真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水面冻冰,冰积雪,雪上加霜;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
B.这支部队英勇无敌,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C.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
D.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四、课文风景线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大自然声音的丰富美妙。

五、课后习题预解

点拨:

课文语言极为生动,朗读时应注意感受语言的韵味,深入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如,读“微风拂过”时语气要轻柔些,体现出微风的温柔;读“狂风吹起”时语气要厚重些,体现狂风的雄壮。读第4自然段时,语调要轻快些,表现出动物的可爱。
背诵前,应先弄清楚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围绕第一句话写了哪些内容,找准关键词语,如森林、树叶、微风、狂风、雨、音乐会、小曲、大合唱等,然后借助这些词语的提示练习背诵,就会容易许多。

答案: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动物是大自然的歌手。

课文描写了如下声音:微风轻拂树叶的呢喃细语、狂风吹动森林的雄伟乐曲、小雨滴滴答答和叮叮咚咚、小溪淙淙、河流潺潺、大海哗哗、鸟叫叽叽喳喳、虫鸣唧哩哩唧哩哩、青蛙歌唱。

答案示例:
在夜晚的海滩上,我听到过海浪与堤岸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在黄河壶
口瀑布旁,黄河水倾泻而下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响声,仿佛一首雄伟的乐曲,让我心潮澎湃;夏季的池塘边,青蛙时常会举行热闹的音乐会,那“呱呱”的蛙鸣声,至今还时常回响在我的耳畔;在大山里,我听到过轻快的山中小曲,那是山上的泉水汇聚成小溪,淙淙地流淌发出的悦耳的声音;我在黄果树瀑布前听到过充满力量的声音;我在烟台的海边听到过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答案示例:厨房是一个奇特的音乐厅,有着各种各样独特的声音。
洗菜时,发出哗啦啦的流水声;切葱时,会有嘶嘶声;拍大蒜时,有刀碰撞菜板的砰砰声;煤气点燃时,会发出呼呼声;炒菜时,油热后再倒入洗干净的菜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好像放鞭炮一样;锅铲炒菜时,发出哗哗哗的声音;烧水时,会发出嗡嗡嗡的声音;米饭煮熟后,电饭锅还会发出嘀嘀嘀的声音,好像在说:“饭熟了,饭熟了,欢迎品尝!”
每一样东西都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它们的声音有序地结合在一起就是一首美妙的歌曲。
厨房的声音真奇妙啊!

点拨:在叶圣陶的笔下,水这位“音乐家”不仅演奏了一曲曲激动人心的乐曲,还描绘了一幅幅壮观的美景。如,“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等语句让人感受到瀑布声音的丰富美妙;“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珍珠的屏”“如烟,如雾,如尘”等语句让人非常形象直观地感受到瀑布的壮观神奇。


六、课外拓展,知识积累。

表示声音的“AABB”式词语

轰轰隆隆  叮叮当当  咣咣当当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乒乒乓乓
呼呼啦啦  淅淅沥沥  哗哗啦啦
嘀嘀嗒嗒  叽叽喳喳  噼噼啪啪

环保公益用语

搞好水土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共存。
保护碧水蓝天,共建绿色家园。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垃圾分类,代代相传。
美好的环境来自我们每个人的珍惜和维护。

与大自然有关的古诗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美文诵读 

五色茶花
袁琼
小时候就听说,我们峡江的桂林村有棵奇异的古树,长在一户人家的庭院里。乡亲们也时常谈论它的美丽、醉人:一棵树能开几色花。它的名字——五色茶花也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有一年冬天,我终于目睹了五色茶花的风采。寒冬腊月,许多花木正在休眠,而这株五色茶花,却开得如火如荼,格外招人。这株树高五米左右,树苑(dōu)出土分为两枝,呈对称状。树干饱经风吹日晒,斑痕累累,连树心也空了,只靠约五分之三的树体表层支撑着如磐的树冠,主人在树下绑了不少支架。
树很古老,树身印满岁月的痕迹,花也开得迷人。你看,花儿开满枝头,远远看去就像是繁星当空,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走近细看,花瓣一重叠一重,富丽堂皇,情态各异。最为奇妙的是,这同一株树的两个树权上的花,颜色却不相同。右边树杈上的花为纯白色,左边树杈上的花为红、白、黄、蓝、粉红五色,故名五色茶花。
相传这株茶花树是明朝嘉靖年间种的,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说它几经劫难,最严重的一次是在1985年,几个陌生人想高价买下它。守护它的主人认为这是祖宗所传之物,不可变卖。不料,一天夜里,树上的枝丫被人锯了个精光。一株名贵的茶花树只剩下两根树杈。树的主人一家痛惜不已,一边包扎护芽,一边培土施肥。日日看,夜夜望,本以为难以成活了,可近几年它又满树新芽,重开异花,真是奇迹!
阅读小语
本文描写了五色茶花的样子及历史,赞美了五色茶花的美丽和顽强的生命力。
自悟空间

1、第2自然段中,在描写五色茶花开得如火如荼时,为什么要描写其他花木在休眠?
2、遭受重创的五色茶花树能重开异花说明了什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