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活了141岁的药王孙思邈,4句话说透最顶级养生术,学会延年益寿,防治百病

 观海览书 2024-12-09
图片

图片

孙思邈,字思邈,自号孙真人,出生于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大约在公元541年至682年之间,整整活了141岁。在那个人均寿命三四十岁的朝代,活到一般人不敢奢望的高寿,本身就是他养生术的最好活广告。

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收录了近万首药方,全面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医学知识,被后人奉为医学经典。

这位唐代的医学巨匠,不仅以其卓越的医术救治了无数患者,更以其独到的养生之道,活出了141岁高龄,成为后人敬仰的“药王”,“活寿星”。他的养生哲学,融合了儒家、道家以及佛家的精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活艺术。下面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位“活寿星”的养生之道,学会防治百病,延年益寿。

图片

1、人欲长生,先除六疾

释义:若想追求长寿,首要任务是克服六种心灵上的 “疾病”,即懒惰、过劳、贪欲、嗔怒、忧虑和恐惧。

从现实生活来看,这六种 “疾病” 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很多人白天工作过度劳累,晚上却懒得进行适当的运动和放松;内心的欲望不断膨胀,永无止境,一旦无法满足便焦虑不堪;遇到不顺心的事就轻易动怒,情绪难以自控。

心得感悟:我们往往忙于追求各种外在的目标,却忽略了内心的感受。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烦恼和痛苦并非源于外界的事物,而是来自内心的欲望和情绪。当我们学会审视自己的内心,努力克服懒惰、控制贪欲、平息嗔怒、消除忧虑和恐惧时,我们会发现生活变得更加轻松自在,身体也会更加健康。

这就如同打扫房间一样,只有清除内心的 “杂物”,才能让心灵的空间变得整洁明亮,让我们更好地享受生活的美好。

2、善养生者,常须少欲

释义:真正懂得养生的人,必定懂得减少自己的欲望。欲望越少,内心越安宁,身体也就越轻松。

心得感悟:现代社会的消费主义观念盛行,人们不断受到各种广告和媒体的影响,被诱导去追求更多的物质和感官刺激,从而导致欲望不断膨胀。为了购买更多的奢侈品或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人们不得不努力工作、加班加点,甚至不惜背负沉重的债务。

这种过度追求物质的生活方式,不仅让我们的身体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也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浮躁和焦虑。

少欲并非是要我们放弃所有的欲望,而是要学会知足常乐。要学会审视自己的欲望,区分哪些是真正必要的,哪些是可以舍弃的,只有减少不必要的欲望,才能让生活回归简单和本真,让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和滋养。

图片

3、怒则气逆,思则神劳

释义:愤怒会导致气血逆行,过度思虑则会使精神疲惫。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发雷霆,或者为了某个问题而冥思苦想、夜不能寐,这些情绪上的失控和过度的思考都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的伤害。

心得感悟:从医学角度来看,愤怒时人体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等激素,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等生理反应,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而过度思虑则会消耗大量的心神,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失眠、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而影响身体的免疫力和整体健康状况。

因此,学会管理情绪和合理思考,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不断修炼的重要功课。

图片


4、若要安,三分饥与寒

释义:要想身体健康、平安无病,就应当保持适度的饥饿和寒冷,切忌过度满足和追求舒适。

心得感悟: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适度节食有助于减轻肠胃负担,促进新陈代谢,预防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而适当感受寒冷则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抗寒能力,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相反,如果长期吃得过饱、穿得过多过暖,身体会逐渐变得懒惰,各项机能也会下降,容易引发各种疾病。

在生活中,无论是饮食、穿着还是其他方面,我们都应该避免过度追求满足和舒适,要学会给自己的身体和生活留一些余地。比如,在饮食上,我们可以遵循 “八分饱” 的原则,既能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又不会给肠胃造成太大的负担;在穿着上,不要过于依赖暖气和厚衣服,适当让身体感受一些自然的温度变化,有助于增强体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