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强烈建议收藏】可用于肝胃不和的中成药

 AB向往神鹰 2024-12-10
除了这些,你有哪些效果好的方法,推荐吗?欢迎评论区补充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收集,不能作为治疗疾病的指导。如有需要,请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


欢迎各位老铁关注公众号:帅本草,公众号留言,文章留言,多多分享、点赞、在看,你们的鼓励将大大增加我分享的动力。

图片

1、参柴颗粒
处方来源: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内科肝胆分册
页码:69
处方:柴胡800g,黄芩343g,半夏(制)571g,人参343g,大枣343g,生姜114g,甘草229g,糊精500g
功能主治:疏肝和胃。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脘、胁胀痛,呕吐泛酸,烦躁口苦,神疲纳差,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见有上述症候者。
2、金莲胃舒片
处方来源: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内科脾胃分册
页码:294
处方:白矾(煅)147g,金不换总碱4g,(相当于金不换块根干品68g,)老蛇莲143g,硬脂酸镁1g,滑石粉2g,6%淀粉浆50g
功能主治:舒肝和胃。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见于肝胃不和兼胃热证所致的胃痛、返酸。
3、肝胃气痛片
处方来源: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内科脾胃分册
页码:306
处方:碳酸氢钠400g,龙胆100g,大黄100g,丁香油1ml,薄荷油1ml,羧甲基纤维素钠0.5g
功能主治:健胃制酸。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胃胀反酸作痛,积食停滞,食欲不振。
4、救必应胃痛片
处方来源: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内科脾胃分册
页码:311
处方:木香50g,救必应60g,高良姜30g,肉桂30g,陈皮30g,甘草流浸膏40ml,碳酸氢钠60g,三硅酸镁80g,淀粉7g,硬脂酸镁2g
功能主治:镇痛,解痉,制酸,健胃。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属肝胃不和证者。
5、元胡胃舒胶囊
处方来源: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内科脾胃分册
页码:327
处方:阿魏45g,海螵蛸45g,鸡内金(炒)60g,决明子45g,木香30g,延胡索(醋制)60g,香附(醋制)15g,黄酒4.5g
功能主治:舒肝和胃,制酸止痛。用于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属肝胃不和证,症见:胃痛,痞满,纳差,反酸,恶心,呕吐等。
6、香砂胃痛散
处方来源: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内科脾胃分册
页码:491
处方:碳酸氢钠960g,沉香15g,砂仁15g,珍珠层粉5g,朱砂5g
功能主治:制酸和胃,疏肝止痛。用于肝胃不和之胃痛,高酸性消化溃疡见上述症状者。
7、济坤丸
处方来源: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一册
处方:香附(醋制)40g,熟地黄40g,莲子40g,当归30g,泽兰30g,地黄20g,茯苓20g,天冬20g,麦冬20g,延胡索(醋制)20g,红花20g,白芍20g,龙胆20g,厚朴(姜制)20g,青皮(醋制)15g,丹参10g,牡丹皮10g,蝉蜕10g,桔梗10g,枳壳(麸炒)10g,稻芽(炒)10g,关木通10g,益智(盐制)10g,乌药8g,陈皮8g,木香8g,白术(麸炒8g,阿胶5g,酸枣仁(炒)5g,远志(制)5g,草豆蔻5g,川楝子4g
功能主治:调经养血,和胃安神。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前不寐,肝胃不和,乳房生结节。
8、舒肝止痛丸
处方来源:国家药品标准修订件
处方:柴胡60g,当归100g,白芍80g,赤芍60g,白术(炒)60g,薄荷40g,甘草40g,生姜40g,香附(醋制)80g,郁金60g,延胡索(醋制)40g,川楝子60g,木香60g,陈皮60g,半夏(制)60g,黄岑80g,川芎40g,莱菔子(炒)60g
功能主治: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胃不和,肝气郁结,胸胁胀满,呕吐酸水,脘腹疼痛。
9、健胃片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页码:1473
处方:炒山楂16g,六神曲16g,炒麦芽16g,焦槟榔32g,醋鸡内金16g,苍术79g,草豆蔻47g,陈皮47g,生姜16g,柴胡47g,白芍79g,川楝子47g,醋延胡索32g,甘草浸膏9g
功能主治:舒肝和胃,消食导滞,理气止痛。用于肝胃不和,饮食停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症见胃脏胀痛,嘈杂食少,暧气口臭,大便不调。
10、宽胸舒气化滞丸
处方来源: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三册
处方:沉香6g,木香6g,青皮(醋炙)12g,陈皮12g,牵牛子(炒)120g
功能主治:舒气宽中,消积化滞。用于肝胃不和,气郁结滞引起,两胁胀满,呃逆积滞,胃脘刺痛,积聚痞块,大便秘结。
11、舒肝健胃丸
处方来源:国家药品标准修订件
处方:姜厚朴300g,醋香附400g,白芍(麸炒)500g,柴胡(醋制)300g,醋青皮200g,香橼300g,陈皮500g,檀香300g,豆蔻300g,枳壳300g,炒鸡内金500g,槟榔500g,醋延胡索300g,五灵脂(醋制)300g,炒牵牛子300g
功能主治:疏肝开郁,导滞和中。用于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胀痛,胸胁满闷,呕吐吞酸,腹胀便秘。
12、和胃平肝丸
处方来源: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六册
处方:沉香309g,佛手150g,木香240g,檀香30g,砂仁240g,豆蔻仁180g,枳壳(麸炒)300g,厚朴(姜炙)240g,川楝子450g,延胡索(醋炙)300g,陈皮40g,片姜黄300g,白芍360g,茯苓300g
功能主治:舒气平肝,和胃止痛。用于肝胃不和,气郁结滞引起的两胁胀满倒饱嘈杂,气逆作呕,胃脘刺痛,饮食无味。
13、快胃片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页码:1047
处方:海螵蛸130g,枯矾100g,醋延胡索60g,白及50g,甘草13g
功能主治:制酸和胃,收敛止痛。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胃脘疼痛、呕吐反酸、纳食减少;浅表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窦炎见上述证候者。
14、沉香舒气丸
处方来源: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七册
处方:木香195g,砂仁117g,沉香195g,青皮(醋炙)600g,厚朴(姜炙)600g,香附(醋蜘)600g,乌药300g,枳壳(去瓤麸炒)600g,草果仁300g,豆蔻117g,片姜黄300g,郁金600g,延胡索(醋炙)600g,五灵脂(醋炙)300g,柴胡300g,山楂(炒)300g
功能主治:舒气化郁,和胃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肝胃不和引起的胃脘胀痛两胁胀疼痛或刺痛,烦躁易怒呕吐吞酸,呃逆嗳气,倒饱嘈杂,不思饮食。
15、复方胃宁片
处方来源: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八册
处方:延胡索40g,猴头菌粉140g,海螵蛸120g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制酸。用于肝胃不和,胃脘疼痛,吞酸嗳气。
16、柴芍六君丸
处方来源: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九册
处方:党参100g,柴胡75g,白芍75g,法半夏75g,陈皮(制)75g,茯苓100g,白术(麸炒)100g,甘草(蜜炙)50g
功能主治:舒肝解郁,健脾和胃,益气养血。用于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脾虚溏泄,呕吐吞酸,腹胀腹痛。
17、十香定痛丸
处方来源: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二册
处方:丁香60g,母丁香60g,降香60g,小茴香(盐炙)30g,檀香30g,木香60g,香附(醋炙)120g,乳香(醋炙)60g,豆蔻15g,枳实60g,厚朴(姜炙)60g,三棱(麸炒)60g,莪术(醋炙)60g,蒲黄30g,五灵脂(醋炙)60g,片姜黄60g,元胡(醋炙)60g,红花30g,赤芍30g,白芍60g,没药(醋炙)60g,肉桂(去粗皮)30g,白术60g,山楂(炒)60g,茯苓60g,高良姜60g,石菖蒲60g,牵牛子(炒)120g,槟榔60g,法半夏30g,甘草30g,松罗茶60g,砂仁60g
功能主治:舒肝解郁,和胃止痛。用于肝胃不和,气滞血瘀引起的胸胁胀满,胃脘疼痛,食积腹胀,经期腹痛。
18、四方胃胶囊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页码:820
处方:海螵蛸156g,黄连39g,浙贝母78g,炒川楝子78g,苦杏仁39g,柿霜39g,吴茱萸20g,沉香12g,醋延胡索39g
功能主治:疏肝和胃,制酸止痛。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胃脘疼痛、呕吐吞酸、食少便溏;消化不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19、胃逆康胶囊
处方来源:新药转正标准32
页码:61
处方:柴胡(醋),白芍,枳实,黄连,川楝子,半夏(制),陈皮,吴茱萸,莪术,瓦楞子(煅),蒲公英,甘草
功能主治:疏肝泄热,和胃降逆,制酸止痛。用于肝胃不和郁热证引起的胸脘胁痛,嗳气呃逆,吐酸嘈杂,脘胀纳呆,口干口苦,舌红苔黄等症及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见上述证候者。
20、乌贝颗粒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页码:729
处方:海螵蛸638g,浙贝母112g
功能主治:制酸止痛,收敛止血。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胃脘疼痛、泛吐酸水、嘈杂似饥;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21、乌贝散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页码:729
处方:海螵蛸850g,浙贝母150g
功能主治:制酸止痛,收敛止血。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胃脘疼痛、泛吐酸水、嘈杂似饥;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22、戊己丸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页码:810
处方:黄连300g,吴茱萸50g,白芍300g
功能主治:泻肝和胃,降逆止呕。用于肝火犯胃、肝胃不和所致的胃腕灼热疼痛、呕吐吞酸、口苦嘈杂、腹痛泄泻。
23、四方胃片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页码:819
处方:海螵蛸156g,黄连39g,浙贝母78g,炒川楝子78g,苦杏仁39g,柿霜39g,吴茱萸20g,沉香12g,醋延胡索39g
功能主治:调肝和胃,制酸止痛。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胃脘疼痛、呕吐吞酸、食少便溏;消化不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24、加味左金丸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页码:854
处方:制吴茱萸36g,黄芩18g,柴胡36g,木香18g,醋香附72g,郁金36g,白芍54g,醋青皮54g,麸炒枳壳54g,陈皮54g,醋延胡索54g,当归54g,甘草18g
功能主治:平肝降逆,疏郁止痛。用于肝郁化火、肝胃不和引起的胸脘痞闷、急躁易怒、嗳气吞酸、胃痛少食。
25、朴沉化郁丸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页码:869
处方:醋延胡索35g,麸炒枳壳50g,檀香35g,木香35g,片姜黄15g,柴胡35g,姜厚朴75g,丁香35g,沉香35g,高良姜25g,醋青皮35g,陈皮100g,甘草35g,豆蔻35g,醋莪术25g,砂仁35g,肉桂15g
功能主治:疏肝解郁,开胃消食。用于肝气郁滞、肝胃不和所致的胃脘刺痛、胸腹胀满、恶心呕吐、停食停水、气滞闷郁。
26、胃药胶囊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页码:1264
处方:醋延胡索120g,海螵蛸60g,土木香60g,枯矾90g,鸡蛋壳120g,煅珍珠母120g
功能主治:制酸止痛。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胃脘疼痛、胃酸过多、嘈杂反酸;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27、胃康灵胶囊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页码:1270
处方:白芍317.5g,白及238.1g,三七9.9g,甘草317.5g,茯苓238.1g,延胡索158.7g,海螵蛸31.7g,颠茄浸膏2.1g
功能主治:柔肝和胃,散瘀止血,缓急止痛,去腐生新。用于肝胃不和、瘀血阻络所致的胃脘疼痛、连及两胁、嗳气、泛酸;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出血见上述证候者。
28、胃舒宁颗粒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页码:1273
处方:甘草595g,海螵蛸595g,白芍464g,白术310g,延胡索310g,党参119g
功能主治:补气健脾,制酸止痛。用于脾胃气虚、肝胃不和所致的胃脘疼痛、喜温喜按、泛吐酸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29、舒肝平胃丸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页码:1736
处方:姜厚朴30g,陈皮30g,麸炒枳壳30g,法半夏30g,苍术60g,炙甘草30g,焦槟榔15g
功能主治:舒肝和胃,化湿导滞。用于肝胃不和、湿浊中阻所致的胸胁胀满、胃脘痞塞疼痛、嘈杂嗳气、呕吐酸水、大便不调
30、舒肝和胃丸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页码:1737
处方:醋香附45g,白芍45g,佛手150g,木香45g,郁金45g,炒白术60g,陈皮75g,柴胡15g,广藿香30g,炙甘草15g,莱菔子45g,焦槟榔45g,乌药45g
功能主治:舒肝解郁,和胃止痛。用于肝胃不和,两胁胀满,胃脘疼痛,食欲不振,呃逆呕吐,大便失调。
31、猴头健胃灵胶囊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页码:1752
处方:猴头菌丝体160g,海螵蛸80g,醋延胡索40g,酒白芍40g,醋香附40g,甘草40g
功能主治:舒肝和胃,理气止痛。用于肝胃不和,胃脘胁肋胀痛,呕吐吞酸;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32、肝舒胶囊
处方来源:新药转正标准73
处方:龙胆,山楂,布渣叶,贯众,稻芽,麦芽,桑寄生,莱菔子,白矾
功能主治:有改善肝功能和增加食欲作用。主要用于慢性和迁延性肝炎。
33、金红片
处方来源:新药转正标准第80册
页码:96
处方:川楝子,延胡索(醋制),红花,八角叶,木香
能主治:疏肝解郁,理气活血。和胃止痛。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症见胃脘胀痛、攻窜两肋、吞酸嗳气、苔白、脉弦等。
34、胃康灵片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页码:1269
处方:白芍317.5g,白及238.1g,三七9.9g,甘草317.5g,茯苓238.1g,延胡索158.7g,海螵蛸31.7g,颠茄浸膏2.1g
功能主治:柔肝和胃,散瘀止血,缓急止痛,去腐生新。用于肝胃不和、瘀血阻络所致的胃脘疼痛、连及两胁、嗳气、泛酸;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出血见上述证候者。
35、胃康灵颗粒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页码:1271
处方:白芍317.5g,白及238.1g,三七9.9g,甘草317.5g,茯苓238.1g,延胡索158.7g,海螵蛸31.7g,颠茄浸膏2.1g
功能主治:柔肝和胃,散瘀止血,缓急止痛,去腐生新。用于肝胃不和、瘀血阻络所致的胃脘疼痛、连及两胁、嗳气、泛酸;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出血见上述证候者。
36、猴头健胃灵片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页码:1749
处方:猴头菌丝体160g,海螵蛸80g,醋延胡索40g,酒白芍40g,醋香附40g,甘草40g
功能主治:舒肝和胃,理气止痛。用于肝胃不和,胃脘胁肋胀痛,呕吐吞酸;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37、复方胃宁胶囊
处方来源:注册标准
处方:延胡索,猴头菌粉,海螵蛸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制酸。用于肝胃不和,胃脘疼痛,吞酸嗳气。
38、健胃愈疡胶囊
处方来源:注册标准
处方:粉青黛,珍珠层,白及,延胡索,白芍,党参,柴胡,甘草
功能主治:疏肝健脾,生肌止痛。用于肝郁脾虚、肝胃不和所致的胃痛,症见脘腹胀痛、暧气吞酸、烦躁不适、腹胀便澹;消化性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39、戊已丸
处方来源:新编国家中成药第2版
处方:黄连0.46g,吴茱萸(制)77mg,白芍(炒)0.46g(每克含药量)
功能主治:泻肝和胃,降逆止呕。用于肝火犯胃、肝胃不和所致的胃脘灼热疼痛、呕吐吞酸、口苦嘈杂、腹痛泄泻。
40、健胃愈疡片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页码:1475
处方:柴胡208.5g,党参208.5g,白芍208.5g,延胡索208.5g,白及208.5g,珍珠层粉62.5g,青黛62.5g,甘草62.5g
功能主治:疏肝健脾,生肌止痛。用于肝郁脾虚、肝胃不和所致的胃痛,症见脘腹胀痛、暧气吞酸、烦躁不适、腹胀便澹;消化性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41、健胃愈疡颗粒
处方来源: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页码:1476
处方:柴胡463g,党参463g,白芍463g,延胡索463g,白及463g,珍珠层粉139g,青黛139g,甘草139g
功能主治:疏肝健脾,生肌止痛。用于肝郁脾虚、肝胃不和所致的胃痛,症见脘腹胀痛、暧气吞酸、烦躁不适、腹胀便澹;消化性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