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捧读新作《烽火连三月》——钩沉承德历史 赋能民族精神

 老羊铲史 2024-12-11 发布于河北

作者简介:

李冬侠,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承德市作家协会会员、承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

钩沉承德历史 赋能民族精神
——捧读杨润忠新作《烽火连三月》
李冬侠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是《春望》中杜甫的“国破山河在”深深的家国情怀;“让躺着的历史站起来,让沉寂的历史鲜活起来”,这是杨润忠《烽火连三月》中“还原”承德抗战史追根溯源的初心和使命。

曾几何时,一个微信公众号“老羊铲史”吸引了我,这是一个很多承德人都熟悉的文史类公众号,其中的文章均以承德本土历史和文化为元素,从即将遗忘的角落里挖掘人物、故事和城市记忆,运用文学手段创作出精品以飨读者。“老羊铲史”的创办人杨润忠,承德电视台资深记者、总编辑,在他质朴无华的外表下却包裹着一颗强大的爱国心。多年来他一直在做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本职,以笔作铲,挖掘、记录、整理承德史料。这也正是“老羊铲史”得以问世的背景。这一切源于热爱,始于坚持。“老羊”成为了家乡历史文化的宣讲人,“老羊铲史”也成为阐述承德历史文化最有影响力的新媒体平台。“老羊”坚持文献查阅、实地考察、人物访谈等行之有效的方法走遍承德的每一个角落。

毫不夸张地说,老羊铲史是承德无所不及的史学博览,也是鲜为人知的史海钩沉,既是对遗落在岁月长河珍贵史料的抢救补遗,也是对热河古今文化风貌的刻画雕琢。但是,一个网络平台庞大的信息元素,是难以永久保留的,一个不经意的键盘操作,一个黑客的突然来袭,或是一个网络管理政策的限制,都有可能让信息存储瞬间消失。于是,在“老羊铲史”这个平台的基础上,才有了杨润忠《来的都是客》《铜壶煮三江》《烽火连三月》三部书的相继问世,并称为承德历史三部曲。

《烽火连三月》以时间顺序穿引事件,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承德的历史为背景,从多个维度为我们“还原”了那个时代艰苦卓绝的岁月印痕和弥足珍贵的历史记忆,深刻表现出旧中国的黑暗统治、军阀混战、外强侵略和底层贫苦人民陷于痛苦深渊中苟且偷生的感伤。这是一部日寇铁蹄践踏之下的承德沦陷史,热河人民可歌可泣的英雄抗争史,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承德解放史。作家激情地诉说了新中国成立前承德(热河)人民在烽烟狼藉的岁月中揭竿而起、英勇抗战的民族精神。旨在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用英勇顽强的民族精神来铺垫承德历史长河中坚实的路基。

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和底气。承德的地域文化,源于多元融通、包容开放的文化积淀,源自各民族团结友爱的和谐共生。山庄因'和’而修,外庙因'和’而建,承德因'和’而兴。承德创造着历史,历史也在发展着城市。承德,这座皇家园林,佛教圣地,大汉行宫,木兰围场,金山岭长城一城尽收。青砖灰瓦铭刻历史风云,亭台楼阁见证民族团结。这就是各民族大团结的和合承德。

你可知道,这样美好的承德走过了怎样的坎坷,《烽火连三月》带你回忆曾经的战火纷飞,被折磨的遍体鳞伤、满目疮痍的这方圣土,在那个年代,一度失去了皇家园林的风采和辉煌,到处是败落、萧条、惨不忍睹。抗战年代的承德隐忍吞咽下了多少关于苦难的话语无人诉说而郁郁不能自己。

杨润忠通过多种渠道搜取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从多种资料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经过深度分析研判,理清事件脉络,把握发展规律,客观准确地呈现历史的真实性和连贯性。

韩愈说,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也确实如此。仅在承德,就出现了无数的抗日英雄和激情满怀的革命者。《烽火连三月》记录了电影《战火中的青春》中主人公的真实存在,全国女战斗英雄郭俊卿,她是地地道道的热河人,第一次立功便是在解放平泉的战斗中;记录了毛粒民为了打入敌人内部,把自己伪装成“草包”“逃兵”,解放战争中潜伏在承德的我党情报人员。在惊心动魄的地下斗争中,他为我军解放承德提供了大量情报;记录了日军遇到的中国军队第一次正规的抵抗也是在承德滦平县的长山峪等等。

《烽火连三月》记录了从1933年日寇占领热河开始至1945年抗战胜利这12年间的一些人物和事件;记录了汤玉麟统治承德七年,“一边种烟,一边禁烟”,搜刮百姓“地皮一米深”,“天高增三尺”,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苟延残喘;记录了日军在承德为解决军需运输,修铁路、抓民工,加快抢掠、侵略华北;记录了热河抗战中的东陵大盗孙殿英带领队伍在赤峰与日寇浴血奋战七天七夜,“无弹尤可肉搏”足以震撼人心;记录了黄守中至今未正名共产党员身份却在当时服装弹药极端匮乏的情况下,带领骑兵以血肉之躯抗击日寇;记录了土匪头子白凤翔多重身份的复杂人却也是当之无愧的抗日英雄;记录了李劫夫在承德创作《忘不了》;记录了《义勇军进行曲》的初稿成熟于热河抗战过程中;记录了全面抗战爆发后,被杀死的第一个日本将军藤井重郎便是在承德丰宁战役中李玉峰之义举;记录了“731部队”的细菌实验室也部署在了承德,1947年的“人鼠大战”是日本人犯下的滔天罪行不能忘却。这场瘟疫被惨烈战争的罪恶所淹没了,但它同样将百姓拖进了人间炼狱,他们可知这更是这场战争最邪恶的一部分;记录了1948年,热河考棚拆毁,历经170多年的文化古建筑遭到彻底破坏等等。他坚持实事求是,正本清源,列举了诸多史料,认定日军侵占热河的战斗中,出动了“九一八”事变以来最大规模的空军力量,敌我力量极度悬殊的情况下,承德人民英勇抵抗,却反击乏力。书的后半部分也写了几篇诸如“柴胡兰子事件”“蒋介石在承德”等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瞬间,向广大网友勾画着承德这片热土曾发生的人与事,挖掘散落在民间的城市记忆,目的就是让人们牢记历史、珍惜当下。

没有英雄可供崇拜的民族是可怜的;有了英雄而不知道珍惜的民族是可悲的!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杨润忠承担起了这份历史巨任,他背负起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精神的责任,是他让我们知道,承德的沦陷是因为落后、是因为国民党的不抵抗,是因为热河都统汤玉麟的搜刮百姓、营私舞弊、临阵脱逃,只留下武器装备极度卑微的义勇军、部分东北军和承德人民在武力悬殊的情况下顽强抵抗。残酷的战争践踏着承德这片土地,但抗战的愤慨却丝毫没有减退。杨润忠批判地更正了当时历史所记录的“128个日本骑兵,不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热河全省”的不严谨记录;同时也更正了1933年在芝加哥世博会上事关承德主权之战的“万法归一”殿,是瑞典探险家和地理学家斯文赫邀请毕业于唐山路矿学校,于土木建筑专业的梁卫华进行测量承造,而并非梁思成。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不可能忘记的痛,是民族灾难,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历程。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经历了太多的屈辱苦难和创伤。我们要永远铭记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也让我们永远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我们保持警醒,不断奋斗,才能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盛、更加繁荣。

历史是无情的,总在掀起城市的伤疤;历史又是鲜活的,时刻在高高擎举着至高无上的民族精神。《烽火连三月》记录的承德近代史见证了中华民族抗击日寇的顽强抵抗和英勇战斗,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前的屈辱史,但却体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革命气节和民族精神。

随着历史的风云变幻,热河省早已成为过往,那段历史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和城市舞台,但是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任何否认、歪曲或者选择性遗忘抗战史,归根结底都是对历史的疏离,对沧桑正道的背叛。牢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针对缺失的历史,杨润忠以严谨深邃的眼光,试图从民间的线索牵引,串联时间与空间的交叉,搜集有关抗战文史资料和无数零零散散的碎片信息,加以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的分析研判、精心筛选书写成册,呈现给广大读者朋友,为家乡献上一部厚重的文化著作,为承德人民奉献上了一件历史宝藏和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以严谨的态度做到了所有人物、故事、历史情节桩桩有踪迹、件件有出处,立体解读承德抗战史,充分体现了作者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度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责任心。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烽火连三月》是一部让承德人民扬眉吐气的好书。掩卷沉思,让人们透过文字去感受历史脉动,厚植家国情怀。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新闻报纸摘要》中,报道了“老羊铲史”宣传承德历史文化的事迹。(音频)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用八分钟的时间推介承德历史文化——老羊铲史是怎么练成的?(音频)

    几年前,承德广播电视台“人文承德”栏目组拍摄过老羊铲史,下面是节目的链接,点击可以查看:

【人文承德】推开“老羊铲史”那扇窗(点击可看视频)

     老羊铲史新书《烽火连三月》已经上市,南营子大街新华书店、桃李街汇文书店、蓝岛大厦西侧路瞧书吧、元宝山几何书店、避暑山庄内文创店有售。
欢迎选购。
汇文书业淘宝店链接:

【淘宝】限时满38减5 https://m./h.glRElBZk6e3opiy?tk=otmO33BsAE3 CZ0001 「杨润忠著作烽火连三月」

点击链接直接打开 或者 淘宝搜索直接打开

相关评论链接:
老羊铲史新书《烽火连三月》上市,南开大学卢桢教授为其作序,称其“为家乡奉献了一部厚重的文化著作。”
读《烽火连三月》有感:为热河抗战史修辞立诚
胡乐夫:老羊铲史的《烽火连三月》,你读了吗?
振叶以寻根 观澜而索源——评杨润忠新书《烽火连三月》
《烽火连三月》:让热河人民扬眉吐气的好书
《烽火连三月》:大视野大情怀擦亮“承德名片”
题赠老羊铲史《烽火连三月》
绿窗:烽火年代热河的暗夜与光芒——阅读杨润忠《烽火连三月》的三个看点
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教授张明悟:《烽火连三月》从多个维度再现了承德人民抗击日寇的历史
让历史站起来——读新书《烽火连三月》有感
大友良师笔峥嵘——读老羊铲史新书《烽火连三月》有感
承德一位中学生眼中的《烽火连三月》
感受《烽火连三月》的家国情怀
孔令春: 读杨润忠新作《烽火连三月》有感
寸心寄中华,岁月赠山河——也说老羊铲史的家国情怀,同贺《烽火连三月》出版
王德光:穿过明天更加开阔的境地——评杨润忠历史文化散文集《烽火连三月》
步九江:读《烽火连三月》,说“老杨”润忠的人和事
一篇后记,看哭了许多人——读杨润忠新作《烽火连三月》后记有感
《烽火连三月》:把热河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王舜:闲话“老羊铲史”

陈建强:读《烽火连三月》,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文稿撷英 书名精当——《烽火连三月》 书名借用得好

文字版:《新闻报纸摘要》中,报道了“老羊铲史”宣传承德历史文化的事迹。

(文字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山河弦歌——新闻纵横《和合共生山庄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