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药店经理人 作者:王海燕 目前,药店经营增长乏力,这一点毋庸置疑,主要由于医保监管愈加严格和药店总数不断攀升,不少药店企业出现同店销售下降情况。 为了找到药店生意增长的新路径,药店老板们四处取经,不管是学习日本的药妆模式,还是美国CVS药店模式,从未停止过多元化零售的尝试。近些年,药店营业执照上不断扩大的经营范围,便是其很好的证明。 今年1月,益丰公告经营范围新增包含新鲜水果、宠物食品及用品、水产品、食用农产品的零售业务。漱玉平民早在2022年就成立了美丽事业部,引进健康美丽品类;一心堂的多元化布局最初侧重于美妆个护品类,而今已拓展为包含美妆、个护、食品、奶粉等多个品类共同发展的格局;同时,一心堂在彩票业务上取得的成绩亮眼:2024年上半年彩票销售6500余万元。 以上都是头部药店连锁的多元化尝试。其中个护、械字号化妆品等生意每年双位数以上增长,是药店多元化增长新范式。 但是,笔者观察到,很多药店大力开展百货、食品等产品的多元化尝试,但是呢,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药店的百货、食品等产品经营可能形成不了太大气候。 药店向超市转型,想清楚这3点 零售是流量变现的学问,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流量、变现。 1.变现。药店经营由于“刚需”的特点,较其他零售行业,如家电、家具等“内卷”的程度低很多,但这里面绝不包含“变现”,即成交能力:流量到店后如何成交。药店零售从业者从不缺乏这样的能力。 2.流量。我认为药店流量主要有五部分。一是药店店前客流,即经过药店门前的流量,理论上,这是可运营流量;二是O2O流量,这考验的是药店后台电商部门的运营能力;三是员工及私域流量;四是工业引流流量;五是异业流量,业内缺乏较好的异业流量运营案例。 为什么超市产品在当下不可能在药店获得成功呢?我想说以下3点,大家可以对此思考。 第一,顾客没有在药店购买超市产品的心智,即缺乏主动流量。顾客认为,药店天然是解决顾客病痛的地方、是售药的地方。顾客在有购买“饮料”的需求时,首先想到的是便利店,而不是药店,即使药店距离顾客更近、即使药店的超市产品价格更便宜,这是根本原因。 第二,很多药店管理者在上马超市产品项目时,虽然了解缺乏主动流量,但是他们依赖于药店的众多流量、想当然地想改变顾客心智和“放卫星”的心理,还是匆忙上马。但门店流量和可运营的流量并不是一回事。 这里引入门店流量漏斗模型——店前流量和进店流量。 店前流量是理论上的可运营流量。虽然店前流量是进店流量的10倍以上,但此部分流量运营极为困难,想象一下在药店门口招徕顾客进店购买百货产品是一种什么场景。进店流量,这是可运营流量。 据益丰公布的2023年上市公司年报其店日均销售约6300元,据《中国药店》2023年药店会员客单价为92.45元,可以得出平均每个门店日均成交68个会员;考虑到药店成交率和店型,每天进店顾客预估在40~100个之间(2024年预计由于销售下降变得更少)。 此部分进店流量少,需要店员的推荐、关联销售才可以成交,由于店员已经担负了药店各项沉重的KPI,并且百货产品单价低,销售佣金低,这部分多元化的尝试并不能成为他们的关注点,百货产品不可能在门店通过推广销售成功。 第三,一个模式的成功,必然是所有参与者都能获利、水到渠成的结果。 百货产品的销售仅仅是药店的一厢情愿,由于其SKU多、各门店均需要铺货、存货高、结款周期长且动销差(一句话就是效率低),注定不是供应商的阵地,其供货价格或服务也无法与超市或电商相比,最后的结果大概率是一地鸡毛。 具体来看,退货或者内部员工消化库存,项目终结,强行大规模上马,会造成较大损失,模式走不通反成先烈。 特别要引起药店决策者注意的是,凡是以内部员工(包含员工私域流量)为主要销售渠道的多元化产品引进都需要引起警惕。 药店多元化转型,药妆更具“确定性” 那么,药店有没有易实现较大销售规模的多元化产品呢,答案是有的。 健之佳在2024年上市季度报中说“报告期,个人护理品销售收入增长 9.85%。个人护理品和部分医疗器械中,综合毛利率较高的功效性护肤产品销售收入占比为 3.92%,凸显公司在多元化健康领域强化核心竞争力努力的初步阶段性成果”,已经是有确定性的方向了。 颜值经济蓬勃发展,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4年,中国化妆品整体市场规模10252亿,一个万亿市场即将形成;近三年来,功效护肤一直保持年均29.4%高速增长率,是普通化妆品的近2倍;消费者对敏感护肤需求和关注度不断提升,国内敏感肌品类产品在护肤品整体销售中占比仅5.5%,相比全球市场平均、美国、西欧的10.3%、14.7%、22.9%占比,尚有1-3倍的差距。相较海外市场的渗透率仍有较大差距。 药店销售美妆集合了前文提出的所有优势:这几年化妆品黑料频出,其中不乏很多大牌,功效性化妆品和国货品牌成为顾客新选择;多年的推广,已经积累了相当大的用户群,顾客药店购买化妆品的心智已开,且逐渐巩固、提升;部分产品为械字号,可以医保支付,顾客试错成本低,易推荐,获得新客难度低;品牌方为了拓展业务,大力度在OTC渠道推广,动力足。 相对于超市产品,药妆单价高太多且SKU数少,给予店员的成交佣金率和佣金额都客观,店员有动力推广;品销售额和毛利贡献高,药店重视。 以上几条原因加上厂商在妇女节、母亲节、618、双十一等不断营销推广,销售同比快速增长,占领会员心智并推动会员基础不断扩大,这又推进销售额增长,“亚马逊飞轮”在药店经营个护美妆上得以形成。 可以预见,药妆生意会成为药店多元化经营最成功的部分,药店应在药妆这条更有确定性的多元化路上坚实迈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