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园 134 过低则为“蹿桌底”,对后代子孙都是不好的,至于埋人深度一般由堪舆师决定。所有构件与墓碑关系如 裹2 表2所示。 墓园构件与墓碑尺寸关系(单位:丁兰尺) -拜桌宽度与墓碑相等,前后深度为墓碑面互螺鼓圆心或碑高约减6”。 *使用柱宽.包括官印柱、金童玉女柱、石笔柱、莲花柱、狮柱、象柱等宽度=墙堵厚度。 (三)碑牌材质、色泽 汉族自古相信“五行”之说,公元前4世纪起即有相关记载。人们确信如果顺从自然主义学者(阴阳家)的指示,便会得到诸天神佛庇佑,故在墓园的建造上亦采纳“五行学说”生克规律“3m28 ̄16孙,这种方式除了运用在墓园选址(风水堪舆)之外,还将其作为墓碑石材的颜色使用,希望配合五行与方位、季节、色彩、四兽的关系营造对后世子孙最佳运势。所以依亡者五行本命选用碑牌色泽,黑色属水、红色属火、白色属金、青色属木、咖啡或米黄色属土。至于使用材质大多以观音山石为主,近期由于禁止开采改以大陆山西黑石、泉州白石、青斗石、或印度红石以及越南、澳洲进口花岗岩系列石材为主。 (四)墓园石雕艺术 传统墓园整体构造工艺,主要以华丽精致的石雕装饰作为外观造型,本研究将此部分分为两方面叙述,一为雕塑技术,另一为文化隐喻内涵。兹分述如下。 1.雕塑技术[53(P13 ̄15’ A、立体透雕法:按图像比例立体透雕而成,如(图2—2狮、象柱)。 B、阴雕法:表现在墓碑刻文以及内外对联之上,也就是使文字图案凹下去,并以“擂金”方法将金膜黏着表现明显的线条。字体有篆、隶、革、楷等,如(图2—3碑牌、对联)。 C、平面浮雕法:在同一平面将图案之外的空白部分剔除,让图案照现如刻印模式。但雕刻模式又分为两种,本研究将其界定为: a、平面展现:主要应用于滚边图像,将刻出对象以平面表现。 b、定面立体雕法:融合透雕刻法多层次2D或部分镂空3D空闯雕凿,但皆于同一平面往内雕刻,如(图2—2、3麒麟堵及二十四孝堵)。 D、凸面浮雕法:同样剔除空白部分,但是让原有平面深凹,并使图像明显突显,更有部分应用镂空而多层次的雕法,特别突显出画面丰富的线条和作品的立体感(图2—1)。 圈2石雕素材 2.文化隐喻 A、原乡文化教育:汉族由于数百年的流离迁徙,特别重视原乡文化传承,并将其表现在碑文之上,除依“生、老、病、死、苦”回旋衍绎,在墓碑中题 (性别、姓名、世代)、左题(立碑年代)、右题(后代或立碑人名),择取“两生合一老”的碑文攥写模式,还于横题标明堂号、籍贯,让子孙能长久记取原乡祖居。同时为表现先祖功名、学养以及对故乡的怀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