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络穴位保健养生-学会“揉脾经”,能揉掉很多慢性病!

 ring868 2024-12-13

A


图片

学会“揉脾经”,能揉掉很多慢性病!(厚爱素材)

你知道脾对人体的作用有多强大吗?脾被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具备生成和运输新鲜气血这两大功能。只要把脾养好,就可以百病不生,有病也会很快痊愈。

最有效的健脾方法之一是按揉足太阴脾经。
 脾经
图片
脾足太阴脾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脾经

脾经是12经络之一,整条经络一共有42个穴位,左右各21个,包括: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是1条多血少气的经络!

坚持把脾经揉通了,能揉掉身上很多的慢性问题,如消化问题、湿气、前列腺问题,慢性鼻炎,女性问题……
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图片

脚上的脾经

1

睡觉流口水、月经淋漓不尽、头晕等:太白穴

图片
很多朋友都存在脾虚的情况,比如,夜里睡觉老流口水(这叫脾不摄津,就是脾不能收摄这些津液,它自己流出来了);舌头两边有齿痕;吃完东西不一会儿就腹胀,消化不良;手脚冰凉,血液循环不到末梢;女性崩漏,月经淋漓不尽,不能收摄;因为气血上不到头部而头晕,等等……这些都是脾的运化能力差造成的。

太白穴,就是脾虚之人的养护要穴。此穴是人体健脾要穴,善于升脾阳清气,能治各种原因引起的脾虚,如先天脾虚、肝旺脾虚、心脾两虚、脾肺气虚、病后脾虚等,并有双向调节作用,如揉此穴腹泻可止,便秘可通。图片
定位:可采用仰卧或正坐,平放足底的姿势,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
方法:两腿盘坐,以一只手大拇指指腹点揉太白穴。点揉的力度要均匀、柔和、渗透,使力量深达深层局部组织,以有酸痛感为佳。早晚各一次,每次点揉3~5分钟,两侧太白穴交替点揉。
还有一个办法:找2颗芸豆(反正稍微大一点儿的豆子),用创可贴粘在太白穴的位置,看电视的时候一只脚踢另外一只脚的豆子,交替着踢。睡觉前拿下来,扔掉。

2

消化不良、胃反酸、妇科问题:公孙穴

图片

从太白穴往上1寸就是公孙穴。公孙穴的功能非常强大,既可以调动脾脏、脾经的运血能力,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去,是一个疏散点、一个枢纽;又可以帮助调节身体上由于气血淤滞造成的各种情况,综合起来,就是通气、活血、解淤

图片

如果您有妇科方面的问题,请每天揉揉公孙穴。另外,公孙穴可以抑制胃酸,如果您出现反酸水的情况,赶紧揉一下公孙穴,很快就会好转。

公孙穴还可以增加小肠蠕动,增强消化能力,如果吃完东西不消化,也要赶紧揉揉它,很快就会往下运化了。

方法:要适当用力,用力按压效果会更显著。一般来说,取坐姿,两手拇指分别按住该穴位,每次每穴按摩时间以5-10分钟为宜,一天2-3次。

3

人体重要的消炎穴:商丘穴

图片

在内踝骨的前缘偏下一点,就是商丘穴。该穴正好对应于足底反射区中的下身淋巴反射区,可以调理各种炎症。

图片

为什么揉这个穴还能消除炎症呢?这是因为脾是管运血的,它能把新鲜血液运到病灶上去,脏东西被清走后,炎症自然也就消除了。

脾经上的穴位都是帮助血液循环的,能把新鲜血液引到病灶上去,所以商丘穴可以消除下身的各种炎症,如膀胱炎、尿道炎、盆腔炎等。我们一定要多揉揉商丘穴,把气血引下来。同时还可以做跪膝法,效果会更好。

方法用拇指指腹用力揉按商丘穴,每次1~3分钟,长期坚持对踝关节有很好的保养作用。足踝痛、踝关节扭伤时可用推拿法按摩商丘穴。
图片

小腿上的脾经

1

肝肾脾上的问题及妇科问题:三阴交穴

图片
脚踝部位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三阴交穴,它是脾经、肾经、肝经交会之处,利用此穴保健,不仅健脾益血,还可调肝补肾,亦有安神助眠之效,还被誉为“妇科圣穴”,对于月经、白带、面部长斑长皱纹等女性常见困扰均可调理。
图片

定位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方法用拇指指尖垂直按压三阴交,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左右足各1~3分钟,可改善女性各种病症。

注意孕妇禁按,有引发流产的危险。


2

完谷不化、前列腺问题、腿肚子酸痛:漏谷穴

图片
从三阴交穴贴着胫骨内侧下缘往上3寸,就是漏谷穴。
图片

漏谷是谷子漏出来的意思,也就是吃下肚的东西,没能得到很好地消化,营养没吸收,又排出来了,这叫做“完谷不化”,多揉漏谷穴就可以调理。漏谷穴还可以治疗小便不利,对男性前列腺问题很有疗效。

很多朋友整天上完班回到家,觉得腿肚子酸麻胀痛,放到哪儿都不合适,这时您就需要多揉漏谷穴,在白天的时候就点揉,尤其是在上午9点到11点脾经气血最旺的时候揉。这样晚上回到家时,腿就不酸了

方法用指腹按揉漏谷,每次1~3分钟。

3

痛经:地机穴

图片
脾本身属土,而地机穴暗含有“大地机关”之意。地机穴的气血畅通,脾胃的功能自然就会变得强大起来。除了调理脾胃之外,地机穴还是缓解痛经的重要穴位之一。

为什么脾经上的地机穴能够缓解痛经呢?地机穴是脾经上的郄穴,有和脾理血、调理胞宫的作用,善于各种急性病及血症,因此地机穴是缓解痛经的经验穴之一。

图片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

手法可选择在上午9-11点,这个时辰是脾经气血最旺盛的时候,通过按揉或艾灸,促进气血更好地运行。

4

祛湿、祛水肿:阴陵泉穴

图片
顺着胫骨一直往上,捋到膝窝下卡住了、捋不动了,那个地方就是阴陵泉。
图片
该穴是一个祛湿的要穴,而人体湿气大就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水肿,以及各种炎症,包括皮炎、皮疹等。
另外,脾是生痰之源,是管湿气的,如果湿气多了运化不出去,就会变成痰饮。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痰的问题就要健脾,而每天坚持多揉阴陵泉穴就好。
方法以指腹按压至微酸,每次按3分钟,每天可按1~3次。

5

专治瘙痒、调节血液循环:血海穴

图片

人体内有髓海、气海、血海、水谷之海。血海就是这四海之一,它是气血汇聚的海洋,能够化血为气、运化脾血,具有活血化瘀、补血养血、引血归经的作用。对妇女月经不调、血崩、闭经、痛经等问题有显著效果。

血海穴可治膝盖痛,例如退化性关节炎、风湿性膝关节炎,多与风湿有关,中医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此穴可以祛风清热、疏筋活血,与阳陵泉穴同按效果更好。
血海穴可治各种皮肤问题。该穴胃脾经之穴,脾经统血出现问题,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导致血不润肤而出现各种皮肤疾病。经常按摩此穴可养肤润燥,防止皮肤瘙痒,调节气血,减轻黄褐斑、雀斑、色素沉着。

图片

定位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
方法两个大拇指重叠按揉此穴位,每侧3分钟,不宜用力过猛,有微微的酸胀感即可。
图片

胸腹部的脾经

脾经上,还有许多穴位是位于腹部的,通过简单的推腹动作,就可涵盖这些穴位,它们一般位于人体中线旁开4寸的位置,如果感到疼痛,往往意味着脾经存在问题
图片
另外,急性扭伤问题也可通过按摩脾经的最后一个穴位—大包穴来缓解,大包穴位于肋骨区域,具体位置为腋窝直下6寸处。
图片
不仅有调理脾胃的作用,还有紧急止痛的作用,比如急性腰扭伤,急性脖子扭伤,急性肋间神经痛等,大包穴都能治;比如岔气,饭后由于活动过量,侧胸胁部有股气憋住了的感觉,疼痛难耐,按揉大包穴可以及时解决。
方法右手食指及中指指腹点按左侧大包穴,按而揉之,使大包穴处产生明显酸、麻、重、胀感,最后用掌心轻揉,轻轻拍打腋下放松。左右两侧交替进行,按揉5-10分钟,每天1-2次。
健脾就是这么简单!建议大家带上身边的亲朋好友都试试看,坚持下去,会发现身体有很多惊喜变化。

相约健康  期待您的

分享

点赞

在看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