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不优秀是因为家长管得太多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4-12-13

有人认为,孩子的智力发展受限是因为家长过度干预。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那就是他们总是过分地限制、要求和否定孩子,使孩子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模式中。

这种教育方式很难培养出一个自信、积极、乐观且优秀的孩子。

作为家长,选择控制型的教育方式还是引导型的 教育方式,这一点至关重要。

很多家长都倾向于严格监管孩子,很少有家长会采用引导型的教育方式。为了改变这种被动错误的教育模式,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四个不要”。

孩子不优秀是因为家长管得太多

首先,不要过分地催促和督促孩子。

许多家长看到孩子动作缓慢或拖延就会感到愤怒,例如:“你能不能快点?这么点作业,你花了多长时间?以这样的速度和学习效率,你能学好 吗?”“做事情能不能利索一点?”“能不能吃快点?”“看看现在都几点了,你还在那里磨磨蹭蹭没完没了?”“你能不能抓紧时间洗漱完上床睡觉?”……每天都不停地催促和督促孩子。

然而,这种做法长期下去会让孩子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对家长的催促和督促产生自然的抵抗和免疫。即使家长着急,孩子仍然按照自己的节奏来。这种教育其实是没有效果的,甚至可能是负效的。

孩子不优秀是因为家长管得太多

其次,不要过于尖酸刻薄。

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时会犯错误。当孩子犯错时,家长的首要任务是帮助他分析错误,认识错误并明白错误的后果,然后协助他改正错误,而不是无休止地责骂、训斥或批评他们,甚至体罚他们。

特别是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一些家长吹毛求疵,对分数和排名有很高的要求,逼迫孩子做更多的习题、参加各种补习班和培训班。实际上,这种教育方式只会把孩子推向厌学的方向。

第三,不要总是给孩子讲大道理进行说教。

教育孩子是一个需要用心和情感投入的过程,不要总是在孩子面前讲大道理或进行苦口婆心的说教。这种教育方式是无效的,因为孩子没有亲身经历或体验,他们无法理解你给他们讲的大道理。

为了更有效地引导和教育孩子,必须将具体的情景和实践相结合来进行教育。例如,在和孩子一起做某件事、一起参与劳动或一起运动的过程中,适时的教育和引导他们,这样的教育才会真正有效。

孩子不优秀是因为家长管得太多

最后,不要过度看重孩子的成绩。

虽然成绩对孩子来说很重要,但孩子的道德品质、综合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为重要。当孩子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时,他们的学习力也会增强,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会逐渐形成。

所以,家长在培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把更多的关注焦点放在培养孩子综合能力,学习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一次两次的成绩不好并不要紧,关键是孩子能够能不能够保持专注如一的学习品质,积极上进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时间利用习惯,如果具备了这些能力和习惯,取得优异成绩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教育培养孩子是一件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家长必须用情,用心,用智慧,用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培养孩子,减少限制、控制、盯死看牢和不停的否定,便监管为激发,变控制为引导,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积极向上,阳光自信,学习优异的好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