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术室的护理新技术有哪些?

 往好的看 2024-12-14

本篇介绍(手术室护理)术中获得性压力损伤(IAPI )的预防和处理,目前已有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治疗临床专家共识。

  • 2020年《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护理专家共识》

  • 2023年《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预防专家共识》

  • 2024年《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手术室全程管理专家共识》

图片

同时也有手术室护理人员积极开展循证研究,整合形成了预防成人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最佳证据总结,包括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皮肤和组织评估、体位管理、体温管理、患者交接及教育和培训等。但研究发现,临床实施效果与最佳证据存在差距。护士是患者压力性损伤最佳证据实施者,分析其在实施预防干预措施中感知到的障碍因素,可减少临床实践中的不足。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术前护理干预

图片

根据压力性损伤评估结果,分析患者发生 IAPI  的高危因素,针对高危因素制定个体化护理措施。

图片

No.1

病房交接

  • 采用患者转运交接单做好围手术期皮下组织压力性损伤的链式管理。手术室护士和病房/重症监护室护士双方共同评估患者皮肤,手术室护士需对患者的皮肤情况进行详细评估与交接。

图片

筛选术中皮下组织压力性损伤敏感风险指标,确定患者风险评分及皮肤情况并签名,对疑问处进行相应流程处理并记录。

图片
  • 对于中、高风险患者,交接时需要详细描述患者的皮肤有无损伤。对于已发生皮下组织压力性损伤的患者,交接时需详细描述发生皮下组织压力性损伤的部位、分期、面积、红肿、渗液及是否采取干预措施等,以便手术室护士及时了解患者皮肤情况。

  • 手术室护士和病房/重症监护室护士需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确保患者的皮肤情况得到持续关注和护理。

图片
图片
图片

No.2

风险评估:

图片
  • 在手术患者入室后进行评估。

  • 应用适合的手术室风险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可视化、标准化、结构化的风险评估。

  • 参见前述风险评估的因素,量表并不包括所有可能增加的风险因素,量表的使用不能取代全面风险因素的评估。

No.3

皮肤评估:

  • 对于所有存在发生皮下组织压力性损伤风险的患者,应从头到脚、从前到后进行皮肤和组织评估筛查,查看有无红斑、皮肤温度、有无水肿。

图片
图片
  • 使用指压法或透明板法鉴别红斑情况和范围,使用触诊法评估皮肤温度及水肿情况;

  • 应仔细检查受压区域内肤色改变,采用触诊法评估皮肤温度、有无水肿、硬化及疼痛的改变。

No.4

安置体位时受压部位的评估与预防:

  • 手术室常见手术体位有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截石位。根据不同体位受压部位的受力特征给予针对性预防措施,如平卧位时需注意骶尾部和足跟的压力预防。

图片
图片
  • 对不同手术体位受压点部位的皮肤应及时实施预防措施。注意尽可能减轻骨隆突处受压,最大限度使压力再分布。

No.5

使用支撑面预防IAPI的发生

图片
图片
  • 支撑面的种类包括泡沫覆盖的支撑面、粘弹性干聚合物凝胶覆盖的支撑面、压力再分配覆盖的支撑面。支撑面有助于减轻外源性压力及其所带来的剪切力。

  • 安置体位时无法避开的部位,在选择支撑面时需要考虑支撑面与手术床的放置位置。根据部位和承载重量以防止受压部位触底为原则来选择支撑面。对于高风险患者应使用预防性敷料。

  • 肥胖或消瘦患者是IAPI的高危人群,针对此类患者应及时评估风险,必要时给予预防性干预措施。

图片

No.6

预防性敷料的使用:

  • 低摩擦力外表面的预防性敷料(半透膜敷料和水胶体敷料)对于预防和减轻外源性摩擦力损伤起重要作用,高蓬松度的预防性敷料(多层泡沫敷料)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压力再分布。

  • 含硅酮的泡沫敷料在降低高危患者的皮下组织压力性损伤方面有效,且硅酮泡沫敷料更适用于预防骶骨部位皮下组织压力性损伤。

  • 含亲水纤维的泡沫敷料具有良好的水分蒸发和渗液管理能力,其保护性外层可通过蒸发水分、阻隔病毒或细菌的途径维持良好的微环境。

图片

应用预防性敷料时,应依据患者受压部位情况按产品说明书的规定选择尺寸合适的敷料,如敷料损坏、移位、松动或潮湿应更换。

图片

二、术中护理干预

WORLD BOOK  DAY

图片

No.1

术中体位管理:

在手术允许的情况下,针对受压部位进行体位微调整,尽可能减轻骨隆突处受压、最大限度使压力再分布,并且基于患者和特定情况确定调整方式和调整频次。

图片

No.2

监测和管理外源性风险因素:

图片
  • 预防低体温:在围手术期的各个阶段测量和监测患者的体温,推荐口腔测温;低创部位推荐鼻咽、口咽、膀胱等。在临床可行的情况下,推荐在围手术期使用相同的位置和方法进行体温测量。对于出现低体温的患者给予对应的保温措施。

  • 改善皮肤微环境:术中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失禁、出汗及冲洗液等浸润导致的皮肤过度潮湿状态。

No.3

术中器械相关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

术中器械相关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MDRPI)是指因诊疗或治疗所用的器械而导致的,损伤部位形状与医疗器械形状一致。

图片

MDRPI的发生率为8~18%。约占院内PI的1/332。手术室中MDRPI发生率为0.56%,其中1期PI所占比例约73.53%,造成术中MDRPI的主要器械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设备(31.62%)、体位辅助器具(27.94%)、手术仪器等治疗设备(19.12%)。MDRPI与医疗器械使用和管理不当相关,临床上通过规范操作和加强医疗器械接触的管理可规避MDRPI的发生。

图片
图片

主要建议措施有:

图片
  • 避免皮肤与医疗器械直接接触:安置手术体位时应检查患者皮肤接触物。正确佩戴和固定医疗器械,松紧适宜,以不损害皮肤的方式固定医疗器械,注意避免医疗器械器具长时间压在患者身下。

图片
  • 压力再分布并减小剪切力:定时转动或重置生命体征监测设备或器械于患者身体不同部位,使压力再分布并减小剪切力。如悬吊经鼻气管插管的导管或调整导管方向,避免长时间压迫患者一侧鼻翼;经皮氧饱和度监测夹定时更换位置等。但在不造成额外压力的情况下避免移位,如血压袖带等。

  • 降低接触面压强:酌情使用软质材料包裹医疗器械,术中为医疗器械提供合适的物理支撑,如使用棉垫、预防性敷料等,减少接触面压力和剪切力,以降低术中MDRPI发生风险。

  • 加强术中观察: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下,保持医疗器械下皮肤的清洁干燥和温湿度适宜。术中每隔2h评估一次皮肤、唇黏膜、鼻翼受压情况,且在医疗情况允许时,尽快移除医疗器械。

  • 健康教育:医院和科室需制订相应教育培训计划,对使用医护人员定期提供MDRPI预防与治疗的健康教育。

图片

三、术后护理干预

WORLD BOOK  DAY

图片

No.1

皮肤评估:

术后皮肤评估方法及使用工具尽量与术前评估保持一致。在手术结束以及后续转运交接过程中,评估应贯穿始终。对于未发生IAPI的患者,根据IAPI风险评估结果,实施预防措施。对于发生IAPI的患者,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和护理目标制定治疗方案,如给予合适的局部护理、压力再分布支撑面和营养支持等。

No.2

体位管理:

  • 体位安置: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将患者置于非手术体位,并关注IAPI的高危部位。对于有IAPI风险或已发生IAPI的患者,建议使用有减压作用的支撑面,如软垫、减压垫、空气床垫等,以降低受压部位的压力负荷。

  • 体位变换:定时为患者更换体位是预防PI的重要手段。有研究表明,相比每4~6h更换体位,每2~3h更换体位可降低PI发生风险。

图片

变换体位时,尽可能减少骨隆突处受压,并最大限度使压力再分布。护士可指导患者或家属做“减压抬起”或其他减压动作,正确变换体位,以避免加重受压部位的损伤。

注意事项:

在体位安置后或变换后,应对患者身体姿势、组织灌注情况、皮肤完整性和安全带固定位置以及所有衬垫、支撑物的放置情况进行重新评估,并观察原受压部位的情况。定期评估患者皮肤状况和总体舒适度,如果患者减压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则重新考虑体位变换频率和方法。

No.3

转运交接与随访:

  • 转运团队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医护人员及辅助人员组成,转运过程中注意动作轻柔,以减少摩擦力、剪切力。

  • 交接时应详细描述患者皮肤状况(具体内容同术前)及已经采取的应对措施。

  • 对发生IAPI患者和未发生IAPI但存在高危影响因素尤其是术中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随访。

  • 手术室护士于患者术后24 h内观察患者IAPI发展情况,此期间发生IAPI或原有IAPI加重时,需要执行不良事件上报制度,逐级上报。

  • 手术结束后1~3d,手术室护士需对发生IAPI患者进行随访,询问患者受压部位疼痛及愈合情况,记录患者IAPI转归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图片

五、 IAPI 的预防前景

WORLD BOOK  DAY

图片

(1)首先,关注“三高”人群,关注高危因素、高危患者、高发部位。

图片

降低 IAPI  的发生率,关键在于预防。正确识别高危人群,才能采取有效措施,降低 IAPI 的发生风险。因此,对于手术患者术前压力性损伤的评估工具至关重要。

(2)其次,IAPI 的预防措施不仅仅依靠单一的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术中护理,还需要与围手术期其他相关科室协同干预,实行多科室联合和多学科合作的预防方案。

以手术室为主,其他病房科室积极配合参与;需要麻醉师、手术医师、营养师、病房护士共同合作、 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以此达到最大化的预防效果。

图片

从而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研究显示,建立一个多学科压力性损伤预防团队,系统地识别和监测  IAPI,以及全医院参与应用优质护理,成功地在三年的时间内减少 了 HAPI 的发生率。因此, 我们需要从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进行连续动态评估、干预,医护人员相互沟通与反馈, 从而预防 IAPI 的发生。

图片

IAPI 需要共同参与和重视,应与麻醉医师和手术医生共同协商体位管理方案,提高相关专业人员对 IAPI 预防的重视程度。为患者更好的度过 围手术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图片

(4)再次,医护对预防 IAPI 不够重视,所以需要加强对全院医护人 员进行培训、教育, 引起医生对 IAPI 的重视度,从而促进预防 IAPI 的工作开展。

专家意见指出,应该对医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并定期对他们相关的操作技能进行考核;同时,应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健康教育,使他们了解 IAPI 预防知识并参与 IAPI 的预防和管理。因此,护理管理人员应根据指南、国内外调查和建议制定培训计划进行全院学习及知识普及。

图片

(5)最后,目前我们使用的预防性喷剂、敷料都属于自费产品, 患者及家属对该类产品的运用存在争议。

相信随着我国医疗体系的发展与健全, 可以将此类产品纳入医疗保险参保范围,由此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便于临床科室使用预防性敷料加强对患者的保护,进而降低 IAPI 的发生率。

图片

一位对新技术申报很擅长的老师。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