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朋友们!又来跟大家聊聊汉字啦!今天写的是“厶”字,不是个能一下子就搞清楚的字,一起来学学吧。
造字本义:
厶字属于指事字,是一种通过象征性符号来表示意义的方法。
甲骨文中,厶字的形象是“巳”的倒写,象征着一个尚未出生、头部朝下的临产胎儿,这个形象传达了一种“未见天日、不知性别形象的临产胎儿”的概念,这就是厶字sī的造字本义。
金文继承了甲骨文的字形,篆文则误将金文中表示胎儿头部的“口”写成了开口的形状。楷书进一步将篆文字形中的“口”写成了一折一点,使得字形变得更加抽象和费解。
古籍中有时会用笔画简单的厶字代替笔画复杂、局部字形相同的“牟”字;而“牟”字有时又被假借用来代替同音的“谋”字。
远古造字者认识到胎儿在形貌、性格方面与其亲生父母存在高度相似关联,于是在厶字的基础上加“女”旁造姒”字,表示母子相似;加“人”旁造“以”字,表示父子相似。
古代王权社会中,帝王有无男性后代直接影响到王位继承权和国体的稳定,因此生育出“与帝王相似”的男婴的宫女,便可凭借生子对王权稳定的特殊贡献,地位腾飞。由此,
“以”字从动词“胎儿与生父形神相似”,引申出动词“凭借、倚靠、仰仗、借用”的含义。
厶字的词汇分类多以会义字的字件形式存在,如姒、以、似、私、耜”等。这些字都与厶字有着密切的联系,体现了汉字构形的丰富性和深度。
说文解字:
许慎《说文解字》的原文:“姦衺也。息夷切。”
许慎在这里解释“厶”字,首先指出“厶”字的含义是“姦衺”,即奸邪不正的意思。
接着,他引用了韩非子的话,说明仓颉(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文字创造者)创造文字时,将“自營”(为自己谋利)的行为用“厶”字来表示。
这里的“自營”可以理解为自私自利的行为,与“公”相对,即“厶”字在古代也与“私”字相通,表示个人的、私人的或奸邪的意思。
康熙字典:
读音:
“厶”字的读音为sī和mǒu,与“思”字同音。你能打出“厶”字吗?快用你的输入法输入“si”找到“厶”字,然后评论区发给我哦!现学现用,记忆更深刻!
含义用法:
① 个人利益与私心:厶字读作“sī”,和“私”字是同义的。代表的是与“公”相对的概念,也就是个人的利益、个人的私心。
② 奸邪、不正当: 就像我们说某个人“厶得很”,可能就是在说他做事不光明磊落。
③ 某个、某事:厶字还有一个读音“mǒu”,和“某”字相同。在《玉篇·厶部》中提到:“厶,厶甲也。”这里的“厶甲”可以理解为某个甲,也就是指代某个不确定的人或事物。